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理技術債務是不可避免的,但某些KPI可以幫助項目團隊減輕問題,并防止未來出現問題。公司通常會嘗試限制技術債務的累積,雖然有時可能看似必須積累技術債務,但項目團隊應盡量避免這樣做。
例如,考慮到為趕上客戶上線日期而有意增加技術債務,與因項目團隊未遵循正確流程、未提供正確文檔或未進行充分測試而積累的技術債務之間的區別。在第一個場景中,增加技術債務是必要的,而在第二個場景中則是可以避免的。
為了將技術債務最小化,項目利益相關者應建立某些KPI,這些指標可以顯示技術債務是否過多積累,從而讓團隊采取糾正措施。
以下是項目利益相關者和其他IT領導者可以使用的一些KPI來監控技術債務的積累情況,以及一些可以幫助的工具。
用于評估技術債務的8個KPI
識別IT項目中潛在的技術債務區域至關重要,這樣利益相關者才能在必要時采取行動。以下列出了一些可以幫助項目領導者減輕技術債務的潛在KPI。
1. 每行代碼缺陷數
每行代碼缺陷數KPI將測試過程中發現的缺陷數量與編寫的代碼行數進行比較,代碼變更的原因會影響這一比率。例如,開發全新的功能與改進現有功能在該比率中會表現出不同的結果。
2. 技術債務比率
技術債務比率KPI衡量的是用于修復或調試軟件問題的資金與創建軟件所花費的資金之間的比例。
3. 時間花費
跟蹤開發人員的時間花費可以為應用程序可能的技術債務提供有價值的洞察。項目團隊可以使用不同的編碼工時表來衡量時間的花費,例如處理缺陷的代碼。時間花費的測量也有助于項目負責人了解因計劃外修復而延遲的任務。
4. 未關閉的缺陷
該KPI檢查未關閉的缺陷與已關閉缺陷的比率。在改善這一比率時,考慮問題的嚴重性非常重要。雖然關閉多個低優先級的缺陷可能會改善未關閉缺陷比率,但同時也增加了客戶遇到嚴重問題的風險。
5. 測試覆蓋率
測試覆蓋率KPI評估了通過自動化測試覆蓋的代碼百分比。隨著向云計算的轉移和軟件的快速發布,自動化測試對于減少技術債務變得至關重要。項目負責人還可以使用測試覆蓋工具來衡量手動測試的代碼量。
6. 客戶報告的問題
該KPI跟蹤客戶遇到的問題數量,該指標提供了關于開發和測試過程中遺漏缺陷數量的洞察,這些問題可能需要緊急修復,并可能影響公司的聲譽。
7. 代碼質量
該KPI根據代碼的復雜性、整潔性和特定語言特性來衡量編寫代碼的質量。項目團隊成員可以使用軟件開發工具和代碼審查來評估代碼的復雜性。
8. 修復周期時間
該KPI衡量修復缺陷所需的時間。一些問題可能較為復雜,需要大量精力才能解決。項目利益相關者可能希望確定修復問題的可接受平均時間,從而區分快速修復和需要更多時間的修復。
5種衡量技術債務的工具
根據項目需求,企業可以選擇不同的工具來衡量技術債務。作者通過參考Gartner、G2和供應商網站等渠道選擇了以下供應商。產品按字母順序排列:
1. Jira
項目團隊可以使用該應用程序規劃項目并跟蹤數據,例如團隊已識別和修復的缺陷。Jira可以與多種軟件開發工具集成,并簡化軟件開發人員的工作流程。
2. SonarQube
該工具可以在開發人員編寫代碼時分析其代碼,以在測試過程中識別潛在問題,該應用程序生成的報告有助于項目負責人隨著時間的推移衡量代碼質量。
3. Stepsize
Stepsize可以與項目管理工具如Jira或Linear一起使用,它能夠跟蹤和優先處理技術債務,該基于云的應用程序還提供了項目負責人可能感興趣的其他功能,例如自定義用戶角色。
4. Teamscale
Teamscale可以幫助軟件開發人員編寫代碼,該軟件提供代碼質量的指標,并能實時識別代碼問題,同時突出顯示新代碼,使測試可以集中在新材料上。
5. VFunction
該應用程序在開發過程中識別架構問題,使團隊能夠及早解決任何問題。
企業網D1net(hfnxjk.com):
國內主流的to B IT門戶,旗下運營國內最大的甲方CIO專家庫和智力輸出及社交平臺-信眾智(www.cioall.com)。旗下運營19個IT行業公眾號(微信搜索D1net即可關注)。
版權聲明:本文為企業網D1Net編譯,轉載需在文章開頭注明出處為:企業網D1Net,如果不注明出處,企業網D1Net將保留追究其法律責任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