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數字化領域,自GE在全球范圍內提出工業互聯網概念并推出Predix以來,工業互聯網一度成為工業4.0之后的又一高頻熱詞。
在中國,與工業互聯網有關的發展基調如出一轍地正面而積極,不管是傳統工業軟件企業、還是工業制造企業、亦或是互聯網公司,都對其持認同和樂觀態度。
近兩年,工業互聯網更是上升至國家戰略層面——工業互聯網是促進信息化與工業化深度融合的戰略任務和發展重點,是推動新舊動能轉換和制造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抓手,也是貫徹實施先進制造技術“十三五”專項規劃的重要任務。
**多次指示要依托工業互聯網促進開放融通發展,推動企業跨界融通,支持中小企業業務系統向云端遷移,形成服務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多層次公共平臺。
在工業互聯網所帶來的戰略機遇期和改革紅利期,眾多國內企業都在大干快上地發展。直到GE此次突然戰略轉向,為業界注入了一些理性的思考。
當前工業互聯網的發展,必須面對一個不可忽視的問題:工業領域不同行業的差異化明顯,企業間存在很強的個性化。
工業企業的競爭優勢在于它們的行業積累,每一個細分領域的Know-How都無可取代。如果要編織一張集大成的工業互聯網,意味著需要對工業領域不同行業不計其數的生產、服務、管理特性都有著深刻的洞察和理解,顯然沒有一家工業互聯網提供商可以獨立做到。
在這一背景下,現階段工業互聯網的發展趨勢是建立開放甚至是開源的創新生態系統。
工業互聯網發展步入開源時代
眾所周知,開源軟件的原代碼是免費公開的,任何組織和個人都可以檢查和修改。在開源社區中,可以通過添加或修復代碼的方式改進程序,繼而誕生新的模塊和應用。
這意味著開源有著不可替代的優勢:首先,參與者可以公開地分享或探討原代碼中的細節,軟件可以更快的迭代和更新;其次,開源軟件的Bug在眾多開發者不斷地改進下可以達到更快速地修復;傳統軟件API接口開發的成本非常高,還要需要進行后期的維護,而開源不涉及這些問題。
縱觀主流工業互聯網企業的發展模式,它們均選擇了與合作伙伴強強聯手,諸如西門子MindSphere是聯合SAP基于開源的Cloud Foundry架構打造的,今年7月,在中德兩國*共同見證下,西門子和阿里云在柏林簽署了備忘錄,雙方將攜手打造工業數字化網絡助力制造業轉型升級;施耐德電氣的EcoStruxure則基于微軟Microsoft Azure提供更廣泛的軟件應用。
2017年SAP發布Leonardo系統時,也采用了開放性標準。SAP允許第三方供應商基于SAP開放平臺來創新和開發自己的物聯網解決方案,并將其無縫接入到SAP Leonardo系統中。
PTC ThingWorx從一開始就定位于物聯網開放平臺,旨在滿足客戶業務增長以及擴展物聯網項目的需求。PTC總裁兼首席執行官Jim Heppelmann曾表示:ThingWorx架構將長期保持開放,使企業能隨著環境和需求的變化自由升級設備、云、數據庫和企業系統。
可以說,開放不僅是一種潮流,更是一種趨勢。海爾COSMOPlat、三一樹根互聯等國內工業互聯網平臺也在加大吸引軟件開發者加入,開發基于這些平臺的工業APP。
開放生態將是必由之路
2018年7月9日,工信部聯合信通院編制印發了《工業互聯網平臺建設及推廣指南》,部署未來三年工業互聯網平臺發展的頂層設計和行動綱領。《指南》中明確指出:建設工業互聯網平臺生態體系,注重開放合作和協同創新,確保工業互聯網持續、健康發展。
其中平臺生態建設包括測試體系、開發者社區、新型服務體系等,具體為:一是針對技術成熟度、功能完整性、協議兼容性、數據安全性等,以測帶建促用建設一批試驗測試環境和測試床;二是建設開發者社區,技術側推動工具包和應用程序編程接口的開放,制度側基于培訓、認證、評價等體系建設擴大工業APP開發者人才隊伍;三是圍繞平臺的知識產權激勵與保護、線上制造新型認證服務、資源庫建設與技術交易等,建設工業互聯網平臺新型服務體系。
在6月29日舉辦2018開源中國開源世界高峰論壇上,浪潮集團就聯合國內企業、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共同組建了首個中國開源工業PaaS協會。開源工業PaaS協會成立后,將以工業PaaS技術創新和產業發展為導向,圍繞工業PaaS價值鏈,運用市場機制集聚創新資源,實現企業、大學和科研機構等在戰略層面有效結合,提升工業互聯網核心能力。
8月1日,阿里云對外發布ET工業大腦開放平臺,阿里云宣布未來3年將面向工業領域招募上千家生態合作伙伴,合作伙伴可以基于其工業互聯網開放平臺實現工業數據的采集、分析、挖掘、建模,并且快速構建智能分析應用。
開放已經成為工業互聯網角逐者的共識,它們深知,要在這場工業云版圖之爭中脫穎而出,堅持開放和構建伙伴生態將是一條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