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彩鈴沒落、飛信式微、沃聯系Jego胎死腹中,告別了SP時代的運營商在互聯網業務上的確乏善可陳,甚至在激進人士看來,不具備互聯網基因的電信運營商做互聯網業務就是死路一條。在微信等OTT高歌猛進下,運營商的各基地似乎逐漸淡出人們視野,不再成為媒體追逐焦點。
實際上,不再高調的運營商互聯網業務探索并未自暴自棄,無論是中國聯通針對企業內部社交網絡需要推出的藍信,還是中國電信的流量寶抑或是中移動的內容、流量、能力開放平臺。近日,在2014中國互聯網應用創新年會上,中國移動互聯網基地總經理杭國強、中國電信號百公司副總經理鈕鋼等集體亮相,介紹了各自在互聯網業務創新領域的探索、挑戰。管中窺豹,運營商的互聯網業務將何去何從?
呼喚松綁
新興互聯網業務的快速發展給電信運營商帶來的沖擊可謂切膚之痛。正如鈕鋼所言,“作為運營商,特別是運營商里具體做信息服務的,我們感到壓力越來越大。”運營商之前的很多產品服務頃刻間被復制顛覆優勢不在,舉例而言,小米3手機的云端的黃頁應用,當用戶輸入955,還沒輸到第4位的時候,所有的銀行的電話都顯示。
壓力與危機之下,尋求變革轉型已是不得不的選擇。某電信人士坦言,“領導希望我們再造一個中國電信,但如果以現在的模式經營下去越來越難。”變革轉型涉及考核機制、外部合作、商業模式方方面面。長久以來,電信運營商考核體系主要集中在收入、利潤等指標,缺乏市值的概念。“我們自己的考核體系,一路下來,我們實打實的在考核收入,相比較而言,互聯網企業一直在虧損,但他們的市場價值被認可,他的估值非常高。”某運營商人士表示。能否在企業轉型過程中實現價值評估方式的突破成為關注點,”真正把企業把業務放在市場上衡量,企業的用戶群有沒有價值,商業模式有沒有價值,或者經營的模式鏈條有沒有價值,雖然我一年收入只有一百個億,但是我價值一千個億。”鈕鋼表示。價值評估方式的轉變實質上是讓市場來檢驗一切,而不是按照原來的行政命令去做。
商業模式變革
與此同時,商業模式的探索也是重中之重。中國電信集團創新事業部總經理李安民表示,在客戶獲取方式模式和價值創造模式上,全世界運營商跟互聯網相比是非常陳舊的,運營商獲取客戶方式都是傳統渠道,價值創造的方式,主要是收費,但是互聯網以多種價值創造方式,給運營商帶來顛覆和沖擊。
中國移動搭建流量開放平臺、中國電信推出的流量寶都是后向商業模式上的探索。除了后向模式,雙向商業模式也是電信運營商發展的方向。業內人士表示,后向模式僅是對運營商傳統前向收費模式的補充,而不太可能取代前向模式。在此方面,中國電信號百公司在福建進行的雙向商業模式也初見成效,通過前向向用戶推出便民服務禮包,后向針對企業用戶收取加盟、傭金費用的方式,收入同比增長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