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国产一级在线观看,国产成人综合久久精品亚洲,免费一级欧美大片在线观看

當前位置:新聞中心行業動態 → 正文

“十四五”規劃綱要全文發布!這些內容與工信領域密切相關

責任編輯:cres |來源:企業網D1Net  2021-03-15 13:04:13 本文摘自:工業和信息化部新聞宣傳中心

新華社受權于12日全文播發《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3月11日表決通過了關于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的決議,決定批準這個規劃綱要。
 
綱要共分為19篇,其中第三篇“加快發展現代產業體系 鞏固壯大實體經濟根基”、第五篇“加快數字化發展 建設數字中國”、第六篇“全面深化改革 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第十一篇“推動綠色發展 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部分章節與工業和信息化領域密切相關。
 
第三篇 加快發展現代產業體系 鞏固壯大實體經濟根基
 
堅持把發展經濟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加快推進制造強國、質量強國建設,促進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深度融合,強化基礎設施支撐引領作用,構建實體經濟、科技創新、現代金融、人力資源協同發展的現代產業體系。
 
第八章 深入實施制造強國戰略
 
堅持自主可控、安全高效,推進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保持制造業比重基本穩定,增強制造業競爭優勢,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
 
第一節 加強產業基礎能力建設
 
實施產業基礎再造工程,加快補齊基礎零部件及元器件、基礎軟件、基礎材料、基礎工藝和產業技術基礎等瓶頸短板。依托行業龍頭企業,加大重要產品和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力度,加快工程化產業化突破。實施重大技術裝備攻關工程,完善激勵和風險補償機制,推動首臺(套)裝備、首批次材料、首版次軟件示范應用。健全產業基礎支撐體系,在重點領域布局一批國家制造業創新中心,完善國家質量基礎設施,建設生產應用示范平臺和標準計量、認證認可、檢驗檢測、試驗驗證等產業技術基礎公共服務平臺,完善技術、工藝等工業基礎數據庫。
 
第二節 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
 
堅持經濟性和安全性相結合,補齊短板、鍛造長板,分行業做好供應鏈戰略設計和精準施策,形成具有更強創新力、更高附加值、更安全可靠的產業鏈供應鏈。推進制造業補鏈強鏈,強化資源、技術、裝備支撐,加強國際產業安全合作,推動產業鏈供應鏈多元化。立足產業規模優勢、配套優勢和部分領域先發優勢,鞏固提升高鐵、電力裝備、新能源、船舶等領域全產業鏈競爭力,從符合未來產業變革方向的整機產品入手打造戰略性全局性產業鏈。優化區域產業鏈布局,引導產業鏈關鍵環節留在國內,強化中西部和東北地區承接產業轉移能力建設。實施應急產品生產能力儲備工程,建設區域性應急物資生產保障基地。實施領航企業培育工程,培育一批具有生態主導力和核心競爭力的龍頭企業。推動中小企業提升專業化優勢,培育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和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加強技術經濟安全評估,實施產業競爭力調查和評價工程。
 
第三節 推動制造業優化升級
 
深入實施智能制造和綠色制造工程,發展服務型制造新模式,推動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培育先進制造業集群,推動集成電路、航空航天、船舶與海洋工程裝備、機器人、先進軌道交通裝備、先進電力裝備、工程機械、高端數控機床、醫藥及醫療設備等產業創新發展。改造提升傳統產業,推動石化、鋼鐵、有色、建材等原材料產業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擴大輕工、紡織等優質產品供給,加快化工、造紙等重點行業企業改造升級,完善綠色制造體系。深入實施增強制造業核心競爭力和技術改造專項,鼓勵企業應用先進適用技術、加強設備更新和新產品規模化應用。建設智能制造示范工廠,完善智能制造標準體系。深入實施質量提升行動,推動制造業產品“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
 
第四節 實施制造業降本減負行動
 
強化要素保障和高效服務,鞏固拓展減稅降費成果,降低企業生產經營成本,提升制造業根植性和競爭力。推動工業用地提容增效,推廣新型產業用地模式。擴大制造業中長期貸款、信用貸款規模,增加技改貸款,推動股權投資、債券融資等向制造業傾斜。允許制造業企業全部參與電力市場化交易,規范和降低港口航運、公路鐵路運輸等物流收費,全面清理規范涉企收費。建立制造業重大項目全周期服務機制和企業家參與涉企政策制定制度,支持建設中小企業信息、技術、進出口和數字化轉型綜合性服務平臺。
 
第九章 發展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
 
著眼于搶占未來產業發展先機,培育先導性和支柱性產業,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融合化、集群化、生態化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超過17%。
 
第一節 構筑產業體系新支柱
 
聚焦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技術、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裝備、新能源汽車、綠色環保以及航空航天、海洋裝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關鍵核心技術創新應用,增強要素保障能力,培育壯大產業發展新動能。推動生物技術和信息技術融合創新,加快發展生物醫藥、生物育種、生物材料、生物能源等產業,做大做強生物經濟。深化北斗系統推廣應用,推動北斗產業高質量發展。深入推進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發展工程,健全產業集群組織管理和專業化推進機制,建設創新和公共服務綜合體,構建一批各具特色、優勢互補、結構合理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增長引擎。鼓勵技術創新和企業兼并重組,防止低水平重復建設。發揮產業投資基金引導作用,加大融資擔保和風險補償力度。
 
第二節 前瞻謀劃未來產業
 
在類腦智能、量子信息、基因技術、未來網絡、深海空天開發、氫能與儲能等前沿科技和產業變革領域,組織實施未來產業孵化與加速計劃,謀劃布局一批未來產業。在科教資源優勢突出、產業基礎雄厚的地區,布局一批國家未來產業技術研究院,加強前沿技術多路徑探索、交叉融合和顛覆性技術供給。實施產業跨界融合示范工程,打造未來技術應用場景,加速形成若干未來產業。
 
