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領英中國發布一款本土研發制作的職場社交軟件,引發互聯網職場社交的新一輪變革。業內人士表示,職場社交軟件向本土化轉變將開啟國內職場社交領域的新紀元。
自2005年天際網上線以來,職場社交網絡在中國已經走過了十個年頭。盡管這十年里,互聯網行業風起云涌、巨頭頻出,但職場社交領域卻似一潭無波的古井,始終沒有掀起太大波瀾。去年以來,隨著“互聯網+”的快速發展,國內的職場社交網絡迎來一次集中爆發。去年4月,定位于高端人才招聘的獵聘網獲得7000萬美元的C輪融資;8月脈脈網和拉勾網分別獲得2000萬美元和2500萬美元的融資;今年1月,領英中國宣布注冊用戶達到800萬,一年的用戶增量達到了過去10年的總和。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軟件學院院長孫偉說,中國職場社交網絡的發展經歷了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以天際、若鄰為代表的傳統職場社交網站,基本照搬歐美模式,強調“工作獨立于生活”的社交模式;第二階段是以脈脈、獵聘為代表的移動端產品,追求移動社交的即時性和靈活性,第三階段是針對特定群體推出的本地化職場社交服務,如面向職場新人的“赤兔”。
然而,不論是天際還是獵聘,在迎來用戶數量的短暫爆發后都歸于沉寂,雖然注冊用戶量呈幾何數級增長,但是長期活躍用戶仍以獵頭和HR為主,偏離了職場社交的本質。
孫偉表示,由于中國人和歐美人的社交文化存在巨大差異,中國的職場社交強調酒桌文化,本質上更偏向于熟人社交。此外,國內職場人群沒有公開職業資料和關系網絡的習慣,從某種程度上講,他們的人脈更多是基于線下拓展而不是線上的公開渠道。因此,我國的職場社交軟件必將向本土化轉變,徹底改變原有舶來品“水土不服”的局面。
無獨有偶,今年年初,一款主打大學生求職社交的應用軟件“職圈”低調上線,其產品定位是“大學生的求職社交圈”,力圖使大學生能找到對其求職產生幫助的職場人。
領英中國區總裁沈博陽表示,中國職場存在顯著的層級分化,擁有海外留學或工作經歷、英語好、外企背景的只占少數,而更多的是剛步入職場和處于職場上升期的年輕人。他們分布在一線至三四線城市,對于工作、資訊、人脈和機會非常渴望,愿意結識陌生人,愿意從線上走到線下進行更真實和充分的溝通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