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國正式提供個人征信服務的只有央行及上海資信公司。“騰訊的互聯網大數據征信主要運用社交網絡上的海量信息,比如在線、財產、消費、社交等情況,可以為用戶建立基于互聯網信息的征信報告。
目前,我國正式提供個人征信服務的只有央行及上海資信公司。新華社發
5日,人民銀行官方網站刊發了《關于做好個人征信業務準備工作的通知》,要求騰訊征信有限公司、芝麻信用管理有限公司等八家機構做好個人征信業務的準備工作,準備時間為6個月。這預示著此前傳聞已久的個人征信牌照基本已塵埃落定。此前,央行已向26家企業發放了企業征信業務牌照。
騰訊:P2P、銀行、保險數據或將接入
6日,騰訊方面回應南方日報表示,騰訊財付通團隊早在兩年前就積極推進征信業務的探索,希望幫助用戶建立個人信用,同時為金融業提供可信賴的征信數據,降低信用服務的成本。
財付通相關負責人表示,騰訊目前坐擁8億的QQ賬戶,超過5億的微信賬戶,超過3億的支付用戶,以及QQ空間、騰訊網、QQ郵箱、微信等多種服務上聚集的龐大用戶,騰訊開展個人征信業務無疑具有極大的優勢。
據了解,騰訊征信業務服務的對象主要包括兩塊,一是金融機構,通過提供互聯網征信服務來幫助他們降低風險,提供金融服務;二是服務普通用戶,用很便捷的方式幫忙他們建立信用記錄,助其獲得更多的金融服務。
該人士進一步指出,這些用戶大部分在人民銀行個人信用信息基礎數據庫中無記錄或者記錄很少,但是用戶在騰訊體系留下大量有價值的信息,騰訊征信可以通過海量數據挖掘和分析技術來預測其風險表現和信用價值,為其建立個人信用。其透露,目前已經有多家P2P、銀行和保險公司等表達了強烈的意向,希望接入騰訊的個人征信服務。
“騰訊的互聯網大數據征信主要運用社交網絡上的海量信息,比如在線、財產、消費、社交等情況,可以為用戶建立基于互聯網信息的征信報告。具體說來,征信體系將利用其大數據平臺TDBANK,在不同數據源中,采集處理相關行為和基礎畫像等數據,并利用統計學、傳統機器學習的方法,得出用戶信用得分,形成個人征信報告。”上述負責人表示。
個人信用服務成本仍高企
事實上,隨著互聯網金融以及其他創新金融業務的高速發展,個人征信體系的建設顯得更加迫切。金融機構在為個人用戶提供信用服務的成本一直高企,由于獲取用戶的成本高、數據缺乏,很多草根用戶很難從金融機構獲得信用服務,比如龐大的學生群體、個體工商戶、自由職業者等,都較難獲得信用服務。
螞蟻金服首席信用數據科學家俞吳杰表示,互聯網數據比傳統征信數據涉及的范圍更廣,種類更多。不過,俞吳杰認為,我國征信建設總體來講還處于初期,面臨很多困難,比如法律法規仍需要逐步完善,在信息安全上,市場各個主體之間數據標準怎樣設定,如何形成共享,都是需要逐步解決的問題。
據了解,目前,我國正式提供個人征信服務的只有央行征信中心及其下屬的上海資信公司。截至2014年10月底,征信系統收錄1963萬戶企業及其他組織和8.5億自然人信用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