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花集團 CIO劉雋在2023浙江(杭州)制造業CIO沙龍上提到:企業出海,IT面臨著語言和文化差異、法規和合規性、技術基礎設施、IT團隊國際化能力等諸多挑戰。只有克服這些挑戰,企業才能在國際市場立足并取得成功。隨后,他詳細介紹了面對以上挑戰的應對之道。
三花集團 CIO 劉雋
對外直接投資數據顯示:2021年中國對外直接投資達1788億美元,占比已經從2012年的878億美元提升到2021年的1788億美元,增長了103%。由此可見,企業出海,進行全球化布局是大勢所趨。
劉雋詳細分析了企業出海的內因和外因。
從外部因素來看,很多客戶已經開始提出一些要求,要求供應商在海外設廠,如果企業不這樣做,國內訂單將減少,而海外訂單將增長,這迫使企業不得不走出國門。
自2019年以來,中國制造企業紛紛到海外投資建廠,國家層面也制定了一系列鼓勵政策。
除宏觀環境的驅動作用外,企業出海更多是從業務自身戰略出發。
驅動企業出海的內部因素:
一是戰略客戶要求,如大客戶的供應商,出海設廠能貼近戰略客戶,避開國內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探尋更廣闊的海外市場,實現業務的持續增長;
二是優化生產資源配置,企業可以通過在更具資源優勢的地區布局生產,優化成本結構;
三是便于前沿科技交流,有助于企業打破信息孤島,廣泛吸收各地區的先進經驗。
劉雋參與業務出海始于2008年,結合自身15年的出海經驗,他總結了企業出海IT面臨的四大挑戰,并給出了詳細的應對策略。
首先,語言和文化差異的挑戰。
不同國家和地區有不同的語言和文化,這會導致溝通和合作問題,同時也會對IT本地化和市場定位產生影響。
結合在海外辦廠的親身經歷,劉雋表示:出海印度的企業需謹慎,比如印度很多邦,邦與邦之間稅務差異,企業很容易陷入困境。據了解,曾有一家中國大型科技公司因未能理解兩個邦稅務之間的差異而遭罰款,同時尋找海外熟悉這些業務的專業人才也是一個難點。
此外,海外同事在工作和生活之間劃定了清晰的邊界,尤其在北歐,員工下班后一般很少接聽工作電話,也不會在夜間修復代碼bug。劉雋分享了一個實際案例,由于項目要在圣誕節期間上線,他未批準下屬的休假申請,因此遭到其向工會投訴并施加壓力。他認為這是一種思想挑戰,與中國的工作文化存在明顯的差異。
在海外招聘方面,劉雋提到了獲取員工信息的難度。在中國,要求員工提供手機號碼是常態,但在海外,要求員工填寫手機號碼、宗教信仰、民族等信息是需要員工同意的,這會給HR系統的建設帶來很大障礙。
應對策略
一是雇傭海外本地員工,減少各種溝通障礙;
二是將部分非關鍵應用外包。
盡管中國制造業IT人員在技術水平、專業能力、工作態度和吃苦耐勞等方面相較于海外同行表現更為出色,但為了減少溝通障礙,劉雋更傾向于雇傭海外本地員工,而領導層則由中國派遣。
他舉例,盡管海外工廠的WMS系統已經給出糾錯提示,但操作人員仍會堅持出貨,因為他們認為這是系統問題,而非操作問題。當被客戶投訴時,問題會被歸咎于IT,而非操作人員。這凸顯了在處理文化沖突時所面臨的認知挑戰,雇傭海外本地IT人員,或將關鍵應用外包,有助于破解這些挑戰。
第二,合法與合規性的挑戰。
在AI、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廣泛應用的同時,國家和個人信息財產的安全問題也備受關注。歐盟發布《通用數據保護條例》(簡稱GDPR),正式開啟了數據治理依法監管、從嚴懲罰的趨勢。巴西、印度、印尼、澳大利亞等國也陸續跟進啟動相關監管框架的設計,并發布數據保護立法。
因此,數據保護、安全檢測、用戶認證及訪問管理等成為現階段企業出海面臨的主要問題。
應對策略
一、在法律法規方面,聘請當地法務團隊,對IT技術、數據以及隱私等合規性進行把關;
二、涉及數據及隱私問題,最好讓當地律師進行合規性檢查,以此為前提,同時需建立IT自己的強大的數據隱私保護機制,從技術到流程再到法務,確保數據合規。
劉雋強調:在進行數據分析及人力資源報表分析等業務時,涉及個人信息的合規性,雖然在國內填寫性別屬于正常操作,但在海外未經同意就獲取這類信息是不合規的。因此,在構建海外信息系統時,必須謹慎設置性別選項。
他建議將這類敏感信息保留在海外本地進行匯總,若需要將數據傳回國內,最好要求法務部門聘請海外律師,幫助審核所需回傳的字段和Excel表格,以確保在需要時能夠合規地取回數據。
劉雋警告說,一旦被罰款,金額可能超乎想象。
第三,技術基礎設施的挑戰。
