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基于大數據之上的互聯網金融開始蠶食傳統金融業務時,后者也不愿坐以待斃。即民生、工行等多家銀行推出電商平臺后,1月10日,中信銀行聯合銀聯商務在廣州共同推出“POS商戶網絡貸款”業務,又一家股份制銀行開始嘗試利用大數據的通道實現業務轉型。
中信銀行嘗鮮
“POS商戶網絡貸款”主要為銀聯商務客戶提供流動性貸款,最高貸款期限為三個月,最高貸款額度為50萬元,且按日計息,隨借隨還。而獲得貸款的前提之一即必須安裝銀聯商務的POS機,
成為其合作商戶。分析人士表示這一業務一方面使得中信銀行能夠依托銀聯數據,實現更快捷有效的線上發放貸款,另一方面也利于銀聯商務的線下擴張。
按照雙方的合作框架,銀聯商務將經過客戶允許的情況下,將客戶數據開放給中信銀行,中信銀行將根據銀聯商戶的POS機流水等記錄,進行目標客戶的篩選,然后通過線上發放網絡貸款。
而中信銀行和銀聯商務的這一合作模式,其實和阿里小貸的模式有相似之處,都是打造一個內部循環的金融生態圈。不同的是阿里小貸主要為阿里自有平臺商戶(淘寶、天貓)提供小額信用
貸款,而中信銀行由于沒有自身電商業務,選擇與銀聯商務進行合作,目前銀聯商務的合作商戶約280萬戶左右。
中信銀行和銀聯商務合作的“POS商戶網貸”已經試行兩個月,累計向近3000家商戶發放超過15億元的貸款,戶均貸款額為5萬元,日息約萬分之五。當然在規模上這與成立三年多的阿里小貸
不可同日而語,截止2013年末,阿里小微信貸的客戶數已經到達64萬,放貸的總金額累計達到了1500多億元,不良率不到1%。
但據銀聯商務總經理馬海峰透露,放出第一個1億用了15天,第二個1億用了4天,而突破第三個1億只用了兩天,而在1月10日當天就突破了1個億,其潛力仍值得期待。馬海峰表示,目前70%-
80%的商戶還是沒有享受到銀行快捷便利的貸款,由于他們自身交易數據和資質方面的問題,中信銀行暫時認為有一些風險,并沒有向這些企業放款。
至于這項新業務的不良率和風險問題,中信銀行表示由于新業務上線不久,當前并未發現一例不良貸款。徐鵬表示,作為一項新業務,他認為當前的不良率并沒有太大意義,他的不良容忍率
為3%,如果到達這一數字,他有義務提醒中信銀行管理層,以決定這項業務是否繼續推進。
至于為何“POS商戶網絡貸款”的上限為何50萬元?雖然徐鵬笑言是“拍腦袋想出來的”,但其后他表示之所以將貸款額度限制在50萬元以下,一方面是基于電商多小企業、資金需求量小的特點,另一方面也是倒逼中信銀行發展零售業務,真正的做到服務微小企業。從目前的同類貸款來看,各家銀行和阿里小貸等推出的同類產品,貸款額度上限基本為100萬元。
銀行業搶占大數據蛋糕
通過和電商合作獲得大數據支撐,中信銀行并不是第一個吃螃蟹者。
去年8月,平安銀行攜手eBay推出“貸貸平安商務卡”。該產品的貸款利率每天萬分之四點五到五點五,貸款循環額度在100萬以內,為無抵押、無擔保的純信用貸款,按天計息、可在線隨借隨還。該產品開始只針對eBay平臺上的中小外貿電商,目前已經引入多家電商平臺,被視為阿里小貸的強力挑戰者。除平安之外,浦發、華夏、民生等銀行也紛紛與電商合作,推出類似的網絡貸款產品。
其中民生銀行和工商銀行已經開始打造自己的電商體系,希望通過電商的發展來獲得在大數據里的主動權,但是從目前情況來看,效果似乎并不明顯。撇開工行電商剛剛起步不說,去年8月份成立的民生電商是非不斷,董事長尹龍上任不足百日便閃電辭職,給這家后起的銀行系電商能否實現華麗轉身,讓人擔憂。
但是如果選擇與電商平臺合作,銀行便不能掌握大數據的主動權,容易受制于電商平臺。對此,徐鵬認為銀行不一定要掌握數據,數據是屬于社會的,不是屬于某一個機構的,銀行能做的就是整合社會資源,而金融本身就是對社會資源的整合。
“我更看中的實際上是跟重要的合作伙伴去整合數據。”徐鵬表示。
在和電商合作推動線上貸款業務上,雖然相對于阿里小貸,銀行缺少數據優勢,但銀行有資金方面的優勢。阿里小貸目前主要依靠自有資金發放貸款,且受到貸款額度和放款地域的限制,業務增速受到一定的限制。
但是阿里目前通過淘寶網商戶和阿里巴巴誠信通客戶,巧妙地“繞開”了禁止跨區域擴張的監管限令,其客戶范圍已經實際擴張到全國,再加上與東方證券合作推出資產證券化產品,在資金來源上打開了缺口。
從目前的情況下,一方是傳統銀行業磨刀霍霍,轉戰互聯網金融領地;另一方是電商平臺不斷繞過監管,擴大在互聯網金融業內生存空間。未來中國互聯網金融業的競爭將更加引人注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