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上旬,螞蟻金融服務集團(簡稱螞蟻金服)、博時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恒生聚源及中證指數共同發布了“中證淘金大數據100指數(簡稱‘淘金100’)”。
昨天,掛鉤這一指數的博時“招財一號大數據保本基金”正式銷售,開賣半小時,銷售金額達1億元。
今天,新浪與南方基金聯合推出的“大數據100指數基金”也將開始發售。
不光這兩家,百度、騰訊等互聯網公司此前也聯合基金公司,推出了大數據指數基金。
互聯網企業背景的大數據指數,就目前表現來看,都跑贏了大盤。那么,與之掛鉤的基金產品,會給我們帶來可觀收益嗎?
新基金>>>
“招財一號”: 股票池包括1700只個股
昨日上午9點30分,博時“招財一號大數據保本基金”在螞蟻金服旗下的招財寶平臺正式銷售,額度40億元,共分兩次銷售。
記者打開招財寶網頁查看發現,它是一款承諾保本的混合型基金,投資期限是兩年。在基金成立后,將會把40%的資金用于投資股市,剩余60%的資金用于購買債券等較低風險的理財產品。
這只基金將如何投資股市?
據介紹,螞蟻金服平臺采用的電商大數據對應35個行業,涉及1700多只股票,覆蓋A股市場的近七成,這是“淘金100”指數的股票池。在原有模型的基礎上,新引入的電商大數據約占三分之一的權重,數據反映出各行業景氣指數,包括活力指數、供需指數、價格指數等。
那么,“招財一號”的預期年化收益率有多少?官方未透露相關信息。不過,有用戶做了一個簡單的計算。
假設“招財一號”總規模為1億元,那么4000萬投資股市,6000萬購買債券。假設債券年化收益6%,那么這一部分一年的收入是360萬元。
股市部分的收益多少呢?網友“candy”這樣認為,“就算今年股市后一階段的表現不及預期,就算想得悲觀點,至少80%的年化收益應該還是可以期待的。這樣算下來,4000萬的年收益就是3200萬,總計收益就是3560萬。再扣除基金的手續費等一系列費用,那么,這只基金應該還是有20%以上的年化收益啊。”
另外,記者從螞蟻金服處獲悉,“招財一號”的同門兄弟博時”淘金大數據100指數基金“也已獲批,即將發售。
“新浪i100指數基金”: 利用大數據,能分析投資者情緒
作為國內首批深度融入財經大數據的指數產品之一,去年9月,新浪財經聯手南方基金、深證信息公司推出了“大數據系列指數”,包括“i100”和“i300”兩只產品。
今天將開始發售的“i100”指數基金,規模上限為10億元。
目前公開的信息顯示,在選股策略上,它將基于財經媒體與社交平臺的大數據,挖掘投資者情緒等因素,選出綜合排名靠前的100只股票組成指數樣本股。同時,“i100”樣本股實施月度定期調整。
投資者情緒,如何挖掘?又如何將其用于投資?
即將負責“i100指數基金”的雷俊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與國外股票市場更多是機構投資人主導不同,中國市場70%-80%是中小散戶投資人,這導致了中國市場投資人本身的情緒對市場波動的影響非常大。而這些市場反應,可以通過用戶的上網行為進行量化分析,從而可以提前判斷。
數據顯示,近一年來,“i100指數”上漲幅度達126.6%;今年截至4月10日,其漲幅超過59%,確實大幅跑贏了上證綜指、滬深300等傳統主流指數。
百度、騰訊產品: 數據來源不盡相同
從各互聯網企業的宣傳來看,它們推出的大數據指數基金,數據來源不盡相同,這也導致了產品的特點也不盡相同。
百度的百發100指數,是通過統計用戶在百度的海量搜索數據并進行分析,再加上全網的各種有關投資的新聞資訊以及來自百度地圖、百度產出的大數據。
騰訊的騰安主要是利用騰訊微博的影響力,挖掘了一批財經媒體、證券投資、行業研究、宏觀經濟以及金融工程等不同領域的專家,組成指數評審委員會,甄別剔除存在風險或不確定性的股票。
基金專家介紹說,大數據指數的核心創新點是將數據“壓縮”成若干影響股價漲跌的因子,通過回測選擇有效的因子加入量化選股模型。目前各個大數據基金基本都如此,只不過選擇的因子不同。比如,騰訊的“中證騰安100”主要是內在價值因子、量化模型與專家評審相結合;百度的“百發100”是財務因子、綜合動量因子和搜索因子;阿里的“淘金100”則是財務因子、市場驅動因子和聚源電商大數據因子。
投資提醒>>>
指數歷史表現好
不等于基金收益高
觀察目前這些大數據指數基金,不難發現,他們的樣本股數量都在100只左右,采用等權重的加權方式,樣本股調整周期較短(一般為一個月,“騰安價值100指數”是6個月)。
100只以內的樣本股規模有利于基金對指數實施跟蹤,即使采用最簡單的完全復制法也不會造成過多的流動性成本;等權重的加權策略使得大數據指數“天然”擁有“逢高減持、逢低買入”的特質。
不過,樣本股調整周期的縮短雖然增強了指數捕捉市場熱點的能力,也會導致過多的交易成本。
數米基金研究中心專家指出,大數據指數在成立之前往往經歷過歷史數據的“洗禮”。作為一種策略指數,大數據指數往往擁有良好的歷史模擬業績,但是模擬業績與真實業績并不能完全劃等號,投資者應客觀看待歷史模擬數據。與其他基金相比,等權的設置和較短的樣本股調整周期會導致較高的調倉成本,削弱大數據指數獲取超額收益的能力,這使得基金管理人在復制大數據指數時,需要在跟蹤誤差最小化與超額收益最大化這兩個目標中作出“艱難”的權衡,對基金管理人的被動管理能力提出了一定的挑戰。
大數據指數產品在推出后,可能形成一定的“正反饋”效應,即業績好,會吸引投資者申購,從而反向利好樣本股,推動業績進一步向好。
但是,基金專家表示,“再好的數據因子隨著時間推移也會出現‘鈍化’,因此要客觀看待這些指數的歷史業績’。”
基金專家建議,投資者在選擇大數據指數產品前,應考量基金公司在指數產品管理上的經驗和實力,逢低配置具有較強被動產品管理能力的大數據指數基金。“畢竟這些基金股票調整周期短,如果基金表現不能跟上指數表現,那么就很難跑贏大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