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天,網絡上大家都在熱炒中國移動將要短信免費,改按流量計費的傳聞,不過沒過多久移動公司便進行了否認,同時發表聲明表示傳聞不屬實,在聲明中移動承認了短信數據流量化是大勢所趨,但單憑移動一家無法實現,也無明確的時間表。不過同時我們也不難看出,即使傳聞不實,移動也已經看清了目前短信服務的處境。其實不單單是短信,面對互聯網OTT業務的強烈沖擊,未來傳統通信運營商的日子肯定會越來越不好過。不過對于龐大的運營商而言,不論是亡羊補牢還是壯士斷腕,這可不僅僅是決心問題,路線還沒有明確,牽扯的因素也實在太多,傳統運營商的轉型也就注定了會是一條看不清終點的漫漫長路。
財報中透露出的尷尬現實
11月6日中國移動公布了前三季度的財報,短信使用量同比下降20.2%,而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移動數據流量同比增長了98.6%。對于移動來說這無疑是一個略顯尷尬的現實,曾幾何時,短信曾很長一段時間成為了移動時代人與人溝通的利器,而飛信這款產品也曾一度挑戰過IM軟件中的老大QQ,甚至直到2013年,短信還一度又沖擊了自己的頂峰。我們拿一年中數據流量最大的除夕拜年短信舉例,2013年的春節期間,全國手機短信發送量累計達到311.7億條,僅除夕當天就有120.1億條手機短信被發出,這也到達了短信流量的頂峰。而相關數據顯示,僅僅一年之后,過年期間的短信發送量就出現了大幅下滑。一邊是海水,一邊是火焰,拜移動互聯網所賜移動數據流量獲得了大幅度的增長,目前數據收入已經成為中國移動收入增長的重要驅動力,未來肯定還將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而現在的運營商就像是站在了一個迷惘的十字路口上,雖然用戶數還在增長,但是語音服務、短信服務收入連年下滑,甚至連總通話量都有下滑的趨勢。而在這些傳統業務的下滑的背后又是移動數據流量的大幅增長。同時4G時代的來臨,運營商又面臨建設基站,加快組網的任務,如何處理新舊業務之間的關系,是設法補救還是放任自由,以移動為代表的三大運營商的處境著實很尷尬。
鐵塔公司能不能解放三大運營商
2014年9月,中國通信設施服務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更名為中國鐵塔股份有限公司,這也意味著鐵塔公司逐漸步入正軌,同時也是通信服務業市場化改革邁出的重要一步。鐵塔公司的成立對于運營商而言的確有利好的一面。在這之前三大運營商是分開建設基站,在市場尚不發達的時候是有利于競爭的,而通信網絡發展到現階段,鐵塔公司主營鐵塔建設和運維,兼營基站設備維修,如此一來肯定能減少幾大運營商之間鐵塔的重復建設,促進已有鐵塔的合理利用。同時,鐵塔如果向各運營商平等開放租賃,這對于電信、聯通是極大利好,各家在鐵塔數量上理論上可以拉平,同時也為電信行業未來的改革鋪了路,鐵塔如能向三家之外開放,就能打破現有格局,出現完全市場化的競爭。不過,一旦鐵塔公司真正開始運營,三大運營商也將會面臨一些新的挑戰。尤其是在營改增、削減營銷費用、虛擬運營商以及OTT企業沖擊的大環境下,運營商以往靠投資拉動增長的做法將不再起作用,相反,要集中在戰略、業務創新方面,但這對于傳統運營商體制而言,是一個巨大的考驗。因此,組建鐵塔公司這一思路是正確的,但是它能否最終起到應該有的作用還不好說。尤其是目前移動對此事并不是特別積極,外來的外資引入等設想對于本土企業來說也是一個較大的威脅。同時鐵塔公司作為新的壟斷企業,若是出現試圖盈利的行為,對于三大運營商來說也要不得不去面對。目前三大運營商提供的增值服務有限,如何開發有市場前景的增值服務產品,在向服務商轉型的方向進行更多的創新,也考驗著三大運營商的未來。不過,似乎也只有此舉,才能讓三大運營商退無可退。或許只有如此,傳統運營商才能進行徹底的角色轉變。