第十章 促進服務業繁榮發展
 
聚焦產業轉型升級和居民消費升級需要,擴大服務業有效供給,提高服務效率和服務品質,構建優質高效、結構優化、競爭力強的服務產業新體系。
 
第一節 推動生產性服務業融合化發展
 
以服務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為導向,推動生產性服務業向專業化和價值鏈高端延伸。聚焦提高產業創新力,加快發展研發設計、工業設計、商務咨詢、檢驗檢測認證等服務。聚焦提高要素配置效率,推動供應鏈金融、信息數據、人力資源等服務創新發展。聚焦增強全產業鏈優勢,提高現代物流、采購分銷、生產控制、運營管理、售后服務等發展水平。推動現代服務業與先進制造業、現代農業深度融合,深化業務關聯、鏈條延伸、技術滲透,支持智能制造系統解決方案、流程再造等新型專業化服務機構發展。培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服務企業。
 
第十一章 建設現代化基礎設施體系
 
統籌推進傳統基礎設施和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打造系統完備、高效實用、智能綠色、安全可靠的現代化基礎設施體系。
 
第一節 加快建設新型基礎設施
 
圍繞強化數字轉型、智能升級、融合創新支撐,布局建設信息基礎設施、融合基礎設施、創新基礎設施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高速泛在、天地一體、集成互聯、安全高效的信息基礎設施,增強數據感知、傳輸、存儲和運算能力。加快5G網絡規模化部署,用戶普及率提高到56%,推廣升級千兆光纖網絡。前瞻布局6G網絡技術儲備。擴容骨干網互聯節點,新設一批國際通信出入口,全面推進互聯網協議第六版(IPv6)商用部署。實施中西部地區中小城市基礎網絡完善工程。推動物聯網全面發展,打造支持固移融合、寬窄結合的物聯接入能力。加快構建全國一體化大數據中心體系,強化算力統籌智能調度,建設若干國家樞紐節點和大數據中心集群,建設E級和10E級超級計算中心。積極穩妥發展工業互聯網和車聯網。打造全球覆蓋、高效運行的通信、導航、遙感空間基礎設施體系,建設商業航天發射場。加快交通、能源、市政等傳統基礎設施數字化改造,加強泛在感知、終端聯網、智能調度體系建設。發揮市場主導作用,打通多元化投資渠道,構建新型基礎設施標準體系。
 
第五篇 加快數字化發展 建設數字中國
 
迎接數字時代,激活數據要素潛能,推進網絡強國建設,加快建設數字經濟、數字社會、數字政府,以數字化轉型整體驅動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變革。
 
第十五章 打造數字經濟新優勢
 
充分發揮海量數據和豐富應用場景優勢,促進數字技術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賦能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催生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壯大經濟發展新引擎。
 
第一節 加強關鍵數字技術創新應用
 
聚焦高端芯片、操作系統、人工智能關鍵算法、傳感器等關鍵領域,加快推進基礎理論、基礎算法、裝備材料等研發突破與迭代應用。加強通用處理器、云計算系統和軟件核心技術一體化研發。加快布局量子計算、量子通信、神經芯片、DNA存儲等前沿技術,加強信息科學與生命科學、材料等基礎學科的交叉創新,支持數字技術開源社區等創新聯合體發展,完善開源知識產權和法律體系,鼓勵企業開放軟件源代碼、硬件設計和應用服務。
 
第二節 加快推動數字產業化
 
培育壯大人工智能、大數據、區塊鏈、云計算、網絡安全等新興數字產業,提升通信設備、核心電子元器件、關鍵軟件等產業水平。構建基于5G的應用場景和產業生態,在智能交通、智慧物流、智慧能源、智慧醫療等重點領域開展試點示范。鼓勵企業開放搜索、電商、社交等數據,發展第三方大數據服務產業。促進共享經濟、平臺經濟健康發展。
 
第三節 推進產業數字化轉型
 
實施“上云用數賦智”行動,推動數據賦能全產業鏈協同轉型。在重點行業和區域建設若干國際水準的工業互聯網平臺和數字化轉型促進中心,深化研發設計、生產制造、經營管理、市場服務等環節的數字化應用,培育發展個性定制、柔性制造等新模式,加快產業園區數字化改造。深入推進服務業數字化轉型,培育眾包設計、智慧物流、新零售等新增長點。加快發展智慧農業,推進農業生產經營和管理服務數字化改造。
 
第十六章 加快數字社會建設步伐
 
適應數字技術全面融入社會交往和日常生活新趨勢,促進公共服務和社會運行方式創新,構筑全民暢享的數字生活。
 
第一節 提供智慧便捷的公共服務
 
聚焦教育、醫療、養老、撫幼、就業、文體、助殘等重點領域,推動數字化服務普惠應用,持續提升群眾獲得感。推進學校、醫院、養老院等公共服務機構資源數字化,加大開放共享和應用力度。推進線上線下公共服務共同發展、深度融合,積極發展在線課堂、互聯網醫院、智慧圖書館等,支持高水平公共服務機構對接基層、邊遠和欠發達地區,擴大優質公共服務資源輻射覆蓋范圍。加強智慧法院建設。鼓勵社會力量參與“互聯網+公共服務”,創新提供服務模式和產品。
 
第二節 建設智慧城市和數字鄉村
 
以數字化助推城鄉發展和治理模式創新,全面提高運行效率和宜居度。分級分類推進新型智慧城市建設,將物聯網感知設施、通信系統等納入公共基礎設施統一規劃建設,推進市政公用設施、建筑等物聯網應用和智能化改造。完善城市信息模型平臺和運行管理服務平臺,構建城市數據資源體系,推進城市數據大腦建設。探索建設數字孿生城市。加快推進數字鄉村建設,構建面向農業農村的綜合信息服務體系,建立涉農信息普惠服務機制,推動鄉村管理服務數字化。
 
