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數字化轉型的內涵到底是什么?
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副主任楊濤便指出,當前所談的金融機構數字化轉型并不是憑空產生的,而是一個長時間的歷史發展邏輯不斷演進下來的結果。無論是過去銀行的信息化、數字化、IT化、互聯網金融還是金融科技,背后依據的其實都是當前金融業、銀行業所面臨的更加突出的變局。這種變局可能來自于市場、技術、和行業甚至宏觀層面,面對種種變化,需要尋求多個途徑,但數字化新技術肯定是其中的關鍵所在。
銀行數字化轉型以及金融科技應用的重要標準,是如何利用各類技術從根本上改變銀行運行的效率、效益和效果。這背后意味著需要通過新技術、新模式對銀行從組織架構、業務到運行激勵的重構。
銀行數字化轉型的目標和痛點
“雖然我國銀行業開始高度重視數字化轉型,但整體還處于起步階段。”楊濤認為,這個過程中既要結合全球規律又要結合本土特色,還需要找到不同類型的金融機構去擁抱數字化轉型的模式,并尋找其中的邏輯。對此,需要從四個層面去理解銀行數字化轉型的目標和痛點,而衡量數字化轉型的成功與否,也需要從這幾個方面對號入座。
1. 從客戶角度出發,銀行本身存在天然的進行數字化創新的優勢,并受到原有制度、模式的約束,在整合多元化組織部門,面向客戶全鏈條服務方面確實存在不足。
2. 從監管層面出發。大量銀行數字化創新活動都處于監管邊緣地帶,只能自上而下推動。未來的數字化轉型始終無法繞開自上而下的監管約束,需要行業與監管共同探討未來數字化轉型的邊界所在。
3. 從機構角度出發。依照商業銀行自身的角度來看,未來收到的監管約束、行業約束的沖擊和影響只會越來越多,這一方面還需要有更長遠的考慮和規劃。
4. 從行業角度出發。因為面向金融科技時代、數字化時代,不同的金融業態之間、不同的金融機構之間,合作共贏逐漸成為一個主流趨勢。
三類動因,讓各大銀行選擇轉型
數字科技的融合與發展,讓銀行業的數字化轉型日新月異。銀行在進行數字化轉型時候,往往需要進行考察和對比,不同類型的機構數字化轉型的動因、路徑、渠道、結果差異極大,楊濤認為,未來可以分為三類:
首先,中小銀行能否在數字化轉型中重獲新生。中小型金融機構和銀行特點千差萬別,唯一不可否認的是,在中國特定的監管環境下,如果中小銀行不擁抱金融科技,不進行數字化轉型,不在人才、人力資源積累儲備,未來必將缺乏核心競爭力。有史可鑒,在美國能夠生存下來的中小銀行,包括三類:有效抱大腿,融入他人生態、真正在金融科技數字化方面有效轉型、扎根社區,利用該軟信息、客戶忠實度維系生存。
其次,新型的數字化“虛擬”銀行需要往哪方面前進。從早期的直銷銀行到互聯網銀行、虛擬銀行,整個發展過程中已經有一批全新基因的銀行對傳統銀行架構帶來沖擊和影響。
第三類,大型銀行的數字化道路。很多大中型銀行在全新環境影響下,不得不紛紛投入到數字化轉型中。目前,主要的大銀行普遍把數字化放到戰略的核心地位,并且逐年增加在科技、數字化領域的人力物力的投入。
并不容易的銀行數字化轉型
談及商業銀行在轉型過程中側重的核心點,楊濤認為需要從明確數字化轉型的戰略定位問題、構建適應數字化轉型的組織架構、保障數字化轉型的安全原則與邊境、有效發掘大數據的內在價值、充分利用新一代技術和系統層面、全面推動面向客戶為中心的場景創新、打造合作共贏的數字化新生態、完善數字化的責任與文化這些方面多角度考慮。
盡管如此,數字化轉型過程依舊有很多難點,包括支持銀行數字化轉型監管協調機制的構建、差異化銀行數字化轉型戰略的實施、銀行內部持續推動動力機制的確定、濫用事件的杜絕、數字化轉型的理論支撐等都是銀行數字化轉型路途的絆腳石。
大變局撲面而來,銀行業的自我變革
無論如何,大趨勢的變革,方向是不可逆轉的。據銀保監會金融許可證數據顯示,銀行物理網點在2016-2018年中已經退出4591家。所存傳統物理網點紛紛要求轉型為智能化、數字化無人網點。這個過程背后的因素是多元化的,但不可否認的是新技術的挑戰是主要原因。
數字化變革里,超大型銀行及商業銀行被關注最多,但我們也看到部分民營銀行也在借助金融科技的東風,讓業務得到快速發展。
三湘銀行是中部首家民營銀行,三年前成立之初以“實業轉型金融”為行業所矚目,這是一家以“三一集團”等大型實業身份作為主要發起人的民營銀行,其主要特色也體現在產業和金融的結合上。目前主要定位于產業銀行、便捷銀行、數字銀行和財富管理銀行四個方面。
三湘銀行較傳統銀行的最大不同之處在于利用機器數據構建新的金融視角,這種視角不管從風險控制,還是結算支付環節都可以提高效率。
不到三歲的三湘銀行,已完成了新老核心系統的數據遷移,核心系統和眾多外圍系統的升級改造、測試和切換上線。新核心系統基于SOA架構設計理念,合理設計及封裝服務接口,實現渠道快速對接,便于未來客戶服務渠道創新及拓展。新核心系統同時實現了統一以客戶為中心的設計理念,為進一步以客戶為中心進行產品創新、靈活定價、分級服務以及精準營銷奠定基礎。
作為成立不久的嶄新銀行,三湘銀行相比較別的銀行可以不帶任何包袱地前行,可以借助幾乎所有的新技術為其業務服務。據三湘銀行數據中心基礎設施主管唐劍波介紹:三湘銀行已完成了主數據中心與災備數據中心的自建,所有數據中心的基礎設施如UPS、空調、服務器等硬件設施,均嚴格按照A類機房的建造標準進行配備。目前擁有超過100機柜,配備了包括戴爾服務器、EMC存儲等高端設備,這些設備質量可靠,運轉穩定,配置管理軟件簡潔明了,操作順手。在運維方面,采用了最先進的ECOM管理平臺,以機器人巡檢,人工與機器人相結合的智能化運維管理體系。
當然,這些基礎部署仍然只是三湘銀行往前邁進的第一步,距離他們“輕型化、智能化、集約化”的發展道路還非常遙遠,但從這些民營銀行及更多的類似招商銀行、浦發銀行等商業銀行身上,我們看到了整個中國銀行業正在通過技術在進行著自我變革。這一定是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