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互聯網、移動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新IT技術飛速發展,“互聯網+”與“中國制造2025”等一方面催生各種各樣的創新經濟和商業模式,另一方面正在促進新IT技術與制造、金融、能源等傳統行業深度融合,全球范圍內,新IT正在掀起全行業的數字化轉型浪潮。為了共同探討新IT與傳統企業融合的價值,分享各行業信息化和數字化轉型的經驗和成果,11月18日,由企業網D1Net和中國企業級HTML5產業聯盟主辦、四川CIO俱樂部和成都企業信息化促進會協辦的2016成都CIO秋季沙龍于成都成功舉辦。
以下是品勝集團CIO郭銳在2016成都CIO沙龍上的演講,題目是:《品勝集團數據驅動業務探索之路》,由企業網D1Net編輯整理。
上圖為:品勝集團CIO 郭銳
郭銳:大家下午好!我是來自品勝的郭銳。我主要是分享一下品勝數據驅動業務這塊的應用。
品勝創始于2003年,剛開始是手機電池和相機電池,到目前圍繞“手機、平板、電視“三塊屏幕”的3C智能數碼的布局;2015年完成銷售額11億,并正式登陸新三板;今年雙11又在淘寶3C類目上蟬聯銷量第一的榮譽,全網實現銷售8000萬;銷量這么好的原因是什么?
那就是品勝有自己的銷售模式和銷售渠道,我們線下線上統一的銷售模式,名字叫當日達。當日達系統整合了線上商城,線下門店,開創了O2O流量互相轉化的模式,同時利用門店優勢解決了最后一公里的配送問題;“品勝•當日達”榮獲“2013年度中國電子商務創新成果獎”,2015年又獲得“商業模式創新銀獎”;線上會員截止目前累計了680萬;線上也擁有了1萬家加盟店,相當于一個小的移動機站,解決了最后一公里的推送問題。同時,品勝擴品類創平臺,開創了集手機數碼智能硬件的一起,集合線上線下業務的千機網服務平臺,這樣我們從售前市場到售后的服務市場就完全覆蓋了。
品勝發展勢頭這么好,數據在中間起到什么作用,又是怎么落地的?我通過三個層面來講,第一是歷程,第二是出現的問題,最后是幾點建議。
品勝數據應用歷程與成果
我們的數據應用是兩個方向并行發展的。線上業務起步早,數據應用的較好,自2010年開始入駐淘寶后,到全渠道營銷系統(當日達)上到使用了4年,完成線上全網數據的整合,并在2015年圍繞線上數據自行研發了電商CRM系統,有效的管理到700萬會員。2016年3月,我們后臺做了一個支撐,進入了我們的大數據,比如可以實時跟會員聊天,做分析,做精準的營銷。傳統線下的業務怎樣使用數據?線下的數據應用推廣較為緩慢,更多的報表的應用,儀表盤的應用,在近期使用ORACLE的 DV自助分析平臺有所提高。
我們準備明年把線上線下融合一起打造統一的數據平臺。線上常用的數據應用是應用于畫像,這是我們做3C數碼手機的原因,比如可以通過會員信息、注冊信息、頻率信息、購買信息,給會員打標簽、分析會員、精準畫像,這是我們的用戶畫像的應用成果。
第二類聚類分析,通過對RFM屬性的聚類分析,分析出重要價值會員群體,需要挽留的會員,還有充滿潛力的會員群體,方便電商部門制作對應的營銷活動。
聚類分析完了以后,打標簽,面對不面的群體,自定義的某類人群做短信營銷,以及營銷效果的跟蹤分析。比如我們發送短信,看到成功接收了多少,看了短信以后效果怎么樣?我們會進一步的跟蹤,比如我們通過收貨地址區分出來是一個白領,我們能夠看到他有可能一年沒買充電寶了,有打折了,是不是要換一個呢?這個時候我們做精準的營銷。
線下業務,分享兩個應用案例,一是品勝對加盟商的貸款風險評估,我們為更好的開發市場,對有條件的加盟商可提供專項貸款;但在貨款的風險以及貸款的額度就就用到了分析報告;這里展示的為風險指標;不同于傳統的信貸更多的是查看我們的信用指標,還有償還能力,我們還要對提貨增長率、提貨周期、配送時效等管理指標綜合考量;
圖中展示了可以看到重慶的征信評分較低,那我們到底要示貸款給省級平臺,還有貸多少,這時就需要通過統計方法完成對各指權重的計算,從而得到一個可貸款指數。
