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目前的經濟環境下,降本增效是個普遍需求。人工智能技術日益成熟,給各行各業都帶來了新的工作方式和變革。其中,RPA是個增長迅速的領域。在節約員工的重復性工作方面,RPA實現了效率的大幅提升。12月21日,在企業網D1Net和信眾智CIO智力共享平臺共同主辦的2019上海CIO沙龍上,海通證券信息管理部副總經理兼軟件開發中心總經理王洪濤分享了海通證券RPA實踐與思考。
以下內容根據現場速記整理完成:
王洪濤:海通證券是中國領先的證券公司,成立于1988年,截至2019年6月末,公司總資產突破6200億元、歸屬母公司凈資產突破1200億元,分別排名行業第二、第三位。客戶數1400萬,經營機構及網點分布于14個國家和地區,業務板塊包括財富管理、投資銀行、資產管理、交易和機構、融資租賃等。
證券業務痛點催生了RPA需求
在證券公司甚至整個金融行業,對運營的要求就是快、準、穩,完全不能出事。金額要準確,而且監管數據的報送也不能任何差錯。具體而言,證券業務的運營痛點表現在三個方面:
一是手工作業多,效率因人而異,且可能存在操作風險。此外,系統內自動化不足,需要人工線下處理;系統間直通化不足,需要人工處理,如數據的導入導出等;
二是線下處理多,無法實時跟蹤運營進展,且流程線上線下剝離,無法實現整體跟蹤;
三是重復勞動多,員工埋沒于低價值工作,大部分手工作業是機械重復的。
總體而言,證券業務系統繁雜、架構各異、部分場景/系統的執行仍然高度依賴人工:以清算為例,在已有系統的基礎上,仍需點擊數千多次鼠標。
如果交由機器,員工可以從事于更高價值的工作。因此,RPA在金融行業得到了極大的應用。
RPA應選擇合適的應用場景
那么,什么是RPA?流程自動化機器人(Robotic Process Automation),又可以稱為數字化勞動力(Digital Labor)。通過模擬并增強人類與計算機的交互過程,實現工作流程中的自動化。
RPA需要選擇合適的應用場景,并滿足三大特性:
首先是業務穩定性,業務的流程規則需要具有一定穩定性。業務流程或者界面風格經常變更的便不適用RPA;
其次是重復性,比如需要每天執行一次、每月幾號執行一次,或者每天對所有的營業部執行一次等等,重復次數越高,越應該考慮RPA;
第三是收益性,本來N個人好幾天的工作,如果自動化以后,幾十分鐘甚至幾小時就能完成,這收益性就很好。如果某個任務,人工處理10分鐘, RPA自動化后需要5分鐘,也不建議考慮RPA。
如何評價RPA的的應用場景?
適用RPA的應用場景,可以根據如下評定因子進行評估:
而不適合使用RPA的場景,可以參考如下“一票否決”因子:
涉及大量實物操作且暫時無法電子化,如紙質憑證歸檔;
業務規則經常變化,文件格式經常變動等;
流程涉及大量人為主觀判斷;
技術實現上不可行,存在技術瓶頸。
如何評估RPA的優先等級?
如果需求很多,可以按照具體的任務評估后的分布來確定實施順序。
參考投入產出比,對任務進行優先級排序。可將需求劃分為四大類象限形式,其中1、2、6就屬于高優先級。具體如下圖:
海通證券于2015年將RPA引入業務領域,目前已經上線了200多個業務流程,應用在10多個業務部門。比如基金外包產品估值服務,目前約有數千產品需要每天估值對賬,已通過RPA實現自動化估值流程。
最具價值:RPA的八點體會
王洪濤最后總結了他們在RPA推廣應用過程中的八點體會:
一、讓業務切實感受到價值;
二、RPA工作需要持續不斷的宣傳布道,應用由點到線,由線及面;
三、選擇合適的場景、流程將有助于保證實施的成功率;
四、具備敏捷能力的基礎設施將更有利于加快RPA的應用;
五、電子化、結構化過程(OCR、ASR、人臉識別等)可以驅動更多流程可自動化;
六、RPA的預期收益溝通與預期管理(不追求100%自動化,追求替代重復性工作)有助于更好的樹立信心;
七、與業務一起異常風險評估及確定應對原則有助于控制運行風險;
八、RPA的應用減少原有系統改造需求量、提升了對業務服務響應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