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大會由中國人工智能產業發展聯盟、中國科技產業化促進會指導,由PEC China、至頂科技、軟積木主辦,以及數百家知名機構、社區、媒體支持協辦。
大會匯聚了國內外知名專家學者、領軍人物、行業專家,以“一句提示詞,一個新世界(one word, one world)”為主題,深入探討了生成式AI帶來的這一創新周期下,AI模型新進展、AI應用新場景、提示工程新進展,吸引了上千名AI創新者到場參會,大會線上圍觀人數突破50萬人。
關于為什么以“提示工程”為此次大會關鍵議題,PEC China發起人、至頂科技CEO兼總編輯高飛在歡迎致辭中解釋稱,“在AI投資領域,有一個著名的6000億美金問題——買卡、做模型,6000億美金投下去,產業依然很難得到回報和產出。這其中,AI的投資回報率在應用和服務領域巨大,而要想把應用和服務打造得非常好,在生成式AI的時代,軟件開發就由原來的編碼和操作變成了提示工程。”
此外,PEC China發起人&微軟MVP&軟積木CEO劉海峰在歡迎致辭中指出,“PEC這件事我們現在并不是從零開始做,早在2023年3月開始,我們陸續做了一些以提示工程為主題的活動,我們平均每季度都會做二三百人小型活動,我們整個覆蓋人群已經超過25萬人,影響到的AI社區已經達到230多個,一年一度的峰會這是首屆,我們希望可以讓更多大模型從業者參與進來。”
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復雜系統管理與控制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中國自動化學會監事長王飛躍在《人工智能迭代中的提示、對齊、引導工程:從新AI和知識自動化到系統智能生態》年度趨勢演講中提到,提示工程師就是未來知識產業的快遞小哥。
人工智能將來會是算法智能+語言智能+想象智能,他指出,”我們喊了十年,歐盟終于也從工業4.0轉到了工業5.0,從CPS轉到了CPSS,工業5.0核心是從之前的物理自動化轉到了知識自動化,否則我們不會有AlphaGo和ChatGPT,你們(提示工程師)會是未來的主力人群。”
王飛躍也特別指出,我希望未來人類將禁止“996 (碼農)”的工作方式, 演化為“1023智儂節”:每天早上十點上班,下午二點下班,每周工作四天,每年從1月23日開始工作,10月23日結束工作,啟動一年一度的“智儂節”。
年度對話:預見2025
在年度對話環節,PEC China發起人、至頂科技CEO兼總編輯高飛與中國信通院人工智能研究所所長魏凱、硅基流動創始人袁進輝、智譜AI首席生態官劉江、釘釘副總裁,解決方案&戰略客戶部總經理邱達、郵儲銀行RPA+AI創新實驗室(總行級)負責人潘淳進行了一場《預見2025》的深度對話。
PEC China發起人、至頂科技CEO兼總編輯高飛指出,半個世紀前,電影《華爾街》里有句經典臺詞“Money never sleeps”,但它講的是無限逐利的零和博弈,但今天,我想說“AI never sleeps”,這是我們對無限智能的共同追求。
中國信通院人工智能研究所所長魏凱指出,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有一種撲面而來的加速感,越來越強烈,每隔幾天就有新模型、新應用出現,不過,發展空間還是很大,對于創業者而言,黃金時代大幕正在打開,”一人公司公司法已經有了,一人公司的獨角獸將會很快出現“,這是創業者的黃金時代。
