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騰訊公布將了即將發布“企業微信”APP的消息,并邀請了部分企業進行內測。據悉,企業微信的正式版或將在兩個月內發布,從內測截圖可以看到,企業微信有員工“休息”、默認不帶消息的已讀未讀狀態,還有回執、多人通話等功能。
微信之所以推出企業微信,在微信官方看來,這與微信的發展有關。因為隨著微信的應用滲入每個人的生活,生活與社交以及工作交流都在微信上,“特別是非工作時間,免不了因為同事們都在群里討論工作,而參與進去。”微信認為,微信企業號提供了很好的平臺,給人們私人空間,讓工作和生活可以適當分開,避免帶來太多的負擔,這就是有更加純粹的工作溝通環境的企業微信的推出背景與原因。
但企業微信推出的背景顯然還不止這些。年初在“微信公開課 Pro”上現身的騰訊微信事業群總裁張小龍說:“用戶花在微信上的時間太多,我很擔心。”表示要給為微信用戶減負。而企業微信這款產品的初衷,很顯然包括了多種目的,一方面是卡位競爭對手,雖然阿里釘釘目前的企業用戶數尚不足以成氣候,但在發展之中,社交畢竟是騰訊的主戰場,這一地盤不容他人覬覦。其次是在國外的Slack目前的發展勢頭也還不錯,目前估值已達數十億美元,目前業界也不斷傳出微軟想要以 80 億美元價格收購的消息。顯然在微信看來,Slack的成功可以復制到國內,因為國內潛在市場大,企業級市場是一個被業界認定的“萬億級”的市場,微信方面表示,中國的成規模企業至少有數百萬家,但真正實現辦公移動互聯網化的屈指可數,中國企業里面還沒有成長出一個巨人出來。意思差不多就是說,企業微信未來就是這個巨人。
但是在筆者看來,在用戶體驗層面,企業微信可能會給用戶帶來更重的職場社交焦慮。
很明顯,騰訊不是阿里,對于騰訊來說,培育社交黏性可能是它旗下所有社交類產品的一個終極目標,而社交黏性的產生就是讓越來越多的人參與進來,形成大大小小的熟人圈子,你加入之后就離不開它。但企業微信與微信的不同在于,企業微信它可能是一個讓人充滿焦慮的產品,因為它關乎職場中的人性與心理。因為作為職場人,必須經常關注公司的動態,同時關注最新討論與談話,關注事態最新進展,不愿意錯過任何消息,這關于每個人在職場中的發展前途與位置,如果你所在的公司的員工時刻在企業微信上討論,你就必須參與進去,因為你不關注,就可能會有社交壓力,這樣一來,職場人會變成全天候24小時都關注企業微信的消息, 如果源源不斷的消息在企業微信產生,這會讓你產生社交焦慮與疲憊,如果你不參與進去,這可能會造成你的職場社交的孤立狀態。
這里我們可以看國外的Slack,有一位Slack用戶吐槽表示,Slack正在把我的注意力分散成一千個小碎片,在變成了一種永動的反饋回環:聊天越多,想參與的人就越多。每天都處于開會的狀態消耗掉的時間實際上比你替我省下的開會時間還要多。如此周而復始。同時應付 10 幾個聊天對話,你把我的工作時間搞成了一場沒完沒了的會議。每天都處于開會的狀態消耗掉的時間實際上比你替我省下的開會時間還要多。
說回企業微信,如果職場中人重度參與到企業微信之中,這顯然就已經偏離了企業微信的初衷,即這款產品并沒有將工作與生活分開,而是走向了反面:人們為了避免遭受職場社交孤立,進而被迫重度參與到工作職場的狀態更新,當你決定使用企業微信的時候,你就要開始做好全天候24小時關注企業微信的準備。你如果對職場參與置之不理,你會感受到巨大的職場社交壓力。
另外,企業微信還需要思考,如何避免因為自身產品左右互搏而造成對用戶多重打擾的壓力,與減負與高效的初衷南轅北轍。
我們知道,騰訊本身有企業級社交產品,就是2003 年就已經推出的辦公溝通軟件 RTX 。RTX雖然也有移動端APP,但其屬性相對于稍微偏向于PC端,在職場之外的人群中普及度與知名度相對有限,而通過推出一款以微信命名的移動端進化版的辦公產品,更容易引發全民關注的傳播效應并快速打響知名度。但事實上,這樣一來,騰訊則有三款產品左右互博:微信、企業微信與RTX。當然這是騰訊一貫的運營思路,對于有錢有資源的騰訊來說,所謂運營的成本與資源的內耗則不在考慮范圍之內。
