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傳統機械的城市管理模式,數字城管解決了傳統城市管理手段落后、信息滯后、突擊式管理,管理粗放等問題。隨著時間的推移,數字城管系統也越來越完善。
據了解,截至2013年6月底,我國已經有310多個地級市、150多個縣級市開展了數字城市建設工作,其中170多個地級以上城市建設建成并投入使用
政府牽頭規劃布局,加速數字城管建設
眾所周知,數字城管是一個閉環流程,包含信息收集、案卷建立、任務派遣、任務處理、處理反饋及結案等環節。“無規矩不成方圓。”標準的建立是數字化長效運行的基礎。數字化城市管理的標準體系相對比較健全。
杭州海康威視數字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解決方案及售前管理部馬旭波介紹:“目前,國標委正在開展包含有數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統系列國標的制訂工作。該國標預計包含有8個部分,基本上是對部頒標準(即行業標準)的進一步完善和改進。”
國標并不具有強制性,只作為地方建設數字城管的指導性標準,各地可根據城市建設程度、資金量和城市建設的側重點,靈活選擇集成系統的多少、難易程度,所以各個城市數字城管的內容也不一樣。也有不少地方頒布了數字城管實施辦法和指導意見等地方法規,指導數字城管建設。
海康威視馬旭波認為,“由于需要體制的配合,目前在配套制度、考核方式、各部門協調等方面都還不完善,解決問題的數量和效率不夠理想。”目前運行成效比較明顯或較有特色的城市,主要包括杭州市、北京東城區等。這些較早實行數字城管的城市,已經有了更高層次的發展。據業內人士介紹,北京東城區已經把數字城管的核心流程發展到安全監督領域,通過安監通把安全監督相關的事項采集下來,上報到安監局,發現有隱患便會把整個事件派到相應的責任部門進行整改。銳捷網絡政府及交通行業總經理肖廣維則認為:“河北石家莊、福建泉州等也比較有特色,依托平安城市建立起來的視頻監控系統比較完善,其視頻數據成為數字城管中信息化的重要手段。”
以智能化為核心,采集手段多樣化
早期的信息采集主要依靠信息采集員,每個網格配備一個人專門負責發現問題,并利用“城管通”等智能移動終端主動收集、主動上報。
由于網格覆蓋的范圍大,每個信息采集員巡查的密度很高,而從城市的部件和事件具有流動性、繁雜性高的特點,單純依靠人力發現問題是不夠的。目前平安城市建設已從起步摸索階段進入到了一個高速成長的階段,部分一線城市已進入實戰階段,視頻監控系統的全面覆蓋,將為數字城管帶來質的飛躍。如針對店外經營占道的管理,以往的管理方式就像貓捉老鼠,城管來了把貨品搬回店內,城管走了又擺出來,這種高頻度的事件非常難管理,在這個過程中視頻探頭就能起到監督作用,自動識別店外經營,記錄違法行為。
不過,目前視頻智能分析的算法有待進一步提高。如果能夠解決智能分析不準確引起的誤報問題,未來,結合傳感技術的復合型視頻監控探頭將大有可為,這種探頭不僅可捕捉視頻畫面,還可結合其他傳感器,傳感分析利用監測數據,主要滿足一些特殊的需求,如燃氣管道、噪聲、粉塵監測、污水監測、河道管理、土地規劃等公共事業的監測。據了解,目前河北廊坊市的20多個小區安裝了針對水、供熱、煤氣監測探頭,通過無線方式能實時傳回到監督指揮中心,只要水壓低下來,監督指揮中心會自動報警。
對此,北京建設數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城市應用中心銷售總監王忠剛則認為:“城管管理的部件特別多,如果使用物聯網傳感器,整體成本不是一般城市能承受得了的。”
另一方面,公眾參與城市管理的機會越來越多,早期的12319熱線電話,近兩年興起的微信、微博等自媒體技術也逐步開始運用到社會化信息采集。建設數字王忠剛預測,未來,網格管理員或許會取消,發展成公眾參與為主,監管部門通過獎勵機制調動公眾參加的積極性。
精細化管理下,數據整合為王