此外,他也指出,我們認為,2025年大模型基座公司會做基座模型的提升,不過由于我們沒有將應用和開發用的很好,市場需要基于提示工程做好數據供應鏈、數據治理、編程框架等,用戶和開發者也有很多事情可以做,應用領域還有很多差異化的工作需要繼續深入。
硅基流動創始人袁進輝指出,我們已經解決了AI從無到有的問題,現在最重要的是解決落地問題,我們希望更多人可以參與到這個領域,所以基礎設施很重要,例如云系統、RAG系統不用重復開發了,可以像水和電一樣被用起來,我們希望可以讓AI普惠,希望可以解決算力、模型、基礎架構的搭建問題,大家只需要關注自己的應用和業務問題。
而由于在大模型技術研發階段,硅谷比中國快半年,所以我們做應用的時候也會關注海外,另外我們認為出海也很重要,由于海外AI技術成熟度和付費意愿更高,也更關注產品的技術力和喜愛度,國內會有流量投放機制的噪音。
智譜AI首席生態官劉江指出,我們是2022年開始做大模型的,之前是發論文、做模型,兩年前ChatGPT發布后得到產業界關注,去年有更多企業參與到其中,今年的主旋律是應用落地和科研突破。
至于2025年,人工智能最重要的旋律將還是應用落地和科研突破。參考云計算產業的發展,國外企業兩年做到40億美元收入,大模型技術發展比云計算快很多,現在大家應該開拓思路,因為大模型有些像人類級別的智能,這類智能如何用好是關鍵。而科研突破領域,人工智能已經將所有理工科人才吸引了進來,這在未來值得我們給予高期待。
釘釘副總裁,解決方案&戰略客戶部總經理邱達指出,AGI現在定義還不足夠清晰,真正意義上的AGI的標志性特征是,模型具備自我迭代和自我進化能力(非人類干預情況下),是智能加速和演化出更多能力的基礎,如何安全又快速自我迭代是一個關鍵點,我們現在更關注大模型領域是否會出現能夠智能、自我迭代的模型和應用。
我們做產品是為了解決問題,也就是解決落地問題,主要有三類問題:
第一類,我們產品里在實現最小閉環功能時,核心邏輯是群舉可以解決的問題,就會通過”+AI“為主來實現,首先幾乎沒有容錯率,但是邏輯鏈路很清晰。
第二類,大模型的技術應用方式是清晰的。類似陪伴AI、生成AI,這類應用可以有限通過原生AI,做基于大模型的應用。
第三類,面向未來迭代的AI,具身智能客戶和低空經濟客戶,邏輯系統做不到,我們推薦大家用原生AI的方式做產品。
郵儲銀行RPA+AI創新實驗室(總行級)負責人潘淳指出,我是2022年11月開始用到大模型,在國內的話,2023年3月之前是在圈內做,3月-6月是大模型超速發展時期,之后進入了一段大模型審美疲勞的階段,到2024年年初到2024年6月,應用生態和開源模型的出現,6月到現在是應用生態的爬坡。
金融行業在人工智能領域要有所作為,首先需要自建算力中心和自研大模型,國內又在推動國產化,國內大行最早是做千卡集群,解決模型從無到有的問題,其次是找應用生態。
在此次大會前,PEC·AI創新者大會組委會經過與產業多輪交流和內部研討,特別就人工智能技術日新月異的2024年抽絲剝繭,分別就凝練出三個人工智能關鍵問題,并基于此,組委會特別提出了2024人工智能三大年度問題:
年度提問一:取代還是取巧,如何用AI打造超級個體?
年度提問二:路演還是路線,如何讓AI落地企業場景?
年度提問三:創業還是創收,如何幫AI產品適配市場?
對三大年度提問,我們邀請到了二十多位AI創新者現場進行了激烈的討論。
年度提問一:取代還是取巧,如何用AI打造超級個體?