第三節 構筑美好數字生活新圖景
 
推動購物消費、居家生活、旅游休閑、交通出行等各類場景數字化,打造智慧共享、和睦共治的新型數字生活。推進智慧社區建設,依托社區數字化平臺和線下社區服務機構,建設便民惠民智慧服務圈,提供線上線下融合的社區生活服務、社區治理及公共服務、智能小區等服務。豐富數字生活體驗,發展數字家庭。加強全民數字技能教育和培訓,普及提升公民數字素養。加快信息無障礙建設,幫助老年人、殘疾人等共享數字生活。
 
第十七章 提高數字政府建設水平
 
將數字技術廣泛應用于政府管理服務,推動政府治理流程再造和模式優化,不斷提高決策科學性和服務效率。
 
第一節 加強公共數據開放共享
 
建立健全國家公共數據資源體系,確保公共數據安全,推進數據跨部門、跨層級、跨地區匯聚融合和深度利用。健全數據資源目錄和責任清單制度,提升國家數據共享交換平臺功能,深化國家人口、法人、空間地理等基礎信息資源共享利用。擴大基礎公共信息數據安全有序開放,探索將公共數據服務納入公共服務體系,構建統一的國家公共數據開放平臺和開發利用端口,優先推動企業登記監管、衛生、交通、氣象等高價值數據集向社會開放。開展政府數據授權運營試點,鼓勵第三方深化對公共數據的挖掘利用。
 
第二節 推動政務信息化共建共用
 
加大政務信息化建設統籌力度,健全政務信息化項目清單,持續深化政務信息系統整合,布局建設執政能力、依法治國、經濟治理、市場監管、公共安全、生態環境等重大信息系統,提升跨部門協同治理能力。完善國家電子政務網絡,集約建設政務云平臺和數據中心體系,推進政務信息系統云遷移。加強政務信息化建設快速迭代,增強政務信息系統快速部署能力和彈性擴展能力。
 
第三節 提高數字化政務服務效能
 
全面推進政府運行方式、業務流程和服務模式數字化智能化。深化“互聯網+政務服務”,提升全流程一體化在線服務平臺功能。加快構建數字技術輔助政府決策機制,提高基于高頻大數據精準動態監測預測預警水平。強化數字技術在公共衛生、自然災害、事故災難、社會安全等突發公共事件應對中的運用,全面提升預警和應急處置能力。
 
第十八章 營造良好數字生態
 
堅持放管并重,促進發展與規范管理相統一,構建數字規則體系,營造開放、健康、安全的數字生態。
 
第一節 建立健全數據要素市場規則
 
統籌數據開發利用、隱私保護和公共安全,加快建立數據資源產權、交易流通、跨境傳輸和安全保護等基礎制度和標準規范。建立健全數據產權交易和行業自律機制,培育規范的數據交易平臺和市場主體,發展數據資產評估、登記結算、交易撮合、爭議仲裁等市場運營體系。加強涉及國家利益、商業秘密、個人隱私的數據保護,加快推進數據安全、個人信息保護等領域基礎性立法,強化數據資源全生命周期安全保護。完善適用于大數據環境下的數據分類分級保護制度。加強數據安全評估,推動數據跨境安全有序流動。
 
第二節 營造規范有序的政策環境
 
構建與數字經濟發展相適應的政策法規體系。健全共享經濟、平臺經濟和新個體經濟管理規范,清理不合理的行政許可、資質資格事項,支持平臺企業創新發展、增強國際競爭力。依法依規加強互聯網平臺經濟監管,明確平臺企業定位和監管規則,完善壟斷認定法律規范,打擊壟斷和不正當競爭行為。探索建立無人駕駛、在線醫療、金融科技、智能配送等監管框架,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和倫理審查規則。健全數字經濟統計監測體系。
 
第三節 加強網絡安全保護
 
健全國家網絡安全法律法規和制度標準,加強重要領域數據資源、重要網絡和信息系統安全保障。建立健全關鍵信息基礎設施保護體系,提升安全防護和維護政治安全能力。加強網絡安全風險評估和審查。加強網絡安全基礎設施建設,強化跨領域網絡安全信息共享和工作協同,提升網絡安全威脅發現、監測預警、應急指揮、攻擊溯源能力。加強網絡安全關鍵技術研發,加快人工智能安全技術創新,提升網絡安全產業綜合競爭力。加強網絡安全宣傳教育和人才培養。
 
第四節 推動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
 
推進網絡空間國際交流與合作,推動以聯合國為主渠道、以聯合國憲章為基本原則制定數字和網絡空間國際規則。推動建立多邊、民主、透明的全球互聯網治理體系,建立更加公平合理的網絡基礎設施和資源治理機制。積極參與數據安全、數字貨幣、數字稅等國際規則和數字技術標準制定。推動全球網絡安全保障合作機制建設,構建保護數據要素、處置網絡安全事件、打擊網絡犯罪的國際協調合作機制。向欠發達國家提供技術、設備、服務等數字援助,使各國共享數字時代紅利。積極推進網絡文化交流互鑒。
 
第六篇 全面深化改革 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推動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更好結合。
 
第十九章 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
 
毫不動搖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毫不動搖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培育更有活力、創造力和競爭力的市場主體。
 
第四節 優化民營企業發展環境
 
健全支持民營企業發展的法治環境、政策環境和市場環境,依法平等保護民營企業產權和企業家權益。保障民營企業依法平等使用資源要素、公開公平公正參與競爭、同等受到法律保護。進一步放寬民營企業市場準入,破除招投標等領域各種壁壘。創新金融支持民營企業政策工具,健全融資增信支持體系,對民營企業信用評級、發債一視同仁,降低綜合融資成本。完善促進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發展的政策體系,加大稅費優惠和信貸支持力度。構建親清政商關系,建立規范化政企溝通渠道。健全防范和化解拖欠中小企業賬款長效機制。
 
