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主打“免費通話”的微信電話本推出一個月之際,中國電信與網易合作的易信、中國移動旗下的飛信相繼推出新版本,無一例外地將電話功能作為主要賣點。而且與微信利用互聯網實現免費通話不同,易信、飛信的免費通話則是相當于直接贈送運營商手機話費。
“最早從手機QQ推出語音通話以來,基于即時通訊的免費通話一直讓運營商很緊張,各地運營商、通管局都在密集召開研討會研究對策,甚至向工信部求助。但是工信部也很為難,更傾向于運營商通過自身變革來解決。”艾媒咨詢CEO兼首席分析師張毅說。
盡管易信、飛信近來頻頻發力,但是張毅并不看好運營商與QQ、微信在產品層面展開競爭,“互聯網公司已經把產品做得接近極致了,運營商只能被動應戰,運營商的優勢是用戶和渠道,應當在如何發揮渠道作用的層面下功夫。”
兩種免費通話模式
一個月前,騰訊旗下的當紅花旦微信推出了微信電話本APP,可以直接點擊通訊錄手機號碼實現免費通話。這款應用軟件上線不到24小時,下載用戶便超2000萬,一舉登上了APP Store免費排行榜第一名的位置。
這無疑是針對運營商語音業務的直接挑戰。看似平靜的電信運營商已經在緊張備戰,不是像去年3月那樣粗暴地對微信單獨收費,而是通過各自的即時通訊產品展開反擊。
經過短暫的內測之后,日前,易信正式推出了3.0預覽版,相比舊版本唯獨增加了專線電話功能。幾乎同時,很久沒有升級的飛信也突然提示用戶有了新版本,同樣增加了“飛信電話”服務,用戶可以從移動客戶端直接呼叫好友手機。
都是即時通訊產品,同樣宣稱免費通話,具體的差異卻有很多。
記者體驗之后發現,微信電話本免費通話需要雙方同時安裝客戶端,而且在移動網絡或者wifi的環境才能實現;易信、飛信的免費通話均只需撥打一方安裝客戶端即可,但必須分別是中國電信、中國移動各自的用戶,不用借助互聯網,直接接通到好友手機號碼。
換句話說,微信電話本仍然是基于互聯網的兩個APP之間的通話,而易信、飛信則是各自背后的運營商直接提供免費手機話費支撐,其中,易信的免費通話時長為260分鐘,飛信提供的免費則在70到100分鐘。
業務沖擊約超過10%
雖然運營商的反應看似沒有“微信收費”事件強烈,張毅透露,對于互聯網免費通話產品,各地運營商一直比較緊張,聯合當地通管局、行業研究機構頻繁召開研討會,還寄希望于工信部能夠出面監管。
去年3月,三大運營商一度聯手向工信部打報告,揚言要對微信等OTT業務收費。運營商給出的理由是微信產生的大量信息過多占用了運營商的管道,業內普遍認為微信對運營商的短信業務沖擊才是真正的原因。
有數據顯示,短信和語音一直是運營商最主要的業務構成,特別是中國移動,這一比例遠遠超過另兩家,所以反應最為激烈。中國電信后來轉而研發自己的即時通訊產品易信,中國聯通則干脆與微信合作了。
微信收費事件不了了之之后,騰訊旗下的手機QQ又開始將重點放在了語音通話方面,試圖接管用戶的手機通訊錄。日前,微信也不在滿足于僅僅發送語音信息,推出了可以直接通話的微信電話本。
張毅初步估算,像手機QQ語音通話、微信電話本這樣的互聯網免費通話產品對運營商語音業務的沖擊約在10%到15%之間。
“但是,工信部也是左右為難,一方面,用戶通過即時通訊進行交流已是大勢所趨,強行介入所面臨的輿論壓力太大了;另一方面,工信部也希望運營商本身進行變革,改變以往主要通過短信和語音營收的簡單模式。”張毅說。
運營商不擅長做產品
需要指出的是,互聯網公司的名聲效應很大程度上放大了其免費通話產品的影響,鑒于3G網絡費用較高、信號不完善等原因,手機QQ語音通話、微信電話等產品在實踐起來仍然面臨不少問題,例如活躍度較低、通話質量不高等。
有IT專業網站的評論甚至指出,有用戶下載當天就卸掉了。記者觀察了周圍的用戶也發現,用手機QQ、微信電話本來與好友通話的多是“試過”。
從這種角度來看,易信、飛信在免費通話業務上優勢很明顯,借助運營商成熟的電信技術,它們完全可以保證通話的質量。
但是,張毅仍然不認為發力即時通訊可以解決運營商面對的危機,“互聯網公司在產品上幾乎做到了極致,運營商從產品角度與互聯網公司競爭,只能去模仿,互聯網公司做什么,它就去跟什么,太被動了,做產品不是運營商的強項。”
從以往經驗來看,運營商系即時通訊產品試圖割肉應對微信的做法也沒起到明顯效果,易信推出之初的噱頭就是,注冊即是電信流量,雖然吸引了一定的注冊用戶,但是用戶終究是沖著贈送的流量去的,日后的活躍度就難以保證了。
“運營商的優勢是渠道,高黏性的用戶,大量的定制手機,特別是線下渠道,甚至可以延伸到村一級,這是任何一個互聯網公司難以做到的。如何能夠發揮這些渠道的作用,拓展更多的增值業務,運營商將短信、語音免費并非沒有可能。”張毅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