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按阿里的一貫主張,電商平臺并不制售假貨,假貨的根源在線下,解決這個問題需要全社會來一起努力。這個說法其實有概念上的混淆,假貨的生產和銷售從根本上就是兩回事,即便線下造假情況再猖獗,代表新經濟力量的互聯網平臺,也應盡可能找到在線上治理假貨的方法,你線下假貨再多我都要設法不讓你銷售,而不是線下假貨多我線上平臺也應該假貨多,進而以代表新經濟,崇尚進步技術力量的線上電商平臺之身,淪為與傳統產業中的灰色地帶混為一談的局面。
阿里巴巴日前公布數據,從2013年1月1日起到2014年11月底,共計投入10億元資金進行打假,僅2014年前三季度,就處理侵權鏈接600萬條,配合執法部門辦理侵權案件1000余起,抓獲犯罪嫌疑人400多人,涉案金額6億元。阿里內部打假團隊已有2000人規模,且仍在不斷膨脹中。
阿里在打假方面投入的資源和力量不可謂不大,但作用到底有多大,仍是個無法獲得直觀感受的模糊概念。當10億元花出去后,仍能從淘寶上搜到78美元的香奈兒手表、29美元的路易威登手袋和6美元的迪奧香水時,讓人不得不懷疑起投入如此多資金打假后所能產生的效果。
按阿里的一貫主張,電商平臺并不制售假貨,假貨的根源在線下,解決這個問題需要全社會來一起努力。這個說法其實有概念上的混淆,假貨的生產和銷售從根本上就是兩回事,即便線下造假情況再猖獗,代表新經濟力量的互聯網平臺,也應盡可能找到在線上治理假貨的方法,你線下假貨再多我都要設法不讓你銷售,而不是線下假貨多我線上平臺也應該假貨多,進而以代表新經濟,崇尚進步技術力量的線上電商平臺之身,淪為與傳統產業中的灰色地帶混為一談的局面。
電商平臺真心實意打假,通過技術手段和規則制度的完善讓假貨在線上無存身之處,是對社會最大的貢獻,因為假貨制造者失去了重要的高效銷售窗口,造假者要為銷售假貨付出巨大成本,造假自然也逐漸變得無利可圖。反過來說,如果電商平臺在治理假貨銷售方面不力,不但會進一步刺激線下假貨的生產制造,讓造假者仍享有巨大的獲利空間,那么所謂的全社會行動起來打假,就是一句空話。
另外,我不相信線上打假會比線下打假更難。但如果打假就像許多線下小商品城和服裝批發市場一樣,來真格的就要影響地方經濟發展,蒼蠅拍高高舉起輕輕放下才能皆大歡喜,那么打假確實是一個不太可能完成的任務,需要三十年五十年,等我們這代人都死光了才有可能見到成效。
阿里在打假方面兩年投入10億元資金這件事,畢竟還是值得鼓勵的,旗幟鮮明總比態度曖昧語焉不詳要好很多。阿里上市后啟動國際化戰略,要當全球化企業,平臺上總是能被人找到假貨,畢竟與形象不符,也隱藏著很大的法律風險。
同為中概股的聚美優品在上市后驟然調整業務模式,收縮開放平臺改為自營,原因是假貨問題困擾使其不勝其煩,缺乏有效的監管措施,繼續發展這一塊很有可能面臨巨大的法律風險,因為美妝中多為國際大品牌,這些品牌因假貨問題發起訴訟,涉及金額將會是天文數字。但聚美在對業務進行調整之后,投資者認為從利潤豐厚的平臺轉至利潤微薄的自營會對該公司的商業利益產生損害,而這一情況聚美又沒有及時向投資者說明,因而引發投資者的集體訴訟。
電商領域這種尷尬情況的出現,雖然空前但一定不會絕后。阿里要做國際化,要橫向開拓產業鏈,要發展為全球化公司,必須要對假貨問題進行有效遏制,才能有效化解潛在的法律和監管風險。中國正處在經濟轉型的關鍵時期,過去的粗放型發展模式已從上至下遭遇否定,十八屆四中全會提出的依法治國,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定調為法治經濟,更像是要對經濟生活中存在的灰色地帶提出宣戰。不管是外部還是內部,施加在阿里身上的打假壓力將逐漸增大,時間對阿里而言并不充裕。
對電商企業而言,不管整體社會環境對假貨的看法如何,應該是從我做起把最基本的事情做好,承擔起應盡的社會責任,而不是上趕著找不屬于自己的社會責任去背,更不能把責任推到別人身上。不能說社會上賭博行為多,房東把房子租給賭徒們聚賭就是可以原諒的,你房東做好審查和備案,花點時間精力了解租戶在做什么,才是盡到了自己的責任,這是你必須付出的成本。
事實上,在淘寶這種平臺上打假,光投入金錢和人力是效果有限的,只是標而已,從規則和制度上進行不斷完善和創新,才是根治假貨問題的良方。平臺上有假貨光靠打不行,幾十億件商品你打不過來,圖片為真貨物為假甚至半真半假摻著賣你也無計可施,從制度上鏟除假貨滋生的土壤和潛在可能,制定更合理的游戲規則,才是根本。
聽說近期天貓正在悄悄測試在店鋪中不顯示銷售數量,如果測試成功并投入實用的話,刷單產業將無處存身。考慮到刷單已成痼疾,天貓這是向著解決問題的方向邁出的實在一步,但類似的規則和制度創新,是不是也能出現在假貨治理方面,應該引發思考。不過,更改規則治理假貨是要有內在需求驅動的,更會有利益的取舍,如今隨著國內國際對這個問題的壓力趨緊,內在需求是有的,就是利益取舍不知道舍不舍得,對這個問題我等還是得靜候佳音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