第五節 促進民營企業高質量發展
 
鼓勵民營企業改革創新,提升經營能力和管理水平。引導有條件的民營企業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支持民營企業開展基礎研究和科技創新、參與關鍵核心技術研發和國家重大科技項目攻關。完善民營企業參與國家重大戰略實施機制。推動民營企業守法合規經營,鼓勵民營企業積極履行社會責任、參與社會公益和慈善事業。弘揚企業家精神,實施年輕一代民營企業家健康成長促進計劃。
 
第十一篇 推動綠色發展 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堅持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堅持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完善生態文明領域統籌協調機制,構建生態文明體系,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建設美麗中國。
 
第三十九章 加快發展方式綠色轉型
 
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推進資源總量管理、科學配置、全面節約、循環利用,協同推進經濟高質量發展和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
 
第一節 全面提高資源利用效率
 
堅持節能優先方針,深化工業、建筑、交通等領域和公共機構節能,推動5G、大數據中心等新興領域能效提升,強化重點用能單位節能管理,實施能量系統優化、節能技術改造等重點工程,加快能耗限額、產品設備能效強制性國家標準制修訂。實施國家節水行動,建立水資源剛性約束制度,強化農業節水增效、工業節水減排和城鎮節水降損,鼓勵再生水利用,單位GDP用水量下降16%左右。加強土地節約集約利用,加大批而未供和閑置土地處置力度,盤活城鎮低效用地,支持工礦廢棄土地恢復利用,完善土地復合利用、立體開發支持政策,新增建設用地規模控制在2950萬畝以內,推動單位GDP建設用地使用面積穩步下降。提高礦產資源開發保護水平,發展綠色礦業,建設綠色礦山。
 
第二節 構建資源循環利用體系
 
全面推行循環經濟理念,構建多層次資源高效循環利用體系。深入推進園區循環化改造,補齊和延伸產業鏈,推進能源資源梯級利用、廢物循環利用和污染物集中處置。加強大宗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規范發展再制造產業。加快發展種養有機結合的循環農業。加強廢舊物品回收設施規劃建設,完善城市廢舊物品回收分揀體系。推行生產企業“逆向回收”等模式,建立健全線上線下融合、流向可控的資源回收體系。拓展生產者責任延伸制度覆蓋范圍。推進快遞包裝減量化、標準化、循環化。
 
第三節 大力發展綠色經濟
 
堅決遏制高耗能、高排放項目盲目發展,推動綠色轉型實現積極發展。壯大節能環保、清潔生產、清潔能源、生態環境、基礎設施綠色升級、綠色服務等產業,推廣合同能源管理、合同節水管理、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等服務模式。推動煤炭等化石能源清潔高效利用,推進鋼鐵、石化、建材等行業綠色化改造,加快大宗貨物和中長途貨物運輸“公轉鐵”、“公轉水”。推動城市公交和物流配送車輛電動化。構建市場導向的綠色技術創新體系,實施綠色技術創新攻關行動,開展重點行業和重點產品資源效率對標提升行動。建立統一的綠色產品標準、認證、標識體系,完善節能家電、高效照明產品、節水器具推廣機制。深入開展綠色生活創建行動。
 
第四節 構建綠色發展政策體系
 
強化綠色發展的法律和政策保障。實施有利于節能環保和資源綜合利用的稅收政策。大力發展綠色金融。健全自然資源有償使用制度,創新完善自然資源、污水垃圾處理、用水用能等領域價格形成機制。推進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節能審查、節能監察、重點用能單位管理制度改革。完善能效、水效“領跑者”制度。強化高耗水行業用水定額管理。深化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深入推進山西國家資源型經濟轉型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建設和能源革命綜合改革試點。
 
第十六篇 加快國防和軍隊現代化 實現富國和強軍相統一
 
貫徹習近平強軍思想,貫徹新時代軍事戰略方針,堅持黨對人民軍隊的絕對領導,堅持政治建軍、改革強軍、科技強軍、人才強軍、依法治軍,加快機械化信息化智能化融合發展,全面加強練兵備戰,提高捍衛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的戰略能力,確保2027年實現建軍百年奮斗目標。
 
第五十七章 促進國防實力和經濟實力同步提升
 
同國家現代化發展相協調,搞好戰略層面籌劃,深化資源要素共享,強化政策制度協調,完善組織管理、工作運行、政策制度、人才隊伍、風險防控體系,構建一體化國家戰略體系和能力。推動重點區域、重點領域、新興領域協調發展,集中力量實施國防領域重大工程。促進軍事建設布局與區域經濟發展布局有機結合,更好服務國家安全發展戰略需要。深化軍民科技協同創新,加強海洋、空天、網絡空間、生物、新能源、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等領域軍民統籌發展,推動軍地科研設施資源共享,推進軍地科研成果雙向轉化應用和重點產業發展。強化基礎設施共建共用,加強新型基礎設施統籌建設,加大經濟建設項目貫徹國防要求力度。加快建設現代軍事物流體系和資產管理體系。加強軍地人才聯合培養,健全軍地人才交流使用、資格認證等制度。優化國防科技工業布局,加快標準化通用化進程。推進武器裝備市場準入、空中交通管理等改革。完善國防動員體系,加強應急應戰協同,健全強邊固防機制,強化全民國防教育,鞏固軍政軍民團結。維護軍人軍屬合法權益,讓軍人成為全社會尊崇的職業。

關鍵字:人工智能大數據區塊鏈云計算

本文摘自:工業和信息化部新聞宣傳中心

x “十四五”規劃綱要全文發布!這些內容與工信領域密切相關 掃一掃
分享本文到朋友圈
當前位置:新聞中心行業動態 → 正文

“十四五”規劃綱要全文發布!這些內容與工信領域密切相關

責任編輯:cres |來源:企業網D1Net  2021-03-15 13:04:13 本文摘自:工業和信息化部新聞宣傳中心

新華社受權于12日全文播發《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3月11日表決通過了關于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的決議,決定批準這個規劃綱要。
 
