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無論如何,就算比起美國的ZestFinance,阿里和騰訊的優勢同樣凸顯。已經拿到C輪2億美金融資的ZestFinance,成立最初是在互聯網上提供信貸業務,相比于騰訊和阿里的數億級別的客戶,ZestFinance的固有用戶比較小,ZestFinance的體量不大,目前僅為10萬美國人提供了服務,在美國的影響力還相當有限,而掌握龐大用戶和數據資源的阿里和騰訊,似乎一出生就風華正茂。
前日央行發文,要求騰訊征信、芝麻信用等八家機構做好個人征信業務的準備工作。最受關注的入局者當然是阿里和騰訊,以及隸屬于平安集團的深圳前海征信中心股份有限公司等。
個人征信有多重要?簡單來說,沒有信用,只能一手交錢,一手交貨。有了信用,可以先使用,后付款。就個人征信而言,中國還差得遠。
首先,征信覆蓋人群少,美國傳統的信用風險評估體系,包括三大信用局和信用評級機構FICO,覆蓋了85%的人群,而新興的大數據征信公司ZestFinance則為另外15%的人群提供征信服務。中國的征信體系主要由央行搭建,有征信記錄的僅有約3.2億人,約占13.5億人口中的23.7%。
其次,央行征信數據單一,央行數據來源銀行,只有個人基本信息(身份證號),以及信用卡、銀行卡使用記錄等。這些單一信息無法完整的描述一個人的信用狀況。
這樣的后果就是,,美國大部分都可以申請信用卡,美國信用卡數量和借記卡數量相當,而中國信用卡數量只占借記卡數量的十分之一,很多人沒辦法提前消費,在中國通貨膨脹、房價上漲的今天,真是虧大了!
阿里、騰訊誰更強?
如今,個人征信業務的牌照等待開閘,未來也許人人都有信用報告。個人征信,馬云,馬化騰誰玩得最好?
第一,誰掌握的數據多?
從這一點來說,騰訊和阿里旗鼓相當。阿里系的芝麻信用,其數據來源于支付寶,目前支付寶的實名用戶超過了3億,日數據處理量在30PB以上,相當于5000個國家圖書館的數據總量,其中包含了用戶網購、還款、轉賬以及個人信息等方方面面數據。
騰訊當然也不弱,就用戶量和使用頻度而言,騰訊似乎更勝一籌,騰訊旗下的微信用戶接近5億,QQ的月活躍用戶8億多,總理剛剛視察的微眾銀行,其大數據系統匯集了40萬億條數據信息。
第二,誰的數據含金量高?
誰離錢近,誰的數據含金量高,從這一點上來說,阿里更勝一籌。
支付寶作為第三方支付工具,不僅為淘寶提供支付服務,也早已走出了淘寶平臺。在PC端的互聯網支付市場,支付寶的份額保持在50%,而在無線端,支付寶的市場份額接近70&。參與的消費場景越多,掌握的用戶數據當然就越多,就越能清晰的描述一個人的經濟水平。
相比消費這種離錢最近的消費數據,騰訊的社交數據含金量要低,畢竟,社交數據離錢比較遠。但是微信和QQ的使用頻次比較高,未來如果微信支付如果開拓了更多的應用場景,騰訊也有趕超機會。
第三,誰的分析應用能力強?
阿里對互聯網征信數據的分析能力已經得到了驗證,最好的案例就是阿里小貸,根據用戶在平臺上的數據給與其授信,用戶申請貸款時無需擔保和抵押。自2010年推出至2014年3月份,已經為超過70萬家小微企業累計貸款1900億元。就在不久前,螞蟻微貸還在部分用戶中試驗推出了“花唄”業務,用戶可以在淘寶天貓上進行“賒購”。
第四,是否得到外部機構的認可和應用?
其實,阿里已經在為銀行提供征信服務。
去年7月份,阿里與中行、招行等7家銀行宣布合作,啟動基于網商信用的無抵押貸款計劃——網商貸高級版,最高授信可達1000萬元。其中銀行的角色是提供資金,阿里提供交易數據和游戲規則,比如能給誰貸款,最高能貸多少,都是阿里說了算。而且,壞賬風險完全由銀行承擔。
風控是銀行的生命線,銀行對數據的精準度應該是要求最高的。銀行為嘛敢讓阿里說了算,當然是因為銀行比較信賴阿里數據的真實度、含金量,以及阿里對數據的分析處理能力。
無論如何,就算比起美國的ZestFinance,阿里和騰訊的優勢同樣凸顯。已經拿到C輪2億美金融資的ZestFinance,成立最初是在互聯網上提供信貸業務,相比于騰訊和阿里的數億級別的客戶,estFinance的固有用戶比較小,ZestFinance的體量不大,目前僅為10萬美國人提供了服務,在美國的影響力還相當有限,而掌握龐大用戶和數據資源的阿里和騰訊,似乎一出生就風華正茂。
三馬聯手有前途
比較完了阿里和騰訊,我想說,光有騰訊和阿里的互聯網數據,還是遠遠不夠的!