網業分離是偽命題嗎?做虛擬運營商or轉型互聯網
鐵塔公司的成立,意味著移動、聯通、電信三家面臨從傳統的壟斷型企業向隸屬于國資委下的虛擬運營商的角色轉變。然而作為單純的虛擬運營商而言,三家企業有沒有渠道優勢。眾所周知,目前國外比較成功的虛擬運營商無疑不擁有龐大的渠道優勢,而在國內,雖然虛擬運營商還沒有得到名分,但是工信部的移動通信轉售業務基本等同于虛擬運營商,在這之前獲得資格的是迪信通、樂語、蘇寧、國美、愛施德、天音、阿里巴巴、京東八家企業。作為運營商,其核心資源就是客戶和分銷渠道,我們不難發現,在這首批名單的企業中不管主業做什么,全都有自己的分銷渠道和客戶群。而傳統三大運營商在分銷渠道和后續營銷上并沒有什么獨到之處,也難談什么優勢。如果是原來,管道還在自己手中,那自然是一切都好說,但是如果真到了網業分離的那一步,開放競爭,三家肯定下滑的更快。再加上目前形勢下電信業改革的保守態勢,網業分必定是未來的趨勢但是為了保護傳統運營商利益,這個步伐一定不會邁得很快。因此,所謂網業分離雖不能說是偽命題,但也仍是一個較為遙遠的話題。
既然如此,看起來轉型互聯網,抱住移動數據的大腿似乎才是正道。作為三家里的老大,移動也有了不少對互聯網的嘗試,可從結果來看似乎仍舊是對互聯網摸不著頭腦。移動在2013年6月推出的即時通訊應用Jego上線一個月即被叫停成為了當然業界最大的笑料。而關于移動組建互聯網公司的傳言更是每隔幾天就會聽到,不管這個公司到底有沒有成立,至少移動目前也沒有拿出什么具體的行動,同時所擁有的資源優勢也逐漸減少,早年間的移動閱讀、音樂、軟件還有不少的流量,而現在早已被各種互聯網公司把市場瓜分的一干二凈。
目前來看,最為切實可行的增長點只能是與移動互聯密切相關的流量運營服務,融合通信項目也是最具操作性的方案。例如融合電話簿、增強消息、個人增強通信和增強呼叫,這些服務全部融合了移動網絡和多媒體,相當于是通訊基礎服務的增強版。用戶可以通過手機號碼本身作為這些服務的帳號,進行登錄和內容與信息的管理。而在國外,依托4G已經有運營商開始實驗VoLTE網絡的部署,美國電信業巨頭AT&T和Verizon就進行了相關的嘗試。VoLTE網絡的優勢在于允許運營商引入豐富的語音和視頻類業務,這也是未來融合通信的主要發展方向,同時VoLTE的語音承載是有質量(如帶寬,時延)保證的,而對于OTT業務來說一旦沒有網絡,這些將是無法控制的。
學會互聯網思維才能角色創新
面對互聯網的沖擊,對于傳統的三大運營商而言很難有非常好的應對方法,而廣大用戶所期待的角色轉變則是根本不可能的,這里面有制度問題,也有著本身角色定位差異的原因。當然,身份無法改變,并不代表著不能有所創新,對于以中國移動為代表的運營商而言互聯網思維不應是一個虛無縹緲的概念,推崇產品免費,強調開放和大范圍協作,注重外部的參與都是對互聯網思維很直觀的闡釋。目前的市場現狀正處在一個不停前進和不斷變化的過程中,在這股大潮里,老牌運營商和互聯網新貴都深陷其中,未來我們看到的絕對不僅僅只有對抗,相信相互之間的融合一定才最后的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