綱要共分為19篇,其中第三篇“加快發展現代產業體系 鞏固壯大實體經濟根基”、第五篇“加快數字化發展 建設數字中國”、第六篇“全面深化改革 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第十一篇“推動綠色發展 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部分章節與工業和信息化領域密切相關。
 
第三篇 加快發展現代產業體系 鞏固壯大實體經濟根基
 
堅持把發展經濟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加快推進制造強國、質量強國建設,促進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深度融合,強化基礎設施支撐引領作用,構建實體經濟、科技創新、現代金融、人力資源協同發展的現代產業體系。
 
第八章 深入實施制造強國戰略
 
堅持自主可控、安全高效,推進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保持制造業比重基本穩定,增強制造業競爭優勢,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
 
第一節 加強產業基礎能力建設
 
實施產業基礎再造工程,加快補齊基礎零部件及元器件、基礎軟件、基礎材料、基礎工藝和產業技術基礎等瓶頸短板。依托行業龍頭企業,加大重要產品和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力度,加快工程化產業化突破。實施重大技術裝備攻關工程,完善激勵和風險補償機制,推動首臺(套)裝備、首批次材料、首版次軟件示范應用。健全產業基礎支撐體系,在重點領域布局一批國家制造業創新中心,完善國家質量基礎設施,建設生產應用示范平臺和標準計量、認證認可、檢驗檢測、試驗驗證等產業技術基礎公共服務平臺,完善技術、工藝等工業基礎數據庫。
 
第二節 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
 
堅持經濟性和安全性相結合,補齊短板、鍛造長板,分行業做好供應鏈戰略設計和精準施策,形成具有更強創新力、更高附加值、更安全可靠的產業鏈供應鏈。推進制造業補鏈強鏈,強化資源、技術、裝備支撐,加強國際產業安全合作,推動產業鏈供應鏈多元化。立足產業規模優勢、配套優勢和部分領域先發優勢,鞏固提升高鐵、電力裝備、新能源、船舶等領域全產業鏈競爭力,從符合未來產業變革方向的整機產品入手打造戰略性全局性產業鏈。優化區域產業鏈布局,引導產業鏈關鍵環節留在國內,強化中西部和東北地區承接產業轉移能力建設。實施應急產品生產能力儲備工程,建設區域性應急物資生產保障基地。實施領航企業培育工程,培育一批具有生態主導力和核心競爭力的龍頭企業。推動中小企業提升專業化優勢,培育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和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加強技術經濟安全評估,實施產業競爭力調查和評價工程。
 
第三節 推動制造業優化升級
 
深入實施智能制造和綠色制造工程,發展服務型制造新模式,推動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培育先進制造業集群,推動集成電路、航空航天、船舶與海洋工程裝備、機器人、先進軌道交通裝備、先進電力裝備、工程機械、高端數控機床、醫藥及醫療設備等產業創新發展。改造提升傳統產業,推動石化、鋼鐵、有色、建材等原材料產業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擴大輕工、紡織等優質產品供給,加快化工、造紙等重點行業企業改造升級,完善綠色制造體系。深入實施增強制造業核心競爭力和技術改造專項,鼓勵企業應用先進適用技術、加強設備更新和新產品規模化應用。建設智能制造示范工廠,完善智能制造標準體系。深入實施質量提升行動,推動制造業產品“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
 
第四節 實施制造業降本減負行動
 
強化要素保障和高效服務,鞏固拓展減稅降費成果,降低企業生產經營成本,提升制造業根植性和競爭力。推動工業用地提容增效,推廣新型產業用地模式。擴大制造業中長期貸款、信用貸款規模,增加技改貸款,推動股權投資、債券融資等向制造業傾斜。允許制造業企業全部參與電力市場化交易,規范和降低港口航運、公路鐵路運輸等物流收費,全面清理規范涉企收費。建立制造業重大項目全周期服務機制和企業家參與涉企政策制定制度,支持建設中小企業信息、技術、進出口和數字化轉型綜合性服務平臺。
 
第九章 發展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
 
著眼于搶占未來產業發展先機,培育先導性和支柱性產業,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融合化、集群化、生態化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超過17%。
 
第一節 構筑產業體系新支柱
 
聚焦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技術、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裝備、新能源汽車、綠色環保以及航空航天、海洋裝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關鍵核心技術創新應用,增強要素保障能力,培育壯大產業發展新動能。推動生物技術和信息技術融合創新,加快發展生物醫藥、生物育種、生物材料、生物能源等產業,做大做強生物經濟。深化北斗系統推廣應用,推動北斗產業高質量發展。深入推進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發展工程,健全產業集群組織管理和專業化推進機制,建設創新和公共服務綜合體,構建一批各具特色、優勢互補、結構合理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增長引擎。鼓勵技術創新和企業兼并重組,防止低水平重復建設。發揮產業投資基金引導作用,加大融資擔保和風險補償力度。
 
第二節 前瞻謀劃未來產業
 
在類腦智能、量子信息、基因技術、未來網絡、深海空天開發、氫能與儲能等前沿科技和產業變革領域,組織實施未來產業孵化與加速計劃,謀劃布局一批未來產業。在科教資源優勢突出、產業基礎雄厚的地區,布局一批國家未來產業技術研究院,加強前沿技術多路徑探索、交叉融合和顛覆性技術供給。實施產業跨界融合示范工程,打造未來技術應用場景,加速形成若干未來產業。
 
第十章 促進服務業繁榮發展
 
聚焦產業轉型升級和居民消費升級需要,擴大服務業有效供給,提高服務效率和服務品質,構建優質高效、結構優化、競爭力強的服務產業新體系。
 
第一節 推動生產性服務業融合化發展
 
以服務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為導向,推動生產性服務業向專業化和價值鏈高端延伸。聚焦提高產業創新力,加快發展研發設計、工業設計、商務咨詢、檢驗檢測認證等服務。聚焦提高要素配置效率,推動供應鏈金融、信息數據、人力資源等服務創新發展。聚焦增強全產業鏈優勢,提高現代物流、采購分銷、生產控制、運營管理、售后服務等發展水平。推動現代服務業與先進制造業、現代農業深度融合,深化業務關聯、鏈條延伸、技術滲透,支持智能制造系統解決方案、流程再造等新型專業化服務機構發展。培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服務企業。
 
