江北區智慧城管監督智慧大廳。
當物聯網、地理空間GIS、大數據與市政行業碰撞會產生怎樣的火花?答案就是“智慧城管”。隨著重慶市首個智慧城管信息平臺——江北區智慧城管建設已經進入二期項目建設階段,各種“高大上”的科技將進一步改變城市生活。
作為江北區城市管理的“智庫”,占地516平方米的全新數字化城市管理監督指揮大廳(江北智慧城管大廳)于2016年7月建設完成,大廳涵蓋綜合監督、業務應用、呼叫中心、應急調度、技術研發五個功能板塊,可以實現自動派遣、自動預警、多維分析、部件更新、專項商報、質量評查、績效考核“一體化”。
記者看到,現場大廳的大屏幕可以實時顯示轄區街道路口情況、城市管理案件處理進度、市政工作人員分布等各方面信息,讓中心工作人員實時掌握城市動態信息。
據了解,全城區被劃分為單元網格,以城管監督員和公民參與為信息源,實現問題信息的實時更新和視頻動態監控。城管監督員在單元網格內不間斷巡視,當城市運行出現異常情況,監督員在第一時間發現問題,監督中心在第一時間對問題進行立案,指揮中心在第一時間派遣任務給責任單位。責任單位第一時間到現場處理問題,并將結果反饋給監督指揮中心,以便作出快速協調指揮。
借助于智慧城管,江北市政快速處置一起道路塌陷空洞險情。 江北區市政供圖 華龍網發
從發現問題到解決問題,具體可以快到什么地步?工作人員舉了一個例子。
3月24日,城管網格化監督員在日常巡視中發現江北城立交附近某馬路路面下沉了約2厘米,迅速上報江北區數字化城市管理監督指揮中心,指揮中心接報后立即將問題派遣至轄區市政所,其間耗時僅幾分鐘。
轄區市政所隨即利用雷達車到現場進行勘探,發現看似輕微下沉的區域下方竟有一個20平米見方的巨大空洞,而且仍有擴大之勢。轄區市政所立即通知交警封路,并展開應急搶險工作,最后僅用時12個小時,消除了安全隱患。
“試想,如果沒有以信息技術為依托的高效應急處置機制,空洞延遲處理造成的嚴重后果將無法估量。”工作人員說。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8月,江北區智慧城管還將試點運用物聯網技術,通過安裝傳感器的方式實時監測市政實施,屆時將具備內澇水位檢測預警、大樹位移預警、井蓋丟失或沉降預警等“高大上”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