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數據表明,到目前為止中國的城鎮化指數已經超過了50%,飛快建設的城市化道路勢必伴隨著一些以往很少遇到的問題,也就是俗稱的“城市病”,在此背景下,各方一致認為以信息化的手段推動城市建設是一條可行的道路,這也是智慧城市建設背后的內在邏輯。因此,從2012年起,中國開始進入智慧城市建設的熱潮。
然而智慧城市如火如荼的建設過程中,取得了顯著的成績,也出現了不少問題,例如重技術輕服務,一些城市盲目跟風沒有明確目標,協調不夠、各自為政、體制機制缺乏創新。智慧城市的建設沒有放在城市本身的落腳點上,即關注點沒有放在為城市和市民服務上等。到底如何建設智慧城市?在國家提出建設新型智慧城市的背景下,智慧城市建設的落腳點又是什么?近日,ZD至頂網采訪到國家信息中心專家委員會主任寧家駿,暢談他眼中的新型智慧城市建設思路。
國家信息中心專家委員會主任寧家駿
新型智慧城市指導思想
如果要探尋智慧城市的建設路徑,不妨先來看看智慧城市建設的衡量指標和建設標準是什么?近日,中辦、國辦印發了《國家信息化發展戰略綱要》,這是一個更加精準的指導未來發展的綱領性文件,寧家駿指出,文件特別提出國家信息化鐵三角的理論:能力、應用和環境。能力是核心,應用是牽引,環境是保障,要用鐵三角的理論來指導國家信息化的發展,所以這個戰略進一步明確了建設新型智慧城市的發展思想。
新型智慧城市建設部際協調工作組的成立進一步明確了智慧城市總體發展思路,也就是提升公共服務效率、堅持智慧惠民和提高城市管理水平,這也是智慧城市建設的重要目標。不過,要實現這些目標并不容易,也不是一蹴而就。
寧家駿指出,任何一個城市都是一個復雜的巨系統,一般來說,城市有五大核心系統,包括城市基礎設施、城市管理和治理、城市產業基礎、城市公共服務,以及城市發展環境,所以這五大要素要真正形成智慧城市建設,每一個要素都要提升,并且要以更加協調的方式運行。
用大數據推進新型智慧城市建設
再回到起初的問題,城市發展得很快,但積累了很多問題,也沉淀了很多數據,在明確智慧城市發展思想之外,如果探究這些問題的關鍵原因,寧家駿認為,“這些問題其實跟城市存在的信息資源沒有充分利用有深刻的關系。”也就是數據分散沒有整合,他認為,跨部門、跨領域的信息共享是解決智慧城市的一個重要問題。
建設新型智慧城市第一步要推動政府部門的數據共享,然后逐步推動數據的開放,包括用政府數據的共享和開放帶動整個全社會數據資源的共享開放,寧家駿指出,今年國務院正式下發了51號文件,叫做《政務信息資源共享管理暫行辦法》,這是第一個從國家層面出臺的規范政務信息資源必須實現共享的法規性文件,文件明確提出了政務部門用公共財政采集的各種信息,在政府部門之間首先要實現無條件的共享,這一帶有法規性強制性的文件,破解了過去各個部門都采集數據卻變成了數據部門化、不能夠實現共享的難題。
欣喜的是,現在國家正在建設政務信息資源共享和交換的平臺,通過這樣一個平臺首先建設得是政府信息資源目錄,各個部門報自己家底、進行數據目錄開放,其他部門需要時通過平臺或直接通過部門之間數據交換來現數據的共享,寧家駿認為,它是解決當前大數據應用的一個關鍵問題,同時也是破除體制上重大難題的關鍵性突破。
對此,國發50號文也明確提出三個要求,第一推動大數據資源共享開放,第二強化應用,第三發展大數據產業。
可持續的智慧城市發展模式
促進信息共享與大數據應用是智慧城市建設的一個重要熱點,不過這些應用系統的運營模式也要創新,并且要實現可持續的發展模式。
寧家駿指出,建設智慧城市過去有一種誤區,認為智慧城市的建設主要是靠政府自己的力量和財力建設,實踐證明這一條路是不能完全走通的,因為智慧城市是一個范圍非常廣和一個復雜的巨系統,而且是一個必須長期持續建設才能夠見到明顯成效的工程。
所以,在這個意義上說必須要堅持政企合作,智慧城市的建設將來更多的是靠社會化的投入,政府要放開壟斷的資源,鼓勵社會參與投資、參與建設、參與運行,政府通過購買服務的方式才能夠把這種建設的模式和運維模式持續下去。
所以,如果總結新型智慧城市的建設思路,寧家駿說,新型智慧城市要建立起一個信息共享和公共服務的平臺,通過它推動智慧城市的健康發展。并且,建設智慧城市首先要做好政府職能轉變思路的變化,通過信息化來支撐好職能轉變的要求,推動城市發展的創新,打造好創新驅動的整體戰略。同時要銜接好互聯網+行動計劃,把大數據應用引入到城市的管理中,因為新型智慧城市本身就是大數據的重要載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