第十一章 建設現代化基礎設施體系
 
統籌推進傳統基礎設施和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打造系統完備、高效實用、智能綠色、安全可靠的現代化基礎設施體系。
 
第一節 加快建設新型基礎設施
 
圍繞強化數字轉型、智能升級、融合創新支撐,布局建設信息基礎設施、融合基礎設施、創新基礎設施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高速泛在、天地一體、集成互聯、安全高效的信息基礎設施,增強數據感知、傳輸、存儲和運算能力。加快5G網絡規模化部署,用戶普及率提高到56%,推廣升級千兆光纖網絡。前瞻布局6G網絡技術儲備。擴容骨干網互聯節點,新設一批國際通信出入口,全面推進互聯網協議第六版(IPv6)商用部署。實施中西部地區中小城市基礎網絡完善工程。推動物聯網全面發展,打造支持固移融合、寬窄結合的物聯接入能力。加快構建全國一體化大數據中心體系,強化算力統籌智能調度,建設若干國家樞紐節點和大數據中心集群,建設E級和10E級超級計算中心。積極穩妥發展工業互聯網和車聯網。打造全球覆蓋、高效運行的通信、導航、遙感空間基礎設施體系,建設商業航天發射場。加快交通、能源、市政等傳統基礎設施數字化改造,加強泛在感知、終端聯網、智能調度體系建設。發揮市場主導作用,打通多元化投資渠道,構建新型基礎設施標準體系。
 
第五篇 加快數字化發展 建設數字中國
 
迎接數字時代,激活數據要素潛能,推進網絡強國建設,加快建設數字經濟、數字社會、數字政府,以數字化轉型整體驅動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變革。
 
第十五章 打造數字經濟新優勢
 
充分發揮海量數據和豐富應用場景優勢,促進數字技術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賦能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催生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壯大經濟發展新引擎。
 
第一節 加強關鍵數字技術創新應用
 
聚焦高端芯片、操作系統、人工智能關鍵算法、傳感器等關鍵領域,加快推進基礎理論、基礎算法、裝備材料等研發突破與迭代應用。加強通用處理器、云計算系統和軟件核心技術一體化研發。加快布局量子計算、量子通信、神經芯片、DNA存儲等前沿技術,加強信息科學與生命科學、材料等基礎學科的交叉創新,支持數字技術開源社區等創新聯合體發展,完善開源知識產權和法律體系,鼓勵企業開放軟件源代碼、硬件設計和應用服務。
 
第二節 加快推動數字產業化
 
培育壯大人工智能、大數據、區塊鏈、云計算、網絡安全等新興數字產業,提升通信設備、核心電子元器件、關鍵軟件等產業水平。構建基于5G的應用場景和產業生態,在智能交通、智慧物流、智慧能源、智慧醫療等重點領域開展試點示范。鼓勵企業開放搜索、電商、社交等數據,發展第三方大數據服務產業。促進共享經濟、平臺經濟健康發展。
 
第三節 推進產業數字化轉型
 
實施“上云用數賦智”行動,推動數據賦能全產業鏈協同轉型。在重點行業和區域建設若干國際水準的工業互聯網平臺和數字化轉型促進中心,深化研發設計、生產制造、經營管理、市場服務等環節的數字化應用,培育發展個性定制、柔性制造等新模式,加快產業園區數字化改造。深入推進服務業數字化轉型,培育眾包設計、智慧物流、新零售等新增長點。加快發展智慧農業,推進農業生產經營和管理服務數字化改造。
 
第十六章 加快數字社會建設步伐
 
適應數字技術全面融入社會交往和日常生活新趨勢,促進公共服務和社會運行方式創新,構筑全民暢享的數字生活。
 
第一節 提供智慧便捷的公共服務
 
聚焦教育、醫療、養老、撫幼、就業、文體、助殘等重點領域,推動數字化服務普惠應用,持續提升群眾獲得感。推進學校、醫院、養老院等公共服務機構資源數字化,加大開放共享和應用力度。推進線上線下公共服務共同發展、深度融合,積極發展在線課堂、互聯網醫院、智慧圖書館等,支持高水平公共服務機構對接基層、邊遠和欠發達地區,擴大優質公共服務資源輻射覆蓋范圍。加強智慧法院建設。鼓勵社會力量參與“互聯網+公共服務”,創新提供服務模式和產品。
 
第二節 建設智慧城市和數字鄉村
 
以數字化助推城鄉發展和治理模式創新,全面提高運行效率和宜居度。分級分類推進新型智慧城市建設,將物聯網感知設施、通信系統等納入公共基礎設施統一規劃建設,推進市政公用設施、建筑等物聯網應用和智能化改造。完善城市信息模型平臺和運行管理服務平臺,構建城市數據資源體系,推進城市數據大腦建設。探索建設數字孿生城市。加快推進數字鄉村建設,構建面向農業農村的綜合信息服務體系,建立涉農信息普惠服務機制,推動鄉村管理服務數字化。
 
第三節 構筑美好數字生活新圖景
 
推動購物消費、居家生活、旅游休閑、交通出行等各類場景數字化,打造智慧共享、和睦共治的新型數字生活。推進智慧社區建設,依托社區數字化平臺和線下社區服務機構,建設便民惠民智慧服務圈,提供線上線下融合的社區生活服務、社區治理及公共服務、智能小區等服務。豐富數字生活體驗,發展數字家庭。加強全民數字技能教育和培訓,普及提升公民數字素養。加快信息無障礙建設,幫助老年人、殘疾人等共享數字生活。
 
