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的本質是“連接”,猶如騰訊高層一直強調的那樣,騰訊現在主要做兩件事:一個是連接器,目標是連接一切,將人和人、人和內容、人和服務、人和設備連接起來;另外一個則是內容產業。
如果將連接器、內容、其它業務和外圍生態進行簡要劃分,我們就可以一窺騰訊大戰略的思路,如下圖所示:
騰訊業務生態
其中處于最核心的是QQ/微信兩個以關系鏈為中心的聊天服務,緊挨著的則是QQ空間、朋友圈和微云三款用戶私有內容構成的堡壘,可以說關系鏈和私有內容共同構成了騰訊整個生態的核心。
在這個核心之外,則是騰訊廣泛布局的內容服務,包含騰訊網、騰訊游戲、騰訊視頻、騰訊動漫、QQ音樂、閱文集團、微信公共號以及廣泛投資的外部內容公司,這些內容均為公有內容,共同構成了騰訊的城墻防御體系。
騰訊在內容領域的產品布局如下:
咨詢領域:騰訊網(行業第一)、天天快報、微信公共號、QQ公共號、手機QQ瀏覽器頭條
視頻點播:騰訊視頻(三強之一)、騰訊課堂、愛拍原創(投資)
視頻直播:斗魚(投資)、呱呱視頻社區(投資)、龍珠直播(投資)、紅點直播(投資)
語音領域:QQ音樂(僅次于海洋音樂)、企鵝FM、喜馬拉雅電臺(投資)
游戲領域:騰訊游戲(絕對領先地位),以及投資了四十多家游戲創業公司
文學閱讀:閱文集團(起點中文網、創世中文網等,行業第一)、懶人聽書(投資)、天方聽書等
動漫搞笑:騰訊漫畫、騰訊動漫(絕對領先地位)、百思不得姐(投資)
興趣內容:興趣部落、騰訊微博、知乎(投資)
在內容體系之外,騰訊還通過投資和自行培育組建了一個更廣闊的服務防御體系,這個防御體系共包含線上服務、線下服務和企業級服務三大部分,分別包含的企業如下:
線上服務:京東商城、京東到家、美麗說、人人車、搜狗、財付通、微信支付、微眾銀行、理財通以及騰訊地圖等;
線下服務:58趕集、滴滴出行、新美大、餓了么、e家潔、e袋洗、丁香園、微醫集團、同程網、藝龍網及微影時代等;
企業級服務:騰訊云、開放平臺、投資基金、眾創空間、企業微信/QQ、Foxmall等。
戰略盲點
騰訊組織架構
騰訊的營收來源于增值服務、廣告、投資及企業業務,其中,超過75%的營收來自于增值業務(游戲、社交會員及數字內容),約19%的營收來自于廣告業務(騰訊網、騰訊視頻、QQ空間展示廣告,廣點通、朋友圈效果廣告),余下的來自于投資收益和企業業務。
然而,其中增值業務和投資收益已經發揮的淋漓盡致,增長速度正在逐步放緩,而企業業務則持續不被重視,唯有廣告營收仍具發展潛力。
根據騰訊2015年第四極度財報數據,廣告收入為57.33億元,其中來自于效果廣告(QQ空間手機版、微信公眾賬號)的收入為29.16億元,來自于品牌展示廣告(騰訊網、騰訊視頻)的收入為29.17億元。同樣是在2015第四季度,百度(競價排名、百度聯盟)和阿里(直通車、天貓租金、阿里媽媽)分別獲取了186.99億元和345.43億元的營收,它們營收大多來源于效果廣告,而同期騰訊的所有廣告營收只有57.33億元,分別只有它們的約1/3和1/6,可謂相差甚遠,如果僅算效果廣告,那么差距將更大。
恰恰相反的是,騰訊擁有近似壟斷的社交網絡和第一大內容生態體系,這使得用戶在騰訊社交生態上停留的時間遠遠高于后兩者,而現實情況則是收入卻與它們相差巨大,這說明騰訊在將用戶的時間和注意力轉化為收入方面,表現的很差勁。
這可能源于騰訊對整個社交內容生態體系缺乏統一規劃,最終難以將生態流量高效轉化成營收,不得不說這是一個巨大的損失。為了提高廣告業務營收,騰訊有必要重新調整生態結構,并基于廣點通廣告平臺,像百度、阿里那樣大力開拓生態廣告市場,并最終轉型為一家以效果廣告為主的互聯網公司。
那么騰訊怎么調整生態結構,又從那里獲得收益呢?