影智科技創始人&CEO唐沐在《AIGC 打造超級個體 AI 時代下的行業變革》演講中指出,“在我們公司,我會要求行政、人力、前臺都要會用AI,AI替代人類還言之過早,現在AI更多是在輔助人類工作。例如,酒的包裝設計在過去工作流中需要兩三位結構工程師、平面設計師一兩個月才能設計出來的方案,現在一周之內就能完成。”
這其中,我們需要關注的是AI是否可以準確生成我們想要的內容,這就需要提示工程師給出準確的提示詞,用AI進行高效設計。
唐沐特別指出,在AIGC時代,所有的產品都值得重做一遍,所有的空間也都值得重做一遍,但千萬不要將具身智能和人形機器人畫等號。
現場,LangGPT創始人云中江樹、資深AI創作者&資深AI設計師肥桃、至頂AI實驗室聯合主理人路飛、影智科技創始人&CEO唐沐、至頂科技&科技行者主編周雅就《取代還是取巧,如何用AI打造超級個體?》進行了一場深度對話。
資深AI創作者&資深AI設計師肥桃是《抓娃娃》電影海報的制作者,他告訴我們,“大模型出來后,受到影響最大的是設計行業,或許再過幾年,AI將不會再被提及,更多被提及的是AI工具的名字,只有像現在發展初期階段,大家才會對AI有這么強的感受。”
LangGPT創始人云中江樹指出,“提示詞是每個人進入AI時代最好的切入點,原因有兩點:首先門檻不高,你可以隨意和大模型聊;其次,潛力空間巨大,要構建出很好的產品,需要持續打磨提示詞,甚至有可能花20%時間實現80%的成就,這樣的邏輯是對之前產品設計的顛覆,所以我們提出了一個口號,只要你愿意,每個人都可以寫出高質量的提示詞。”
至頂AI實驗室聯合主理人路飛分享了他與生成式AI的故事,他指出,“最讓我感慨的是,現在的AI已經能結合多模態輸入,比如用一段提示詞描述就能直接生成圖片、視頻和聲音的完整方案,這種一體化的能力在幾年前是完全無法想象的。可以說,生成式AI的進化,真正讓個體的創造力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擴展,這也是我一路堅持探索AI的最大動力。”
影智科技創始人&CEO唐沐指出,“純軟件的AI在互聯網上就可以自然傳播,硬件創業門檻會越來越高,不僅有來自于資金,還有很多過去交過的學費,未來硬件創業會越來越難。”
年度提問二:路演還是路線,如何讓AI落地企業場景?
智譜AIGC事業部產品負責人袁會會在《路演還是路線,如何讓AI落地企業場景?》演講中指出,“目前大模型在企業中的應用,最多還是偏向于前段產品和服務環節,這一方面與企業中大模型應用的安全性與可控性有關,另一方面與大模型目前階段能力有關。”
袁會會還指出,在企業應用時,純靠通用大模型能力,并不能特別好解決問題,目前存在兩個問題,一方面,大模型訓練時對很多行業專業詞匯理解并不是很好,另一方面,很多行業工作流中面臨的業務邏輯,大模型完全沒有經過此類訓練,在這類企業私有化場景中需要再加入訓練,現在大模型行業落地主要范式是大模型+行業智能體。
現場,戴爾科技集團企業技術戰略架構師總監暨大中華區AI事業部負責人許良謀、阿里云百煉產品專家郝義、北京智優沃科技有限公司總裁劉秋江、云蝠智能CEO魏佳星、智譜AIGC事業部產品負責人袁會會、PEC China發起人&微軟MVP&軟積木CEO劉海峰就《路演還是路線,如何讓AI落地企業場景?》進行了一場深度對話。
戴爾科技集團企業技術戰略架構師總監暨大中華區AI事業部負責人許良謀指出,“1.0時代的AI在企業中的應用已有很多,而就今天我們討論的AI如何在企業中落地,我認為要有一個梳理的過程,梳理出來高價值應用場景,在未來18個月里,大模型在企業中的應用落地會面臨五個難題,分別是:準確性、實時性、成本優化的部署和運維,以及規模化上線。”
阿里云百煉產品專家郝義指出,“很多客戶對于實際大模型有什么能力依舊很模糊,這也是我們努力的方向,我們在過去一年多時間沉淀了很多可以落地的場景給到客戶參考。而在應用成本方面,大模型在過去經歷了3-4輪斷崖式降價,但是對于調用量很高的客戶,大模型的使用成本依然很高,我們在成本和效率梳理上也做了很多工作。”
北京智優沃科技有限公司總裁劉秋江指出,“我們一直在做的是大模型底層賦能,包括算力、數據和應用場景,過去十年,企業不斷應用人工智能產品,針對當前人工智能應用核心是對業務深入理解,實際上,簡單的大模型產品在企業中已經用上,要想深入應用就需要找出高價值應用場景,并選出最合適的大模型產品來進行應用,這是現在企業應用大模型的關鍵問題。”
云蝠智能CEO魏佳星談到,”現在大家對大模型的需求往往期待過高,穩定性不足、沒有可解釋性依然是大模型遇到的關鍵問題,所以現在大模型落地應用有時還不如上一代NLP方案輸出更穩定,我們目前聚焦讓大模型打電話這個應用場景,用AI打一通電話的成本我們現在已經可以做到兩三分錢,國內300萬人口的打電話崗位將會在未來18個月徹底消失。”
智譜AIGC事業部產品負責人袁會會指出,“我們在實際場景落地來看,企業在用AI真正發揮價值是深入到業務流中,這往往是一把手工程,兒一把手工程面臨的是路徑規劃問題,如何在2-3年讓大模型深入到工作流、業務流中,這就對數據質量和數量有很高的要求。”
年度提問三:創業還是創收,如何幫AI產品適配市場?
