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云推微金融專區,為P2P等企業提供數據服務
2014年11月20日,馬云在世界互聯網大會中外互聯網領袖高峰論壇上。
征信業開放的效應正在顯現。
上海一家網絡信貸(P2P)公司李立(化名)目前就面臨抉擇:中國人民銀行征信中心旗下的上海資信有限公司和馬云旗下的芝麻信用,同時找上了他,目標均是需要他們企業提供數據,回饋則是為其提供征信服務。央行方面的背景自不必說,馬云方面的優勢則是數據云服務。
隨著1月5日央行宣布首批八張個人征信牌照,類似的情形或將被不少企業碰到。
盡管早在2013年上海資信就已經推出了專為P2P服務的網絡金融征信系統(NFCS),后來者芝麻信用卻未甘落后,去年10月一家小型P2P平臺即宣告要和芝麻信用牽手。在目前歸屬螞蟻小微金服集團旗下的芝麻信用在1月5日拿到個人征信牌照后,其同門兄弟阿里集團旗下的阿里金融云即正式上線了“微金融專區”,P2P、小貸、典當、擔保、眾籌等新金融形態提供云計算和數據保存服務。
盡管阿里方面再三聲明,阿里云僅是提供數據服務,但對于芝麻信用而言卻無疑是重大利好,技術上完善后,只要獲P2P類企業授權,芝麻信用可以便捷地拿到數據,并進行各項征信數據應用。
當然,就目前而言,上海資信和芝麻信用都還在積累數據階段。
早報記者獲得的信息是,一國際征信巨頭也打算通過云服務的方式,介入互聯網征信市場,當然他們強調主要是提供數據和軟件應用服務。
阿里云+芝麻信用的
超級組合
阿里云是阿里集團旗下提供云計算服務的平臺,其中“金融云”專門針對金融機構,日前剛剛上線了“微金融專區”子板塊。據阿里云金融事業部總監徐敏介紹,“微金融專區”主要為P2P、小貸、典當、擔保、眾籌等新金融形態提供云計算和數據保存服務。從技術上來看,阿里金融云的微金融專區將從產品層面進行定制化開發,自動保存微金融企業的數據。
阿里的定位無疑很精準,小型企業大多難以在大設備及數據庫上大規模投入,云服務無疑是較佳的選擇之一。
對此,拍拍貸CEO張俊告訴記者,其實服務器和數據庫系統本身都不貴,較貴的成本體現在系統維護和數據的二次發開上,“在這方面,我們一直不停地在投入,在成本上可以占到40%~50%。”
徐敏則強調,阿里云不會主動去看保存在阿里微金融云上的數據;但如果得到微金融企業授權,或者企業平臺出現違規、跑路等問題,由公安機關授函取證調閱時,微金融專區將配合提供數據調閱。
盡管如此,張俊對第三方數據托管表現出極大的不放心,“我們還是不希望把自己的數據上傳到第三方的云端上。我們希望自己來做征信。如果說我們的所有數據上云,這些數據涉及到客戶隱私,一旦數據泄露了,我們怎么和客戶交代?”
按照阿里方面的設想,微金融專區的功能實現之后,在技術上,無論是央行征信中心,還是芝麻信用或其他征信機構,都可以將數據接口接到阿里金融云上。一來,阿里金融云是一個大池子,里面所有的數據都存在于同一個結構規范,很容易做批量分析;另外,雖然數據本身不屬于阿里云,但這么多機構集合在這個平臺上,事實上便于央行或芝麻信用和企業進行溝通合作。
但關鍵仍在于,P2P企業是否最終愿意分享數據。否則,阿里云這個大池子里的數據依然是互不透明、各自為政的小池子。
阿里方面對此似乎信心滿滿。徐敏透露,上線僅兩天,已經有四五十家P2P機構來洽談合作,而這兩天這個數字還在增加。
關鍵是數據應用
P2P行業需要底層的征信系統支持,這在業內已經達成共識。
“從P2P從業機構的角度來說,當然呼吁盡快地納入征信體系,一方面我們可以直接獲取被征信人的信息;另外一方面,當這些人發生違約,我們可以上報給征信中心,來增加借款人的違約成本。”上海信而富企業管理有限公司創始人王征宇說。
但現實是P2P企業直接接入央行征信中心顯然不現實,這也就有了上海資信、北京安融惠眾征信有限公司網絡金融征信系統和一些其他的系統。
央行杭州中心支行行長張健華在日前發表的《我國互聯網征信發展與監管研究》披露的數據是,截至2014年7月25日,網絡金融征信系統(NFCS)共接入203家P2P平臺,日均查詢量達約2000次。與之相比,北京安融惠眾征信有限公司的數據量似乎更高,其創建的“小額信貸行業信用信息共享服務平臺”(MSP)于2013年3月正式上線,為P2P、小貸公司、擔保公司提供行業信息共享服務。截至2014年9月15日,MSP征信平臺會員機構已經達到405家,會員間信用信息共享查詢量已達日均9000余件,有信用交易信息記錄的自然人信息主體數量突破100萬人。
在多家受訪P2P相關負責人的眼中,上海資信的系統優點是公信力好,缺點用委婉的說法,則是不管是數據輸入還是輸出均比較嚴謹。
當然,最令P2P公司不開心的還是接入該系統并不能拿到央行的征信數據,它們還得自己想辦法查。
對此,上海資信方面表示,這個問題目前很敏感,不方便說。“我們一直知道客戶的需求,做這個(互聯網金融征信系統)就是為了和央行對接的,包括所有的接口規范都是按照央行的標準來制定的”,相關業務工作人員表示:“目前只能說我們還在努力中。”
而在國際資深征信人士眼中,中國目前整體的征信數據的應用還處于初級階段,“數據庫足夠大了,怎么用才是關鍵”。
對此, 芝麻信用打出的牌也是,將構建更寬泛的應用場景,然后根據不同的機構根據他們的需要,來利用這些征信數據。 比如,為租車服務公司提供征信記錄,信用評分高的人可以免去押金;餐館可以看到訂餐人的訂餐歷史記錄:這個人過去是不是經常放餐館鴿子等。
大型P2P公司想單干
在這樣的情形下,是選擇自己收集、積累數據,還是和其他機構合作,P2P企業各有糾結。
行業內一些大公司不僅有單干的心,也已經付諸行動。宜信旗下北京宜信致誠信用評估有限公司已經獲得企業征信牌照。此前,宜信高級副總裁劉大偉曾向早報記者透露其也申請了個人征信資格,但宜信并不在1月5日獲批的個人征信機構名單中。
“我們的數據都是自己在處理。”張俊透露,近期拍拍貸剛和上海資信達成合作。“但剛開始我們也肯定不會全量報送,未來還要再看”。
王征宇則明確表示信而富沒有意圖要成為征信機構。“我們很希望獲得征信機構的服務。”在他看來,P2P企業去做征信,“這個事情是不成的”。
“在中國,真正做金融的互聯網機構都還太小。就網絡信貸這一塊,比如客戶數,如果你有10萬的客戶,已經算做得不錯了,但是還太少,”王征宇說,“如果從合作的角度,這個數據量根本就不夠。我考慮的問題是,我們怎么面對百萬級、千萬級的客戶。”
“有些P2P公司自己就希望成立一個征信公司。問題是,我的數據干嘛報送給你?”王征宇分析道,“作為一個小的機構,你做征信查詢,做征信局這個業務,是沒有意義的。你可以想象,誰會把數據給你呢?而且你向誰提供數據服務呢?你向你的競爭對手提供數據服務嗎?所以這么一想,這個事情是不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