城市管理工作中每年積累下來的歷史數據非常寶貴,可以為后期的城市規劃、建設、管理提供參考。在“數字化、信息化”成為城市管理主題詞的同時,也對城市各部門所掌握的大量數據的整合、共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對各類數據的存儲和分析將是未來數字城管發展的重點。
如何充分挖掘城市管理過程中積累的數據中的價值,推動城市管理更加智慧?目前炒得火熱的大數據概念,在數字城管中運用的并不多。業內人士介紹,數字城管運轉的負荷還沒到需要云計算的規模去計算,但是數字城管能很好地適應云計算部署。目前也有城市在建設云計算中心,城管局的數據可托管到云計算中心,但還未進入深入應用。
數字城管開展已有數十年,管理的內容也在不斷豐富和完善,設備商(如視頻監控廠商、物聯傳感廠商、網絡設備廠商、GPS等地理信息采集)、平臺軟件商等,各方都可能是獲益者。
數字城管的定位是綜合管理平臺,代替市政府管理城市。建設數字王忠剛認為,“數字城管的技術門檻不高,大多數做GIS的企業都可以做,只有規模大小的區別。“對于誰將會是未來的主導者?銳捷網絡政府及交通行業總經理肖廣維認為:“硬件是整個信息化的基礎,硬件這塊可能以集成商或硬件廠商為主導;軟件公司是上層建筑,更貼近用戶應用,軟件平臺的好壞直接決定了數據分析的難易程度。“為更好的推動數字城管的發展,大部分平臺軟件商會選擇與硬件商、運營商合作。目前在這塊做得較好的有數字政通、建設數字、蒼穹數碼、吉威數源等。
信息聯網,打通各部門的“任督二脈“
數字城管的聯網集成涵蓋市政、環衛、交通、國土、規劃、城管執法等多個城市管理相關業務系統,基本上涉及到了一個城市的方方面面。在“數字城管”推進的過程中,整合各職能部門現有的資源和工作流程是基礎中的基礎,可避免形成“信息孤島“,在突發事件發生后能再第一時間實現各部門之間的互聯互通、資源共享,方便指揮調度。
據了解,目前,政府各個部門之間系統已基本實現信息化、數字化,相應的聯網集成也已初具規模。海康威視馬旭波認為:“各職能部門的聯網集成的程度還不能算達到全集成。難點主要體現在管理和技術兩個方面。在管理上,存在比較復雜的因素,例如用于執法取證的公安視頻、執法視頻,雖基本可實現聯網集成,但是更深度的開放則會遇到安全性問題,其權責的明確上就會出現矛盾;在技術上,因為各條線的信息化起點和成熟度有所不同,各業務系統技術規范不統一,這就為聯網集成帶來不小的交互共享制約。“
反過來,數字城管推動了各部門業務的協作、聯網與信息共享。銳捷網絡肖廣維介紹:“數據中心建設比較完善的城市會直接將核心部門的數據融合進來;新的城市會新建一個數據中心,再把民政等其他部門全部接到平臺上,這樣就解決了一個信息聯通問題。一些城市信息化啟動較晚的城市,可以利用數字城管的機遇重建數據中心。”
各個城市數字城管建設的規模不同,共享的內容也會有所差異。建設數字王忠剛表示:“我們在數字城市這塊的核心是共享基礎地理信息,今后可將對生活有影響的數據都放到共享平臺里面、如氣象信息,通過這個共享平臺在地圖上可以很方便地觀察到最近氣象的預報的變化,類似于氣象臺發布的云圖,對農業、林業等的影響比較大。“
建設數字王忠剛介紹:“一般的城市會通過經濟和信息化工作委員會(經信委),電子政務辦或具體委托某個單位來做統籌。”但統籌部門只是替代市政府行使監督和管理職能,優化了原來的管理流程,與其他部門并不構成職能上的從屬關系。各地根據實際情況進行部門聯網集成時,關鍵在于做好頂層設計,職能部門統一認知,加大建設的力度、提高重視程度;另一方面,為保障數字城市管理模式的長效運行和深入應用,需確立相關法律,必須從法律層面給予保障。
業內人士介紹,我國正處在各行各業需要精細化管理的階段,這也是近幾年數字城管發展較好的原因之一。實踐證明,數字城管對城市管理質量的提升有明顯效果,各個城市也在不斷橫向、縱向延伸城市管理的內涵。最終數字城管會成為智慧城市的核心平臺,核心應用,并將持續發揮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