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似商業守則的競爭手段,背后卻參雜著令人生厭的政治氣味。這次中興遭遇美國限制令,讓我們來看看老美在科技信息領域逐漸喪失話語權之下,如何利用政治來醞釀陰謀的。
這應該又是一場政治陰謀!為何說又呢?因為曾經這樣的事情屢次發生,看似商業守則的競爭手段,背后卻參雜著令人生厭的政治氣味。這次中興遭遇美國限制令,讓我們來看看老美在科技信息領域逐漸喪失話語權之下,如何利用政治來醞釀陰謀的。
3月5日,來自路透社的報道稱,因涉嫌違反美國對伊朗的出口管制政策,中興遭到美國商務部處罰,美國商務部下令限制中興在美國的供應商向中興出口產品。提醒,這一天中國兩會正式開幕。
長期以來,美國政府針對伊朗一直執行高科技產品出口限制令。美國商務部對中國企業的調查,關注焦點在于該企業在購買了美國產品后,是否將這些產品運往伊朗從而違反了美國對伊朗的制裁政策。
隨后,中興公告顯示,公司正在全面評估此事件對其可能產生的影響。由于此事存在重大不確定性,中興股票7日開市起停牌。
針對此事,中國政府周一嚴厲批評了美國商務部的決定,稱如果不迅速解除這一限制,中美貿易關系將受到損害。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洪磊表示,“中國反對美國援引國內法律對中國企業進行處罰。”
中興隨后也在官網發表聲明稱稱,一、作為深港兩地上市的全球化公司,中興通訊致力于遵循國際行業慣例及所在國法律法規。二、中興通訊一直以來積極配合美國所有相關機構的調查,并將繼續保持合作態度,同時與有關各方保持溝通,致力尋求盡快解決事件的方案。
8日上午,外交部部長王毅就此事再次做出強烈回應稱,“美國對中國的企業進行貿易限制,這不是一個處理經貿矛盾的正確做法,損人而且不利己。”
老美的政治陰謀
如果稍微關注通信業的大事,你會發現這已不是美國第一次發難中國企業了。
還記得“337調查”吧,自2011年8月起,華為、中興公司連續遭遇5起美國337調查。“337條款”作為美國公司用來應對知識產權遭侵犯或外國競爭者的不公平競爭的武器,頻繁應用于針對中國企業的貿易摩擦。
事實上,“337調查”對感受到危機的美國產業、企業可謂有的放矢的趁手武器,對意在借題發揮的政治家而言,也是理想的“劫材”。此番對中興的限制令又何嘗不是呢?
首先是時機。最顯性的原因是美國正在大選,而中國正在兩會。每逢美國大選,各方政治力量角逐的時候,都會把中國議題當成一個重要議題,在野的共和黨候選人固然要更加針對中國,在臺上的民主黨對中國的態度一般也要表現的更加強硬。這時候把中國問題拿出來,符合兩黨的政治訴求,只是中興恰好被推到了火山口。
攤開來說,2003年,伊朗部分獲得鈾濃縮能力并成為國際焦點以來,美國推動聯合國安理會對伊朗形成了多輪制裁,包括2006年第1737號、2007年第1747號、2008年第1803號與2010年第1929號決議等,但是這些制裁主要限于軍事相關領域。
為了進一步加大對伊朗的制裁力度,美國還出臺單邊制裁法案,還要求日本、韓國、中國和印度等國家對伊朗進行經濟和技術制裁。
2012年7月12日,美國財政部再次推出新制裁措施,將制裁范圍從金融擴展至貿易、能源和人員等多個領域,加上以后的一系列制裁,對中國在伊朗的能源、金融等產業也造成了巨大的影響,包括很多開工的石油項目被迫停工。
在這種背景下,隨著制裁范圍的不斷擴大,中興等中國非能源、非金融企業也受到波及。2012年,中興因與伊朗運營商一項數百萬美金的既有電信設備合同受到美國相關部門調查并一直被調查至今。
由于美國對中國的電信設備基本是禁用的,在中美貿易里的地位本來就不高,主要是在美國本土銷售手機等消費電子產品。而美國對伊朗的禁運正在逐步解除,美伊關系已經開始解凍的情況下,為什么4年之后,這次偏要把中興當成出頭鳥呢?
在美國兩黨中,共和黨更強調自由貿易的重要性,而民主黨則傳統上依賴行業協會和工會組織的票倉,強調貿易和就業機會保護,奧巴馬上臺后適逢金融危機暴發,美國社會危機感增長,對“外國產品占領美國市場”、“外國偷走美國就業機會”等反感大增。
在這種情況下,每每針對僅次于美國的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美國最大海外債權人和最大對美貿易順差保持者的中國,選擇這時發難就不足以為奇了。
技術決定話語權
除了政治因素外,中國企業在科技領域的話語權逐年提升是老美擔憂的另一大問題。華為、中興是中國目前技術含量最高的信息產業排頭兵。在當下全球5G網絡技術快速演進中,中興的技術研發實力正在引領行業發展。
中國在科技領域這幾年不斷在“脫美”。比如在“棱鏡門”之后,中國出于切實的安全問題,推動了一輪去IOE的行動,這影響到了部分美國公司在華的收益;但這并不是最主要的,更大的影響在于,美國也可能會逐步失去對全球信息產業鏈至高無上的統治權。
無論是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制造業在一國的經濟發展中都占據舉足輕重的地位,并在世界工業化進程中發揮著主導作用。美國曾憑借先進的制造工藝和完整的制造體系在制造業領域一度遙遙領先,讓其他國家望塵莫及。但21世紀以來,美國“世界制造工廠”的地位漸漸被中國取代,美國在制造業領域的話語權也在逐漸削弱。
從通信業來看,美國的實力依然很強大。美國在4G標準制定中敗給中國和歐洲后,憑借著迅速推進4G標準的商用贏得產業優勢。2009年美國運營商Verizon開始部署LTE-FDD網絡,2010年覆蓋1億人口,2010年12月正式商用LTE網絡。時間上足足比我們早了三年。
在沖擊5G的道路上,落后局面可能會被改變。5G標準尚在商談之中,不過目前可以看到中國和歐洲在5G標準中擁有更多的話語權。
尤其是在核心基礎技術層面,中興提出的Pre5G,剛剛獲得2016 MWC全球移動大獎“最佳移動技術突破獎”以及CTO選擇獎。要知道這是全球無線通信領域的“奧斯卡”大獎,只有具備一定實力的企業才有機會獲此殊榮。
其中,CTO選擇獎更是從6個移動專項獲獎中再次選出的“獎中獎”,中興作為唯一的中國企業獲此殊榮,評委會給出的獲獎點評是:“Pre5GMassiveMIMO技術是移動寬帶演進上的顛覆性創新。”
在標準定制和專利布局上,“中國隊”的起跑從未如此迅猛。目前,中興已宣布今年將至少在10個國家和地區內實現Pre5G技術的商用。
當然,我們的技術實力越強,中美的博弈也就越激烈。但對行業而言,這終究是件好事,因為誰都希望自己是游戲的制定者引領科技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