第十七章 提高數字政府建設水平
 
將數字技術廣泛應用于政府管理服務,推動政府治理流程再造和模式優化,不斷提高決策科學性和服務效率。
 
第一節 加強公共數據開放共享
 
建立健全國家公共數據資源體系,確保公共數據安全,推進數據跨部門、跨層級、跨地區匯聚融合和深度利用。健全數據資源目錄和責任清單制度,提升國家數據共享交換平臺功能,深化國家人口、法人、空間地理等基礎信息資源共享利用。擴大基礎公共信息數據安全有序開放,探索將公共數據服務納入公共服務體系,構建統一的國家公共數據開放平臺和開發利用端口,優先推動企業登記監管、衛生、交通、氣象等高價值數據集向社會開放。開展政府數據授權運營試點,鼓勵第三方深化對公共數據的挖掘利用。
 
第二節 推動政務信息化共建共用
 
加大政務信息化建設統籌力度,健全政務信息化項目清單,持續深化政務信息系統整合,布局建設執政能力、依法治國、經濟治理、市場監管、公共安全、生態環境等重大信息系統,提升跨部門協同治理能力。完善國家電子政務網絡,集約建設政務云平臺和數據中心體系,推進政務信息系統云遷移。加強政務信息化建設快速迭代,增強政務信息系統快速部署能力和彈性擴展能力。
 
第三節 提高數字化政務服務效能
 
全面推進政府運行方式、業務流程和服務模式數字化智能化。深化“互聯網+政務服務”,提升全流程一體化在線服務平臺功能。加快構建數字技術輔助政府決策機制,提高基于高頻大數據精準動態監測預測預警水平。強化數字技術在公共衛生、自然災害、事故災難、社會安全等突發公共事件應對中的運用,全面提升預警和應急處置能力。
 
第十八章 營造良好數字生態
 
堅持放管并重,促進發展與規范管理相統一,構建數字規則體系,營造開放、健康、安全的數字生態。
 
第一節 建立健全數據要素市場規則
 
統籌數據開發利用、隱私保護和公共安全,加快建立數據資源產權、交易流通、跨境傳輸和安全保護等基礎制度和標準規范。建立健全數據產權交易和行業自律機制,培育規范的數據交易平臺和市場主體,發展數據資產評估、登記結算、交易撮合、爭議仲裁等市場運營體系。加強涉及國家利益、商業秘密、個人隱私的數據保護,加快推進數據安全、個人信息保護等領域基礎性立法,強化數據資源全生命周期安全保護。完善適用于大數據環境下的數據分類分級保護制度。加強數據安全評估,推動數據跨境安全有序流動。
 
第二節 營造規范有序的政策環境
 
構建與數字經濟發展相適應的政策法規體系。健全共享經濟、平臺經濟和新個體經濟管理規范,清理不合理的行政許可、資質資格事項,支持平臺企業創新發展、增強國際競爭力。依法依規加強互聯網平臺經濟監管,明確平臺企業定位和監管規則,完善壟斷認定法律規范,打擊壟斷和不正當競爭行為。探索建立無人駕駛、在線醫療、金融科技、智能配送等監管框架,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和倫理審查規則。健全數字經濟統計監測體系。
 
第三節 加強網絡安全保護
 
健全國家網絡安全法律法規和制度標準,加強重要領域數據資源、重要網絡和信息系統安全保障。建立健全關鍵信息基礎設施保護體系,提升安全防護和維護政治安全能力。加強網絡安全風險評估和審查。加強網絡安全基礎設施建設,強化跨領域網絡安全信息共享和工作協同,提升網絡安全威脅發現、監測預警、應急指揮、攻擊溯源能力。加強網絡安全關鍵技術研發,加快人工智能安全技術創新,提升網絡安全產業綜合競爭力。加強網絡安全宣傳教育和人才培養。
 
第四節 推動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
 
推進網絡空間國際交流與合作,推動以聯合國為主渠道、以聯合國憲章為基本原則制定數字和網絡空間國際規則。推動建立多邊、民主、透明的全球互聯網治理體系,建立更加公平合理的網絡基礎設施和資源治理機制。積極參與數據安全、數字貨幣、數字稅等國際規則和數字技術標準制定。推動全球網絡安全保障合作機制建設,構建保護數據要素、處置網絡安全事件、打擊網絡犯罪的國際協調合作機制。向欠發達國家提供技術、設備、服務等數字援助,使各國共享數字時代紅利。積極推進網絡文化交流互鑒。
 
第六篇 全面深化改革 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推動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更好結合。
 
第十九章 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
 
毫不動搖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毫不動搖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培育更有活力、創造力和競爭力的市場主體。
 
第四節 優化民營企業發展環境
 
健全支持民營企業發展的法治環境、政策環境和市場環境,依法平等保護民營企業產權和企業家權益。保障民營企業依法平等使用資源要素、公開公平公正參與競爭、同等受到法律保護。進一步放寬民營企業市場準入,破除招投標等領域各種壁壘。創新金融支持民營企業政策工具,健全融資增信支持體系,對民營企業信用評級、發債一視同仁,降低綜合融資成本。完善促進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發展的政策體系,加大稅費優惠和信貸支持力度。構建親清政商關系,建立規范化政企溝通渠道。健全防范和化解拖欠中小企業賬款長效機制。
 
第五節 促進民營企業高質量發展
 
鼓勵民營企業改革創新,提升經營能力和管理水平。引導有條件的民營企業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支持民營企業開展基礎研究和科技創新、參與關鍵核心技術研發和國家重大科技項目攻關。完善民營企業參與國家重大戰略實施機制。推動民營企業守法合規經營,鼓勵民營企業積極履行社會責任、參與社會公益和慈善事業。弘揚企業家精神,實施年輕一代民營企業家健康成長促進計劃。
 
第十一篇 推動綠色發展 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堅持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堅持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完善生態文明領域統籌協調機制,構建生態文明體系,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建設美麗中國。
 