受全球數據治理依法監管趨勢的影響,以往企業在國內建設數據中心,通過專線與海外數據中心、IT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的方式已經落后了。
而且隨著GDPR的改版,或將對關鍵應用和業務信息提出更嚴格的要求。劉雋透露:未來的趨勢是企業在海外市場設立獨立法人,不再國內控股。很多大型企業已在進行股權改革,以適應不同國家的法規要求。
應對策略
1、海外數據中心的建立,需要進行云部署及本地部署的平衡,充分利用海外云設施及海外IT外包運營相結合進行建設;
2、服務器、防火墻等核心設備的采購和運維,需要注意本地采購與中國采購運維的優缺點;
3、訪問控制方面,需要建立全球化的分級訪問控制體系,比如AD域 AAD域,分級授權等;
4、基礎網絡鏈路方面,通過SD-WAN等技術,實現全球一張網;
5、關鍵應用方面,要更新或改造關鍵應用,特別是國內自主開發的應用,尤其要注意里面的開發的結構,能否快速實現加載各類語言的功能。
將在國內采購的服務器、防火墻等核心設備發到國外部署,是一種常見操作。實際上,使用國產硬件、防火墻時需格外謹慎,不僅要確保具備正規的報關清關手續,而且要考慮運維問題,以防踩坑。
對于基礎架構的訪問控制也要謹慎設置,包括網絡域的構建和應用系統的設計。他建議在海外建立獨立子域,防止因數據合規版本升級導致數據傳輸斷鏈。
網絡鏈路方面,當前全球一張網已初步建成。劉雋分析了全球網絡架構背后的設計原則:出于對業務連續性和應對突發情況的考慮,集團的網絡架構覆蓋了國內、亞洲、北美和歐洲的多個國家和地區,當任何一個地區出現問題時,系統仍能夠獨立運作。
如中美發生沖突,導致網絡連接中斷,可以從歐洲傳回國內;若中國與歐洲沖突,可以從美國傳回國內,以此確保信息流通和業務的連續性。盡管這樣設計成本較高,但在全球化業務中,考慮這些因素非常必要。
在進行應用架構開發時要注意語言適配問題,如西班牙語、葡萄牙語、土耳其語等,對系統的適配性提出了更高要求。“核心系統應用從現在開始設置各類語言功能還來得及,建議采用配置表形式進行設置,以避免工程量過大。”劉雋如是說。
在應用層面,使用一套OA服務器是常見做法。然而,考慮到業務連續性,尤其是面臨潛在貿易戰和數據隔離等挑戰的情況下,最終采用了兩套獨立的OA體系。這讓IT負責人能夠靈活切換系統,以適應業務需求的變化。然而,兩套OA也會帶來一些挑戰,需要IT負責人提前進行接口設計和規劃。
第四,IT團隊國際化能力的挑戰。
海外IT團隊的組建和人才招聘一直是一個極具挑戰性的任務。此外,日常IT組織的管理模式也面臨很大挑戰。
應對策略
1、將大部分非關鍵IT業務進行外包,減少對組織管理的難度;
2、雖然雇傭本地員工能解決不同語言不同文化的問題,但也帶來一個難題,如何招聘到IT本地員工,尤其是IT落后的區域;
3、設立組織架構時,應在全球范圍內考慮組織,同時考慮時差問題帶來的人員增加的可能性;
4、溝通工具應考慮完善:釘釘、企微、Teams、郵件,如何選擇?
在處理海外市場的IT業務時,劉雋強烈建議將其外包,以減少管理難度。外包團隊能夠有效解決時差等問題,這對于成功開展海外業務至關重要。另外,招聘海外本地員工時,需要克服語言障礙,并且要面對文化差異所帶來的挑戰,包括加班文化、管理方式以及思維方式等方面的異同。
在IT團隊建設完成后,溝通工具的選擇也是一大挑戰。針對釘釘、企業微信、Teams等溝通工具的選擇問題,劉雋表示:釘釘在印度使用受限,Teams在國內用戶接受度不是很高,而在海外,OA系統不像國內這么普及,員工更傾向于使用郵件進行溝通。
實際上,每個企業的增長過程不同,在出海過程中采用哪種管控模式、如何核算成本和稅務都是需要謹慎考慮的問題。劉雋指出,國際稅務與IT系統設置、尤其是系統中的利潤設計直接相關,在出海過程中選擇ERP軟件或國內核算軟件都會面臨很大挑戰。
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的發展,跨境數據流動變得愈發頻繁。在此背景下,中國對于數據出境安全的關注逐漸增強,雖然目前尚未達到歐盟GDPR的嚴格程度,但已建立了國家數據局等機構,并制定了相關法規。
劉雋警告在將中國數據跨境傳輸到美國、歐洲時,也可能涉及安全合規問題。因此,他建議企業在出海過程中要深入了解并遵守中國的數據法規,以免造成嚴重后果。
關于企業網D1net(hfnxjk.com):
國內主流的to B IT門戶,同時在運營國內最大的甲方CIO專家庫和智力輸出及社交平臺-信眾智(www.cioall.com)。同時運營19個IT行業公眾號(微信搜索D1net即可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