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我們在用“熟人”和“陌生人”將原來的“強關系”與“弱關系”進行了概念偷換。熟人一定是強關系,陌生人一定是若關系,弱關系一定不是熟人,但強關系并不一定是熟人。我們用強關系的市場價值卻當成熟人關系來衡量,是故意的夸大與歪曲。
隨著移動互聯網發展的深化,越來越多的應用都開始盯上社交,包括出行、借貸、購物、甚至讀書,好像只要靠上社交這棵概念大樹,就都可以有光明的未來。
在原來的互聯網概念中,很少提及所謂的“熟人”關系,而是以“強關系”和“弱關系”來區分。根據美國社會學家格蘭諾維特提出來的人際關系理論,強關系最有可能產生于家庭成員、同事、同學等之間,他們在生活和工作中有較多的互動機會,人與人之間關系緊密有較強的情感維系著,因此,血緣、地緣,都是強關系的典型代表,而弱關系是指見過一面或是被人無意間提到的一個人,人與人之間聯系較少,可能只是聊過幾句或僅是打過招呼,并沒有較強的情感維系在一起,并且互動的機會也很少。
正是在這樣的理論指引下,很多人認為Facebook、人人網、微信等社區里的關系是強關系,而很多基于陌生人的社交應用里的都是弱關系,也包括微博、豆瓣等等。大多數分析認定,強關系的利用價值更大,可以依靠這種關系發展很多黏性非常強的應用,還可以利用口碑營銷,所以,微商出現了,借貸寶也出現了,還有各種各樣的社區O2O們。
不過,這種關系理論在移動互聯網時代已經不怎么被提起,而是被中國理論家改造成了所謂的“熟人”關系。各路開發者、創業者、投資者們紛紛將目光盯上了“熟人”,甚至開始利用這種熟人之間的信任。
既然是熟人之間的互聯網應用,那就天然具有熟悉的價值。據網絡上的解釋,“ 熟人”是指彼此比較熟悉,曾經打過交道,有一定關系的卻又不是十分密切的人。熟人就是介于陌生人和親人(血緣、婚姻、道德、倫理)之間的一種超自然人脈關系。
于是,我們不得不說,我們在用“熟人”和“陌生人”將原來的“強關系”與“弱關系”進行了概念偷換。熟人一定是強關系,陌生人一定是若關系,弱關系一定不是熟人,但強關系并不一定是熟人。我們用強關系的市場價值卻當成熟人關系來衡量,是故意的夸大與歪曲。
有一家號稱從事熟人關系之間的借貸應用的APP,前一段鬧得火熱,但注冊之后才發現,前前后后添加的若干好友,基本都不認識,不要說對人不了解,就是那姓名也都一點印象都沒有,更加談不上信任。在這樣的“熟人”之間進行的毫無信用評估的借貸,幾乎是騙錢差不多。
有人說,微信、QQ中應該都是熟人吧?對于很多老實巴交的小用戶來講,可能只有十幾個或者幾十個“好友”,這樣的用戶的微信朋友圈和QQ好友基本都是熟人,幾乎都是親戚朋友、同事鄰居,最差也是孩子同學的家長。這種熟人社交確實是真實存在的,但幾乎沒有多少商業價值,也并不是那些所謂的熟人互聯網應用的目標用戶群體。
一些人,微信朋友圈有數百數千人,QQ的好友成百上千,還有無數的QQ群,在微博上有數百萬的粉絲,訂閱號上有數萬的粉絲,這些人的熟人之間的商業價值很大。
但是,這些朋友是真的“熟人”嗎?顯然不是。我們可以確信,對于這些擁有成千上萬的圈子經營者來說,對絕大多數的圈子中的人都不會認識,更談不到知根知底,這種關系甚至連強關系都談不到,更不要說是“熟悉”。
實際上,隨著移動電話的普及,不要說互聯網應用里的熟人不存在,連通信錄的號碼都已經不敢說是熟人了,一面之緣或者易于之緣的在通信錄中非常普遍,接到電話看到號碼甚至姓名卻不知道對方是誰也并不稀奇。
當然,如果互聯網上沒有地地道道的“熟人”,也就很難有切切實實的“陌生人”,所有的陌生人社交都是為了達成熟人的目的而來的,這樣的陌生人社交才有真正的前途,而那些陌生著來陌生著走的互聯網應用,都注定不會長期生存而火起來,比如那些匿名的、偷窺的、閱后即焚的,都會成為曇花一現的過客。
在互聯網上,熟人社交都是基于現實生活而轉移到互聯網上的,即便有產生于純粹的互聯網上的“熟人”,也要通過現實社會加以鞏固和重新認識,否則,那些看似強關系的互聯網應用里的所謂熟人,都是陌生的熟人,并不具有真實的熟人社交應用的價值,基于這種熟人之間的信用而搭建起來的各種應用都是建立在海市蜃樓里的幻境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