第三十九章 加快發展方式綠色轉型
 
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推進資源總量管理、科學配置、全面節約、循環利用,協同推進經濟高質量發展和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
 
第一節 全面提高資源利用效率
 
堅持節能優先方針,深化工業、建筑、交通等領域和公共機構節能,推動5G、大數據中心等新興領域能效提升,強化重點用能單位節能管理,實施能量系統優化、節能技術改造等重點工程,加快能耗限額、產品設備能效強制性國家標準制修訂。實施國家節水行動,建立水資源剛性約束制度,強化農業節水增效、工業節水減排和城鎮節水降損,鼓勵再生水利用,單位GDP用水量下降16%左右。加強土地節約集約利用,加大批而未供和閑置土地處置力度,盤活城鎮低效用地,支持工礦廢棄土地恢復利用,完善土地復合利用、立體開發支持政策,新增建設用地規模控制在2950萬畝以內,推動單位GDP建設用地使用面積穩步下降。提高礦產資源開發保護水平,發展綠色礦業,建設綠色礦山。
 
第二節 構建資源循環利用體系
 
全面推行循環經濟理念,構建多層次資源高效循環利用體系。深入推進園區循環化改造,補齊和延伸產業鏈,推進能源資源梯級利用、廢物循環利用和污染物集中處置。加強大宗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規范發展再制造產業。加快發展種養有機結合的循環農業。加強廢舊物品回收設施規劃建設,完善城市廢舊物品回收分揀體系。推行生產企業“逆向回收”等模式,建立健全線上線下融合、流向可控的資源回收體系。拓展生產者責任延伸制度覆蓋范圍。推進快遞包裝減量化、標準化、循環化。
 
第三節 大力發展綠色經濟
 
堅決遏制高耗能、高排放項目盲目發展,推動綠色轉型實現積極發展。壯大節能環保、清潔生產、清潔能源、生態環境、基礎設施綠色升級、綠色服務等產業,推廣合同能源管理、合同節水管理、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等服務模式。推動煤炭等化石能源清潔高效利用,推進鋼鐵、石化、建材等行業綠色化改造,加快大宗貨物和中長途貨物運輸“公轉鐵”、“公轉水”。推動城市公交和物流配送車輛電動化。構建市場導向的綠色技術創新體系,實施綠色技術創新攻關行動,開展重點行業和重點產品資源效率對標提升行動。建立統一的綠色產品標準、認證、標識體系,完善節能家電、高效照明產品、節水器具推廣機制。深入開展綠色生活創建行動。
 
第四節 構建綠色發展政策體系
 
強化綠色發展的法律和政策保障。實施有利于節能環保和資源綜合利用的稅收政策。大力發展綠色金融。健全自然資源有償使用制度,創新完善自然資源、污水垃圾處理、用水用能等領域價格形成機制。推進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節能審查、節能監察、重點用能單位管理制度改革。完善能效、水效“領跑者”制度。強化高耗水行業用水定額管理。深化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深入推進山西國家資源型經濟轉型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建設和能源革命綜合改革試點。
 
第十六篇 加快國防和軍隊現代化 實現富國和強軍相統一
 
貫徹習近平強軍思想,貫徹新時代軍事戰略方針,堅持黨對人民軍隊的絕對領導,堅持政治建軍、改革強軍、科技強軍、人才強軍、依法治軍,加快機械化信息化智能化融合發展,全面加強練兵備戰,提高捍衛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的戰略能力,確保2027年實現建軍百年奮斗目標。
 
第五十七章 促進國防實力和經濟實力同步提升
 
同國家現代化發展相協調,搞好戰略層面籌劃,深化資源要素共享,強化政策制度協調,完善組織管理、工作運行、政策制度、人才隊伍、風險防控體系,構建一體化國家戰略體系和能力。推動重點區域、重點領域、新興領域協調發展,集中力量實施國防領域重大工程。促進軍事建設布局與區域經濟發展布局有機結合,更好服務國家安全發展戰略需要。深化軍民科技協同創新,加強海洋、空天、網絡空間、生物、新能源、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等領域軍民統籌發展,推動軍地科研設施資源共享,推進軍地科研成果雙向轉化應用和重點產業發展。強化基礎設施共建共用,加強新型基礎設施統籌建設,加大經濟建設項目貫徹國防要求力度。加快建設現代軍事物流體系和資產管理體系。加強軍地人才聯合培養,健全軍地人才交流使用、資格認證等制度。優化國防科技工業布局,加快標準化通用化進程。推進武器裝備市場準入、空中交通管理等改革。完善國防動員體系,加強應急應戰協同,健全強邊固防機制,強化全民國防教育,鞏固軍政軍民團結。維護軍人軍屬合法權益,讓軍人成為全社會尊崇的職業。

關鍵字:人工智能大數據區塊鏈云計算

本文摘自:工業和信息化部新聞宣傳中心

電子周刊
回到頂部

關于我們聯系我們版權聲明隱私條款廣告服務友情鏈接投稿中心招賢納士

企業網版權所有 ©2010-2024 京ICP備09108050號-6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49343號

^
  • <menuitem id="jw4sk"></menuitem>

    1. <form id="jw4sk"><tbody id="jw4sk"><dfn id="jw4sk"></dfn></tbody></form>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河间市| 新平| 咸阳市| 郁南县| 原阳县| 上饶市| 湟源县| 北宁市| 马鞍山市| 新建县| 德惠市| 望都县| 泾源县| 新龙县| 班玛县| 武冈市| 深州市| 林周县| 固镇县| 普安县| 张家口市| 濮阳县| 武鸣县| 修文县| 彩票| 紫云| 将乐县| 广水市| 嵩明县| 越西县| 河池市| 定南县| 阳城县| 吴堡县| 文登市| 申扎县| 西盟| 台东县| 黑山县| 泰兴市| 潼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