為什么這么說?先來看個案例,去年年初,阿里和騰訊,都曾計劃和中信準備網絡信用卡,其中,支付寶的授信額度是200起步,沒有上限,而騰訊的額度則分為三個檔次:50元、200元和1000元至5000元。
最高才5000元?!到銀行申請信用卡,額度一般都在一萬元以上,為什么網絡信用卡的額度這么低,原因之一,當然是因為額度大了風險高,而風險高的原因之一,是無法在授信前對用戶的風險系數進行詳細、完整、全面的追蹤和評估,重要原因就是光有網上數據遠遠不夠。
回頭再來看看歐美國家個人征信數據的來源和內容:
第一個用戶基本信息:姓名、住址、職業、收入等等。英國特別關注住在哪個街區,因為代表富裕程度。而注冊會計師,特許金融分析師這些金領職業也會給個人信用加分。
第二借貸信息,這是最傳統,也是非常重要的環節,包括房貸,助學貸款、信用卡記錄等等。
第三消費信息,無論商場和網絡的消費信息,頻次、檔次等等。
第四,公共信息,是否有法院判決,有沒有稅務拖欠,有沒有地鐵逃票等。在發達國家,如果地鐵逃票達到三次以上,一生信用記錄都被毀了。
那么這些信息的權重如何?
可以參考美國的例子,美國每年有超過10億份信用報告發布,每個月的信用數據處理量達到20多億。其中,覆蓋了85%人群的信用評級機構FICO,公布了其信用評分的構成要素,如下圖所示:
其實,美國也有一家大數據征信公司,名叫ZestFinance。就算是這家非常新潮的征信公司,也并沒有完全擺脫傳統征信體系,在ZestFinance進行信用評估時,傳統征信數據要占到至少30%。因此,ZestFinance的大數據征信是完善和更新傳統征信系統的積極嘗試,而不是替代品。
中國的這8家有望拿到個人征信牌照的公司,到底能獲取個人的什么數據?
出于對信息安全的保護,2013年1月出臺的《征信管理條例》,對個人信息的采集做了明確的限制:比如禁止征信機構采集個人的宗教信仰、基因、指紋、血型、疾病和病史信息以及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禁止采集的其他個人信息。
征信機構不得采集個人的收入、存款、有價證券、商業保險、不動產的信息和納稅數額信息。但是,征信機構明確告知信息主體提供該信息可能產生的不利后果,并取得其書面同意的除外。
那么,如何在法律許可的范圍內,盡量掌握每個用戶完善、豐富的數據信息就變得必要。
比如,上面的水電煤等數據,隨著支付寶提供的水電費繳納功能,未來也能被阿里系掌握。而隨著騰訊旗下的微眾銀行和阿里銀行的發展,未來這一塊數據量會大大增加,但是,兩家銀行前期服務的用戶有限。而且,一個人最重要的消費和借貸記錄,還可能分散于其他三五家銀行,而這些數據并不被阿里和騰訊掌握。
這個問題的解決要依賴數據的交換。數據的交換首先要使用盡量統一的可以交流的語言,根據美國的規定,征信機構的數據格式需要統一,所以數據分享非常容易。
第二,機構之前是否能夠達成數據交換的共贏機制。在美國,銀行和征信機構達成了數據的交換互惠機制,因為一個人的借貸和消費記錄可能分散于三五家銀行,如果數據之間不能進行整合,那么用戶的征信報告是缺失、不完整的。
而新興的ZestFinance除了交換免費數據,還會從其他機構購買數據。目前來看,騰訊和阿里掌握的數據,和傳統銀行掌握的數據,是存在互補關系的,因此存在交換的必要性。
再來看看平安集團,涵蓋了銀行(平安銀行)、保險、P2P(陸金所)等業務,這些數據都是帶“金流”的數據,跟阿里、騰訊的數據也有互補關系。
既然馬云、馬化騰、馬明哲等人已經合作成立了眾安保險,既然三家都涉獵了個人征信業務,那么未來在數據交換方面有所合作,也不是不可能。
在中國,傳統的個人征信數據的采集部門一部分集中央行,一塊集中在地方———比如深圳、上海等地都建立了個人征信系統,未來這些數據只有流動起來,實現交換和整合,才會更有價值。
此外,傳統個人征信數據還包括公共信息,比如法院和公安信息。據報道,微眾銀行的“刷臉”認證和公安部身份數據是打通的。
更多文章歡迎關注財經故事會,微信號“caijinggushi”。另外,我還在搜狐IT開有同名專欄,在百度百家、艾瑞開有實名專欄。歡迎分享有趣的案例和線索給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