北京海外高層次人才協會副理事長、秘書長武沂在《全球創業大賽AI賽道五年洞察報告》演講中指出,“HICOOL品牌成立于2020年,是針對全球創業者的一站式創業服務平臺,過去五年時間里,我們從全球吸引了超過2.4萬個創業項目和超過3.2萬名人才。其中,AI賽道是增長率最高的賽道。”
在2024年報名HICOOL全球創業大賽AI賽道的創業項目中,更多的是集中在“AI場景應用”這個細分賽道,而AI場景應用項目獲得融資總額占比較高,這表明AI創業已經從早期的技術研發階段逐漸轉向具體行業和場景中的應用,尤其是在需要AI解決實際業務問題的行業,這類項目收到了資本的廣泛青睞。
現場,中關村智用人工智能研究院首席產業研究員、清研載物人工智能基金主管合伙人錢雨、北京凱利時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CEO劉建宏、小水智能CEO孫峰、北電數智智算云負責人郭文、清控科創科招中心總監李雅、至頂科技戰略生態總監孫封蕾就《創業還是創收,如何幫AI產品適配市場?》進行了一場深度對話。
中關村智用人工智能研究院首席產業研究員、清研載物人工智能基金主管合伙人錢雨指出,“我觀察到,真正做得好的企業不是基礎模型做得多好,甚至不是AI實力有多強,而是這些企業在某個行業已經深耕了很多年,例如我們投過一家做叉車智能化的企業,他們發現一些主機廠對大模型有剛需,迅速用大模型解決了這些主機廠遇到的問題。”
北京凱利時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CEO劉建宏指出,“我們當時入局人工智能領域是受到了AlphaGo圍棋比賽贏了李世石的影響,當時作為體育公司的首席內容官,我感覺到我們當時內容生產效率太低,特別需要一個人工智能解決方案,于是就進入到了這個賽道,六年前開始為馬拉松跑者用AI生產視頻,當跑者跑完馬拉松后,我們很快可以將跑者短視頻生產出來,到這周末,我們剛好生產出第100萬條跑者視頻。”
小水智能CEO孫雪峰指出,“我們現在在通過將AI技術應用到通信產業做創收,之所以選擇To B領域,是因為可以旱澇保收,在這個過程中,由甲方支付一定的成本,我們去捕捉To B、To C應用價值,最重要的是幫助To B企業創收,而不是去賺客戶(企業)的錢,這是非常重要的思維轉變。”
北電數智智算云負責人郭文指出,“人工智能在To B市場或者垂域專業市場更具成功可能性,但在這個市場上我們也看到依然存在缺算力、數據應用不充分的挑戰,我們做的更多的是幫助創業者減少負擔和難度,讓他們花更多時間做出貼合市場的產品,為此我們建了星火智算數據中心,在數據中心中使用了大量國產算力解決供應鏈的問題,另外,我們還應用隱私計算技術創造了紅湖可信空間,保障數據安全。”
清控科創科招中心總監李雅指出,“國內在大模型領域最具優勢的是數據量和客戶,這是國內創業者先天具備的優勢資源,借助這一優勢先跑起來,然后再借助這些成功案例和經驗在出海的時候賦能海外,從而可以形成價值閉環,這也可以為創業者解決效益問題。”
年度發布:AIGC全景產業及報告發布
在本次大會上,我們還發布了2024全球AIGC先鋒者系列榜單、2024全球AIGC全景圖譜和2024全球AIGC全景報告。
至頂智庫執行主任兼首席分析師孫碩指出,至頂智庫今年有七大榜單發布,分別是:
