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智慧城市,到如今的新型智慧城市、智慧社會,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的融合向縱深發展。以云計算、物聯網、人工智能等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不斷變革傳統行業、拓展產業邊界,智能日益成為各領域、各層級競爭主體核心優勢的關鍵構成要素,正為經濟發展積累更多新動能。論道智慧社會愿景在中共十九大上,“智慧社會”一詞被正式寫進報告當中,與科技強國、質量強國、航天強國、網絡強國、交通強國、數字中國并列。
從智慧城市,到新型智慧城市、智慧社會,預示著數字經濟的廣度和深度不斷延伸,建設創新型國家步伐明顯加快。什么是智慧社會,如何建設智慧社會?在本屆峰會上,專家學家從不同角度展開討論,給出了答案。4月21日舉行的“共建智慧社會新時代,共創智能產業新動能”分論壇,首次明確了智慧社會的定義,提出智慧社會是繼農業社會、工業社會、信息社會之后一種更為高級的社會形態。
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的新一輪科技與產業革命蓬勃興起是推動智慧社會產生的根本動力,智能成為企業、行業、地區乃至國家核心競爭力的關鍵構成要素是智慧社會到來的重要特征。國家信息化專家咨詢委員會委員、國家行政學院教授汪玉凱用五個“高度”概括了智慧社會的基本屬性:智慧社會是高度被感知、高度互聯互通、高度數字化和被計算、高度透明、高度智能化的社會。從千篇一律的“智慧城市”,到“以人為本”的智慧社會、新型智慧城市,數字化、信息化的進程將擴展到整個社會,智慧社會與新型城鎮化建設和創新型國家戰略一脈相承,也將成為升國家治理現代化水平的重要手段。
對此,全國政協副主席王欽敏表示,“數字中國”建設面臨最佳歷史契機,發展智慧社會是提高社會治理的社會化、法治化、智能化、專業化水平,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需求的必然選擇。”智慧社會,未來已來智慧社會不是空洞的理論,而是早已走進民眾的生活。在本屆數字中國建設成果展覽會上,“智慧政務”“智慧產業”“智慧民生”等領域的應用精彩紛呈,描繪了數字經濟蓬勃發展、未來已來的智慧社會場景。電子政務創新政府社會治理能力。
福州市12345便民服務平臺、浙江“最多跑一次”、異地就醫一卡通、人民法院大數據管理和服務平臺等30個最佳實踐成果亮相峰會,生動詮釋了“百姓少跑腿、信息多跑路”“打破信息孤島,打通數據壁壘”“監管無死角,治理更高效”“服務零距離,企業好辦事”和“用數據說話,用數據決策”的電子政務中國樣本。前沿科技點亮智慧生活。展會上,各種機器人、無人車、無人機、無人超市、人臉識別、VR實驗室等點燃了公眾的科技熱情。峰會之外,這些高大上的黑科技早已悄然融入人們的衣食住行,更多的智慧社區、未來城市正在成為現實。數字經濟+實體經濟,打造智慧社會新動能當前,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興信息技術在全球范圍迅猛發展,與產業資本、實體經濟不斷深度融合,成為數字中國、智慧社會建設的重要潮流。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在本屆峰會主論壇上發布的《數字中國建設發展報告(2017年)》顯示,2017年,我國數字經濟規模達27.2萬億元,位居全球第二,同比增長20.3%,占GDP的比重達到32.9%。
當前,我國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的融合速度不斷加快,BAT互聯網龍頭企業對零售業、制造業等的跨行業投資異常活躍,成為經濟領域的一大亮點。中國工程院院士鄔賀銓指出,工業互聯網是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的主要載體,是制造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發展的基礎,工業互聯網以智慧工廠為目標,促進企業的數字化轉型成為數字經濟的新動能和智慧社會的支柱。身處這場變革大潮中,新的智慧城市運營商將不斷涌現,并成為中堅力量,互聯網巨頭、電信運營商,以及云計算服務商等都將是其中的一員。
對此,中國電信集團副總經理陳忠岳在新型智慧城市分論壇上表示,從數字化到網絡化再到智慧化,新、老運營商之間是一個自然演進的過程,“我認為中國電信作為傳統三大基礎電信運營商之一,憑借現在的網絡基礎和已經搭建的云網平臺,最有條件成為新的智慧城市運營商。”歸根到底,讓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融合,成為撬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杠桿,需要流動的數據資源、高效的信息網絡基礎設施、完善的制度建設,以及商業模式的重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