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紐約市的免費高速WiFi服務LinkNYC已經開始了公開測試。雖然我們大多數人對于這種免費WiFi服務都不會感到陌生,但你可能并不了解使用它所付出的代價。這些服務之所以能夠免費,是因為提供服務的公司可以收集、存儲和分析用戶寶貴的私人、位置和行為數據。而在這個過程當中,隱私泄露的風險一直存在。如此看來,免費公共WiFi是否還值得使用呢?
免費的程度
和許多免費的互聯(lián)網產品和服務一樣,LinkNYC的收益來源同樣是廣告。在未來的12年當中,LinkNYC預計可獲得約5億美元的廣告收益。這是一種有效的運營模式:先利用免費服務換取用戶的私人和行為數據,然后再利用這些數據來投放針對性廣告。
但LinkNYC的隱私政策卻并沒有使用“廣告”這個詞,只有一些模糊的表述,比如它“可能會使用你的信息,包括個人身份信息”來提供你感興趣的商品或服務信息。此外,當中也并未清晰說明LinkNYC會使用哪些數據來追蹤用戶位置。
在2014年,廣告公司Titan(LinkNYC的服務商之一)在超過100部公用電話亭中安裝了藍牙燈塔來測試自己的技術,但并未征得紐約市的允許。雖然這些設備隨后被要求拆除,但它們現(xiàn)在又出現(xiàn)在了LinkNYC身上。這種燈塔裝置可在用戶經過熱點時對其投機投放針對性廣告,但這在隱私政策當中并未被明確說明。
很顯然,LinkNYC實際上并不是真正免費的,使用它會讓你的個人、位置和行為數據被強制收集,這也和其他那些免費互聯(lián)網產品和服務沒什么兩樣。
隱私悖論
免費互聯(lián)網服務的流行程度和用戶對于隱私數據的重視程度其實并不成比例。根據最新的一次市場調查,有93%的成年人認為控制自己的個人數據是非常重要的,90%的受訪者也認為自己應當控制被收集的信息類型。
英國的研究機構在2005年也曾經做過一項調查,受訪者稱自己愿意以27.4英鎊(約合人民幣260元)的平均價格(通過手機)出售自己為期一個月的位置信息。如果是第三方公司向他們表達這樣的興趣,那么這個價格數字還會進一步提高。
可實際上,人們用個人和行為數據所換取的價值遠沒有這么高。免費WiFi就全面體現(xiàn)了這種隱私悖論。
考慮到紐約擁有800萬左右的人口,以及LinkNYC未來建立1萬個熱點的目標,如果這項服務在未來12年里真的可以獲得5億美元的收益,那么每位紐約市民每次每次連接可為其帶來約0.000043美元的月收益——這就是用戶使用自己的個人數據從廣告商那里所換取的間接價值。
那我們應該如何解釋這種矛盾的情形呢?在調查當中,人們通??梢郧宄亓私獾侥男┬畔皇占?,它們又會被用在什么地方。而在現(xiàn)實生活當中,大部分人都不會閱讀隱私政策條款,當然,這些文檔當中所含的大量法律術語和含混不清的描述也阻礙了普通用戶去真正理解其中的含義。
因此,人們最終用自己的數據和隱私所換來的是相當廉價的服務。如果是在透明開放的市場交易當中,情況絕對不會如此。而這種商業(yè)模式卻成就了目前業(yè)內最成功的幾家科技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