2024全球AIGC先鋒50強,2024全球AIGC大模型先鋒企業榜(30家),2024全球AIGC先鋒產品榜(30家),2024全球MaaS先鋒企業榜(10家),2024全球AIGC算力平臺先鋒企業榜(10家),2024全球AIGC數據服務先鋒企業榜(10家),2024全球人形機器人先鋒企業榜(10家)。
大會上,還一并對外發布了2024年全球AIGC產業全景圖譜和2024年全球AIGC產業全景報告。
PEC聯盟正式啟動
在本次大會上,還正式啟動了PEC聯盟。
首批聯合發起單位包括軟積木、至頂科技、LangGPT、AIGCLINK和硅創社。
PEC聯盟是一個以提示工程為核心的全球化應用共創聯盟。聯盟秉持“開放、共享、社區化、全球化”的理念,致力于推動大模型及提示工程技術在各行業的應用與進步。
在未來,PEC聯盟將不斷匯聚來自全球的AI行業專家、學者、開發者、以及企業和愛好者,通過共享知識、共創技術和相互賦能,共同推動產業發展,探索AI大模型應用的無限可能。
三場分論壇再辯AI,展區打卡互動一整天
大會下午,還召開了以教育、商業化、提示詞為核心的PEC·AI賦能教育創新探索分論壇、PEC·AI商業化應用與實踐分論壇和PEC·Prompt設計的藝術與構建AI原生產品分論壇。
在PEC·AI賦能教育創新探索分論壇上,新東方集團產品技術中心副總經理,原新東方AI研究院院長張建鑫、途途課堂(北京途途向上線上學科培訓學校)創始人、校長劉彤、百度智能云渠道生態部副總經理張龍、硅創社創始人,微軟技術俱樂部(蘇州)執行主席潘淳、大象融媒AIGC產業中心負責人、河南廣電通用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陳利彬、光徹智能聯合創始人,AI產品負責人李博源、無錫軟積木CEO馮昊、奇財資本高級合伙人陳侃、特范云CEO,中歐校友教育協會秘書長趙丹、方寸智能副總裁,得到 AI 公文寫作課主理人梅俊、北京教育信息化產業聯盟副會長呂森林、西門子北京區高級銷售經理張曉星、新沃土創始人,原抖音社會責任部培訓運營總監周曦遠等人做了精彩的演講和觀點分享,深入探討了AI賦能教育的關鍵問題和應用前景。
在PEC·AI商業化應用與實踐分論壇上,釘釘AI行業總監詹先勇、Zion創始人蔣耀鍇、極鏈總裁董慧智、AIGCLINK發起人&微軟MVP占冰強、畢昇作者覃睿、AI律律幫聯合創始人張嘉巍、Bayes智能硬件創始人啟曜、FASTGPT CMO李振強、匯智智能CEO孫志明、AI個性化教育easegen作者郝敬等人做了精彩演講和觀點分享,深入探討了AI商業化應用的關鍵問題和未來發展。
在PEC·Prompt設計的藝術與構建AI原生產品分論壇上,百川智能商業技術總監郭美青、清華大學水木學者于濟凡、提示詞專家李繼剛、財貓比特CEO陳財貓、LangGPT創始人云中江樹、提示詞工程師小七姐、社交名片提示詞作者一澤Eze、LangGPT聯創甲木等人做了精彩的演講和觀點分享,深入探討了提示工程的關鍵難題和發展思路。
此外,大會現場,戴爾、紅帽、西部數據等展出了他們的AI產品和解決方案,HICOOL、深圳市人工智能行業協會、機械工業出版社在現場展示了他們最新的研究成果,現場的AI魔鏡、提示工程師互動打卡和的咖啡機器人咖啡拉花也吸引了諸多觀眾的駐足圍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