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日,在阿里巴巴杭州總部,一名員工行走在辦公區域。美國當地時間19日上午阿里巴巴敲響開市鐘,登陸紐約證券交易所。
就在眾人正津津樂道著“馬云背后的女人”、“阿里上市刺激杭州房價”等“后上市”話題之時,BABA在美股的表現卻并未如上述談資那般搶眼。
繼24日收盤價回升至90.57美元后,25日其股價再跌1.82%,回落至88.92美元,BABA股價的“理性回歸”讓不少預測阿里股價將輕易破百的投資人希望落空。
看起來不夠強勁的股價表現,很容易讓人回憶起19日華爾街的繁華和喧囂。在經歷了盛大的“加冕儀式”后,阿里巴巴駛入了全新的賽道——已然龐大的阿里不僅要與國內的互聯網“土獒”抗爭,還要與世界級的巨頭拼殺;已然“土豪”的阿里揮別了過去的輝煌,投入到互聯網新十年的未知挑戰之中。
阿里內部會做出怎樣的變陣和調整,“新首富”馬云又將如何打造新的阿里帝國?觀者,不僅來自中國,更來自全球的投資者。
寧靜的阿里巴巴
時鐘撥轉回9月19日的晚上,彼時的杭州剛剛入秋,空中飄著絲絲細雨透露出陣陣寒意,比起華爾街漫天的橙色和熱鬧的競價現場,阿里巴巴集團總部顯得理性而冷靜。
途經機場和市區,并未出現之前預期的狂歡場面,杭城人似乎并不知曉——19日夜里,商界大佬輩出的浙江,將再次誕生一名內地首富和新富豪群體。
到達阿里巴巴總部,總算看到園區里臨時搭建起來的模擬“紐交所”,不少穿著“夢想還是要有的”紀念T的阿里員工,在這些應景物邊合影留戀、搭臺表演,這才讓本來興致寥寥的觀者心情漸漸雀躍起來。
當日的阿里總部,廣場上參加慶典活動的阿里員工似乎并無預期中多,當記者們正納悶著本該狂歡的“新富豪”們都去了哪里,卻在一座座辦公樓間尋到了答案。
天貓辦公所在地仍然燈火通明,幾個小時后身價可能會升至百萬、千萬的“準富豪”們,仍在一遍遍核對著“雙十一”產品的入庫、倉儲。“當然是想參加下慶祝活動了,不過雙十一快到了,現在正是繁忙的時候”,一個工作人員如是說。
“上市不是終點,而是起點”,眼前仿若置身事外、淡然勤勉的阿里員工們用行動詮釋了這句話的含義,似乎也能解釋為何成就神話的會是這樣一群普通的人。
沸騰的資本市場
比起員工的冷靜,媒體圈子卻更為昂揚。“史上最大IPO”,“華爾街的中國奇跡”、“爭鋒全球電商”等等在輿論中已被炒至沸點的標簽,無疑點燃了當日阿里報告廳內觀禮記者的熱情。全國各地上百家媒體聚集在阿里總部,扛著電腦、照相機等設備摩拳擦掌,集體等待著歷史時刻的來臨。
馬云、蔡崇信、陸兆禧在敲鐘前的連線視頻,掀起了報告廳內的一波熱潮。
馬云向全球投資者坦言,“阿里巴巴今天融到的不是錢,是信任,是所有投資者的信任”。他說,“每個人關注一下我們敲鐘的八個客戶,我們努力15年的目的,是讓他們站在臺上,我們努力15年的目的,是希望他們成功”。這番典型的“馬氏”風格的發言,于置身世外的記者來說尚且動容不已,那么對于跟隨了阿里15年的中小賣家呢,對于陪同阿里經歷了各種波折的機構投資者呢,對于愛了淘寶這么多年并鼎力支持的中國用戶呢,追隨和激動之情恐怕更是難以言表。
不出所料,如此大體量的IPO必然經過一個漫長的競價過程,然而整整十輪詢價卻讓現場等待回傳稿件的記者略顯焦躁。歷經143分鐘的苦苦守候,近北京時間凌晨12點,阿里終于達成第一筆交易,92.7美元,開盤價較68美元的發行價大漲36%。此后的股價更是一路飆漲,盤中一度升至99.7美元的歷史最高價,資本市場的追捧熱情可見端倪。
然而,相比IPO首日的“瘋漲”,阿里股價隨后兩個交易日均出現了不同幅度的下跌。作為全球最大的電子商務平臺,阿里的一舉一動都牽動著投資者和媒體的神經,一場“阿里到底值多少錢”的多空辯論成為繼“火爆路演”、“美股加冕”之后,成為資本市場關注的新話題。
無論漲跌,阿里巴巴,這個2014年財經領域關鍵詞之一,必然能輕易點燃資本市場的沸點。
帝國新征程
對不少投資者來說,相比短期漲跌,阿里巴巴的長期走勢和表現更受人關注,大家都期待著“傳奇”馬云如何締造一個不一樣了的“新阿里”,準備探尋阿里巴巴“芝麻開門”后的新財富盛宴。
就在IPO后不久,“馬云收購恒生電子獲商務部批準”、“支付寶錢包新版上線”等消息便隨即傳來,阿里帝國的版圖仍在馬不停蹄地擴展。
并購,是近年來阿里巴巴緊密落子的關鍵環節:2013年5月10日,阿里巴巴宣布戰略投資高德地圖2.94億美元,以28%的股份成第一大股東;2013年7月,淘寶旅行與旅游網站在路上、窮游網達成投資關系;2013年10月,以11.8億元控股天弘基金51%股權;2014年3月,投資銀泰商業,占有后者26.13%的股權……
直到最近馬云對美國投資者透露出更大野心,“拿了你們的錢,我們要聘請你們的人才,買你們的公司”。阿里每一次“土豪”式的并購行為,絕不僅僅是跑馬圈地式的野蠻式生長,更隱藏著馬云構建互聯網大生態圈的決心。
依托于已有的電商、網絡支付、云計算、大數據等板塊,阿里正將觸角延伸至物流(菜鳥)、地圖、娛樂、醫療健康、文化甚至足球等新業務,馬云畫出的阿里生態圈宏大版圖,是吸引華爾街投資者們最動人的故事。
引人遐想的是,依馬云的“打算”,這個生態圈絕不會因為地域的限制因素局限在國內,他要通過阿里的成功上市,進一步加快國際化布局,建立一個無邊界更透明的生態系統。
正如馬云自己所言,“我們不是一家拓展技術邊界的科技公司,而是一家通過持續推動技術進步,不斷拓展商業邊界的企業”,他堅信并砥礪而為的是,通過互聯網讓商業社會更公平、更開放、更透明、更應該自由分享的參與者們,共同投入大量時間、精力和熱情建立起來一個生態系統。
如果說馬云的前15年,利用互聯網的迅速崛起和PC端用戶的井噴式增長,初步建立起一個依托于PC用戶的生態圈,那么接下來它必然不能錯過迅猛成長的移動互聯網。
反觀目前國內移動互聯網布局,相較于PC端阿里一家獨大,仍處于慘烈的廝殺狀態,BAT各家大佬蓄勢待發,紛紛使出渾身解數企圖一統天下。對此,有分析人士指出,阿里上市后,應將更多的資金加速布局及彌補自己的“短板”,在深耕現有移動端布局情況下,可應通過并購移動互聯網公司,加速發展并完善自身的產業鏈條。
15年,相較于馬云提出的102年,才走過七分之一。未來的87年,阿里要如何維持“今日”地位,并帶給客戶更大的驚喜,才是阿里IPO后需要深思的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