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計高手在民間。在國家統計局新一輪大數據戰略合作中,BAT(百度、阿里巴巴和騰訊)已經全部納入。
近日,包括深圳市騰訊計算機系統有限公司(下稱“騰訊”)在內的六家公司和統計局簽署了大數據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去年11月份,百度[微博]和阿里巴巴[微博](下稱“阿里”)等11家企業已經牽手統計局。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注意到,上述簽約合作前不久,統計局已經展示了預測房價走勢和網購數據統計的新方法,其中,前者基于百度搜索數據,后者的一大數據來源是阿里。
以上這些探索都是統計局大數據戰略的一部分。按照統計局局長馬建堂的說法,要變革統計生產方式,拓展統計數據獲取渠道。積極開發利用各類市場主體特別是電商企業生產經營以及政府部門行政管理過程中產生的海量電子化數據,不斷打造統計數據搜集“第二軌”。
根據統計局的設想,未來大數據對于常規渠道的統計數據將不再是參考作用,而將進一步起到補充和替代的作用。
就在去年11月19日,國家統計局同11家企業簽訂大數據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除了百度和阿里外,還包括上海鋼聯、山東卓創、58同城、天云融創、中國聯通、天脈聚源、紐海信息、昆明泛亞和南京擎天。此次合作的重點行業是石油、化工、塑料、橡膠、天然氣、化纖、煤炭、鋼鐵、電信電商交易數據和一般性互聯網消費數據,將逐步納入到國家統計局大數據建設之中。
此次的合作對象除了騰訊,還包括上海航運交易所、北京易觀網絡信息咨詢有限公司、北京搜房網絡技術有限公司、北京數海科技有限公司、浪潮集團有限公司,又將航運數據、房地產交易數據和互聯網通訊數據納入到大數據建設中。
大數據之于官方統計的意義在于,能夠使統計部門獲得更加豐富、客觀、及時的基礎數據,得到更加完整準確的調查總體,這將大大縮短數據采集時間,減少報表填報任務,減輕調查對象負擔,提升統計工作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