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人民日報》報道,歲末年初,各地政府提供免費WiFi的消息此起彼伏。不過,“免費午餐”迎來的卻不都是掌聲。知曉度不高、信號不穩定,成為政府免費WiFi的兩大“堵點”,遭到了不少“吐槽”。
現在很多城市都提出了“智慧城市”的建設目標,“智慧城市”強調發展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等新興通信技術,以此滿足公共管理和服務以及市民的生活需要。作為其中一項配套設施,政府提供免費WiFi被越來越多的城市所認可,這本是一件讓利于民的好事,不過,要把好事辦好顯然并不容易。
在不少推出免費WiFi的城市里,知曉度不高、信號不穩定這兩大“堵點”同時存在,而這兩大“堵點”是互為因果關系的——因為信號不穩定,所以免費WiFi知曉度不高;反過來,因為知曉度不高,所以影響了投資維護的熱情,導致WiFi的信號更加不穩定。兩大“堵點”其實源自一個原因,那就是投入不足。城市WiFi不是建幾個基站這么簡單,要想實現城區全覆蓋,無論是前期建設投資,還是后期技術維護,都需要巨大的資金支持。
城市WiFi“想說愛你不容易”的癥結是,很多城市都是政府獨立運作,但在滾雪球式的資金需求面前,一旦投入跟不上,就難免會出現斷檔。于是,有些高調啟動的城市WiFi,最終因后繼乏力而成了“半拉子工程”,還有一些則因前期投入不足,從一開始就徒具象征意義。凡此種種,莫不使城市WiFi備受吐槽。
對于城市管理者來說,純公益性質的免費WiFi本身就是“賠本賺吆喝”,因此很難持續加大投入,退一步說,并不是所有市民都需要城市WiFi,因此城市管理者很難無休止地動用財政資金“填窟窿”。顯而易見,推行城市免費WiFi不僅需要讓利于民的熱情,更需要一套能維護設備長期運行的方案。
雖然城市WiFi在國內方興未艾,但就世界范圍來看,不乏已經宣告失敗的案例,其中的主要矛盾就是,沒有解決“錢從哪里來”的核心問題。以此為鏡鑒,要想使城市WiFi一路走好,單純依靠政府力量遠遠不夠,找到一個合理的商業模式因此顯得很重要。較為理想的方案是,如果政府對城市WiFi的布局進行統籌規劃,通過購買服務的模式將建設、投資、維護等操作環節交由運營商負責,政府部門不僅可以抽出更多時間和精力進行監管,而且能通過共建共贏提高運營商的投資積極性。
與很多公共服務一樣,對于城市WiFi來說,市場在某些時候比市長更管用,關鍵是要明確兩者之間的職責與分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