騰訊的想法是好的,比如說,讓職場與生活分開,但事實上,對于辦公人士來說,一般不會暫時放棄任何一個職場溝通工具。而對于微信這款架構了所有熟人社交關系鏈的重度社交產品而言,你要真正分開職場與工作很難,你即便有企業微信,但在你的微信社交里面,你的同事工作群與討論小組依然會不斷出現未讀消息,你不可能因為企業微信而解散你的同事工作群與刪除你的微信同事,甚至你也會保留RTX,因為每一種社交方式的背后,它都需要一個備份與備選的工具。這樣一來,則導致工作消息會從RTX、微信與企業微信各種社交入口源源不斷出現,繼而造成持續重復的騷擾。另外企業微信推出“休息”的功能,就其初衷是可以讓員工在休息期間不受打擾,可以不用接收信息,幫員工區分工作和生活,但這可能不討領導喜歡,領導或老板喜歡員工隨時在線,無時無刻為公司分憂,如果在關鍵時刻,老板找不到員工,無疑又會重回微信渠道處理工作事務。
因此,從用戶體驗的層面來看,企業微信可能會使得用戶被多個社交產品騷擾,多重打擾而導致用戶疲憊不堪,企業微信的初衷是為用戶社交減負,干擾更少,效率更高。但可能出現的情況則是走向反面:打擾更多,效率更低,用戶更疲憊,也更焦慮,微信需要考慮如何避免這種狀況。
另外則是,企業微信一旦做大,必然會分流微信使用時間,降低微信的活躍度,畢竟從KPI與外界給予的估值來看,微信的高活躍度、占有時長與深度用戶沉淀則是其想象空間與高估值與商業化前景的核心要素,張小龍認為用戶花在微信上的時間太多了,所以要減負。我們看到,比如微信上的小紅點可能一半是工作事務一半是私人生活,工作生活攪拌在一起,這是微信的社交困境。但如果職場用戶過度關注企業微信的職場社交, 可能會降低微信活躍度與用戶參與度時長,這可能導致微信本身的廣告收益受到影響,包括廣點通接入微信公眾號的展示廣告與朋友圈商家廣告。所以說,任何事情都是有得必有失。
事實上,為了要解決把生活與工作分開的這種用戶社交困境,目前Facebook也在絞盡腦汁。我們看facebook的做法,Facebook上此前推出了 Work Chat for Android,讓用戶在“度假或專注工作時,可關閉不想看的消息通知”。而用戶需要Facebook提供的企業協作工具Facebook at Work的工作賬戶才能使用這個應用。這里可以思索一下微信的解決方案,能否為微信開通兩套賬號體系,這兩套賬號體系分別面向生活與工作,自由切換,一旦切換到工作賬號體系,即屏蔽生活類消息的打擾。很顯然,社交困境自然有它的解決辦法,所以企業微信的推出,可能其核心戰略在于企業級市場的營收方面。
讓企業員工選用一個全新帳號體系來給予企業級員工提供標準化的服務,分流微信的用戶群,面臨最大的問題是需要給外界一個充分的理由即為什么要放棄能夠保證員工實時在線的微信與QQ而去使用企業微信。目前企業層面能夠確保員工實時在線隨叫隨到的無疑是 QQ 和微信,在微信上形成工作流并維護員工之間與客戶之間的工作關系,無疑也相對穩妥高效。微信選擇獨立一個APP切入職場這個垂直領域,可能更多的是騰訊營收思路的轉變,即從長期以來面向用戶收費的思路轉向企業級市場與第三方服務市場營收。但是面向企業收費,需要討好企業,但目前來看,從前面”休息“功能來看,企業微信更多的討好員工,并沒有想好如何討好企業主。
企業微信的推出,以騰訊強大的流量渠道與各種用戶社交關系鏈互相導流的方式,帶動用戶增長對阿里釘釘的沖擊是毫無疑問的。但如何避免未來造成對用戶的多重打擾,給用戶帶來更重的職場社交焦慮,走向企業微信初衷的反面,以及如何打到企業級市場的痛點,微信還需要思考的更深入,如何為用戶正確減負,走出社交困境,企業微信在產品設計與戰略思維上也還有很長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