二是打假應用,由于品勝產品的品質很好,特別是在充電寶市場,那沒有插頭的充電寶,也就是我們講的備電成了不法分子的第一仿造對像。舉個例子,這個圖中展示的是四個城市的銷量,圖中我們可以出鄭州的銷量在15年9月出現明顯下滑后,一直處于動態的波動中;但是全國的平均銷量也同樣出現波動,那有沒有更深入的信息呢。看提貨增長率。跟剛才算貸款一樣,有5個指標,現在5個指標是要算綜合的值,通過整體的波動率以及權重值,可以看出來哪個地方是假貨,哪個地方的貨可能存在問題,這時候我們的打假辦去聯系,現場實地跟蹤信息,這是傳統業務的應用。
數據應用實施過程中的思考與問題
第一,產品和技術選型。做數據分析,是把數據轉化成信息,信息轉化為支持,下一步應該轉化到決策上,最終想要的結果是對經營管理產生價值。
第一個是傳統BI,更多的是使用數據庫,結構化數據,實效性不太強,數據積累相比大數據慢很多,根據業務可以明確知道數據的含義,比如ERP的信息,我們知道每個字段,就知道它的意義是什么。同時在知識方面,因為使用的是標準化的系統,有明確的業務流程,精確的業務數據,可以積累更豐富的經驗;另外,傳統BI給到的信息大部分是統計趨勢,對事實描述更多是基于群體共性,幫助決策者掌握宏觀統計趨勢,適合經營運營指標支撐類問題;
而大數據一般都是非結化數據,實效性強;數據積累很快很大,每天可以達到PB級,如購物的文本評論。信息需要通過對數據的辨識而獲得;獲得信息的真偽程度取決于對數據的辨識技術;由于信息的不確定性,大數據分析的結果需要通過多次驗證,確認后轉化為知識。更傾向于刻畫個體,更多的在于個性化的決策,價值也相對容易量化;比如精準營銷,智能推薦等。
選型完成以后,我們都想個性化營銷,這個時候一定要記住一點,忌技術主導反推業務。有一個事例,我們BI雖然是2015年上線的,但是我們一直在努力做。2014年使用開源套件Pentaho完成了銷售相關的儀表盤,當推薦到銷售總監使用時,得到的結果是,數據均是他之前知道的,且有專門的部門出數據。這時候我們反思,技術是不是能馬上應用到業務當中?是技術主導還是業務主導。所以我們一定要讓業務引導技術。
第二,在籌備上線過程中又遇到問題,沒有統一的“名詞”名稱,統計口徑存在差異。比如辦事處的銷量,銷售線指的是辦事處的出貨量,財務是由回款來結算的,雖然兩個部門要單獨銷量,但是出來的數據不一樣,結果不一樣。還有加盟商的提貨量,加盟管理部指加盟商提貨品勝產品的金額,新業務“千機網”運營部又是品勝產品與非品勝產品的的合度提貨額。遇到這樣的問題,我們的一個思考是尊重業務,因為需求出自業務。雖說解釋后數據相等,溝通成本增加;為此根據數據驅動業務的進度,應擇時機完成統一語義。
第三個問題,可視化圖表與使用對象不匹配。在推廣時還要注意一點,通俗點講,不是越漂亮越好,專業點就是圖表要與使用對象的習慣匹配。數據可視化的價值,就是降低了其管理成本,讓運營變得透明化,好不好用是重點,好不好看,相對是其次了;所以需要根據結合使用者的使用習慣,推送相對應圖表。
上線成功了,最后一個問題來了,是成功上線,還是上線成功?以傳統企業的BI為例,上過BI的好多傳統企業,報表看著好看,但是對決策有多少支持呢?很多BI習慣于給魚,無法給漁,為啥,分析是一種思維,單靠數據團隊來完成數據驅動業務,不能,也不可能。市場變化萬千,實際不可能有人比一線更懂需要什么,做得再快,也跟不上一線的節奏。
數據落地應用的幾點建議
最后是數據落地應用的幾點建議。
第一,業務放首位,沒有業務就沒有數據,選擇適合本企業當前適用數據產品或技術;選擇適合本企業的數據運營推廣策略——“自上而下”、“無為而治”。第二是培養或者加強應用業務人員使用數據分析指導業務的意識,第三是持續運營數據分析平臺,并將分析報告應用于業務流程優化;同時業務優化的結果,再進入數據分析,形成持續改進的生態閉環,使得我們的經驗越來越豐富。第四,加強大數據人才儲備,提高數據分析的硬實力。
接下來分享一下我們的整體架構。在傳統的ERP、財務、OA我們有自己的數據倉庫。線上,比如說爬蟲、第三方商城,整合到一起。線上和線下,經過分析過后的數據回傳回來,在數據倉庫里面統一收入。然后是應用方面。第一是傳統分析應用,所謂的數據分析平臺,第二個是數據分析報告,比如說打假,我們會實時的把大數據處理完,這是我們要做的典型的一個架構。
最后是團隊,第一是業務小組,包括業務分析師,數據分析師,以及虛擬對頭的業務骨干,這里業務分析師多數由原來內部的實施顧問來承擔;第二是技術小組,包括ETL工程師,數據建模師,以及大數據的技術開發人員;
我就分享這么多,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