縱觀百度/阿里的營收,主要來自于生態圈,前者以整個互聯網為生態,將自己定義為流量分發環節并向下游電商/服務主體導入流量而獲益,而后者則自行搭建封閉電商平臺,招募下游商品銷售主體加入,并通過合理流量分發來獲取營收。同理,騰訊獲取效果廣告營收的關鍵在于搭建合理的生態結構,可以歸納為以下兩點:
第一、尋找/搭建流量需求主體,并依據騰訊生態向其導入流量;
第二、主體所經營的領域或GMV足夠大,這樣騰訊才能從它們賺到的錢中分一杯美羹。
縱觀騰訊大生態體系,能夠承擔這個使命的只有媒體號(企業、機構、媒體和自媒體)和內容電商,前者包含公共號、企鵝號和QQ公共號等媒體主體,后者則是依據這些媒體主體建立起來的微店(商鋪),它們分別有如下特點:
1、媒體號:微信公共號依托于微信社交平臺,包含超過1000萬個公共號主體,日均幾十億的閱讀量;企鵝號依托于騰訊網/騰訊視頻/天天快報媒體平臺,平臺日均幾十億的閱讀量;QQ公共號依托于QQ/QQ空間兩個社交平臺,目前日均閱讀量正在快速攀升,除此之外,還有興趣部落、起點閱讀平臺、動漫平臺、音樂平臺、直播平臺等鼎力支持,平均每天的曝光量可能高達數百億次,因此,媒體號是一個極其龐大的流量生產主體;
2、內容電商:自從將電商業務打包出售給京東后,騰訊生態內部的電商主體只有微商這一部分,而官網電商(也是百度客戶,目前約60萬)和平臺商家(也是阿里客戶,目前約800萬)則需要其它方式獲得,前者需要依托于騰訊云和應用層開發生態,而后者需要與京東合作(包含京東平臺入駐商家和拍拍商家),最終形成覆蓋微商、官網電商和平臺商家的龐大客戶體系,由于要銷售商品或服務,這一主體是一個極大的流量消耗者,同時能將流量轉化為營收利潤;
在一些時候,媒體號和內容電商是一樣的,比如微店、企業號、服務號,即發布內容獲取流量,然后將流量轉化為商品銷售,但也有一些時候,媒體號和內容電商是不一樣的,比如大量的自媒體和毫無關系的商家。
于是,這會產生兩大類需求,第一類是流量的生產者與流量消耗者之間的流量交易,發生在自媒體與商家(or 企業)之間;另一類是入口級流量,也即平臺下游的部分主體需要向平臺(騰訊)采購流量,最終上述兩種交易都將為騰訊帶來營收。
考慮到內容電商生態規??赡懿粊営谔詫?天貓,因此生態里邊將具備完整的流量生產、分配、消耗體系,以及大量的各類服務模塊(包含整合自媒體、微店、電商平臺(復活拍拍)、媒體平臺、云計算、京東云倉儲服務、物流支持、支付/擔保/保險、效果廣告、品牌廣告、官網(All 所有相關服務)、客服支持、搜索支持、百科支持、問答支持等),它們共同構成基于內容電商生態的基礎設施,匯總后如下:
經營自由:新的生態以內容生產為驅動,經營權/管理權全部下放給企業/自媒體主體,其不再局限于任何一個平臺或封閉生態內部,而是開放性的與所有互聯網元素自由連接,其起點為依靠內容生產帶來用戶關注、流量,最終轉化為商品銷售,進而通過生產/銷售差價獲利;
媒體平臺:內容是互聯網上最大的流量來源,這些經營主體雖然依托騰訊平臺產生,但并不局限騰訊生態內部,而是開放的與互聯網各個內容平臺連接,包含公共號/騰訊網/新浪/頭條/搜狐/網易/鳳凰/微信/QQ/QQ空間/騰訊視頻/優酷/愛奇藝/百度貼吧/百度文庫/UC瀏覽器/QQ瀏覽器/等諸多媒體平臺,但是內容平臺各有各的標準、用戶亦有自己的喜好標準,最終媒體號能獲取多大流量,主要看內容生產者自身的能力;
騰訊云(or 阿里云)等提供基礎云計算服務,應用工具服務商(口袋通,有贊,微店)等為微店商家、電商平臺(拍拍網)、官網服務等提供大量云計算中應用層服務,咨詢公司提供必要的數據搜集/分析服務,由此誕生大量的開發支持團隊,最終共同提升服務質量/壓縮服務成本;
微信支付(or 其它第三方支付)、擔保公司、眾安保險(or 其它保險公司)以及微眾銀行(供應鏈金融)等提供各種相關服務,保證交易雙方的合法權利,并為其發展提供必要的服務;
京東云倉儲、京東配送(or 第三方物流快遞)、客服支持等模塊提供必要的支持;
騰訊廣點通將基于內容分析、用戶畫像分析等形成一個大數據廣告系統,并承擔起效果廣告、品牌廣告、搜索支持等相關的流量與連接服務,從而為生態內外部各個主體之間建立有效的流量交換機制。
最終,這將成為一條貫穿騰訊所有核心業務的龐大內容電商生態,從而將小米模式放大到整個互聯網,并有可能助推騰訊的營收規模擴大一倍。
兩大危機
騰訊業務雖然形成了由社交、私有內容、公有內容組合而成的龐大生態,但這種生態也并非穩若泰山,相反正在時刻遭受兩種突變帶來的侵蝕,一種是核心業務(社交與私有內容)的突變,另一種是整個行業生態的突變,它們無時不刻不再蠶食著騰訊的根基。
核心業務突變
雖然微信+QQ組合而成的社交工具雙核心很強勢,幾乎霸占了國內整個即時通信市場,但是與社交工具關系緊密的私有內容領域卻并非如此,遭受微信沖擊后,QQ、QZone成了輝煌不再的業務,微信朋友圈嚴格的評論管制已經使其偏向于內容展示,而不是基于內容的溝通,與此同時,私密內容存儲產品——網盤正在蓬勃的發展,這是一個幾乎能存儲任何內容的空間。
毫無疑問,隨著互聯網基礎設施的完善,網盤的價值將獲得爆炸式增長,并取代用戶本地硬盤/手機存儲并成為互聯網界第一大應用,甚至會超越通訊工具(微信/QQ)成為使用頻率最高、用戶依賴性最強的應用產品。
如果有那家公司一舉占據網盤領域行業霸主地位,其上邊將保存海量用戶私有內容(包含各種類內容),考慮到未來最大的內容源來自于普通大眾用戶,依據這一優勢,其會很容易向圖片、資訊、視頻、閱讀、音樂、直播等諸多領域滲透,那么將有可能會重新確立現有細分內容領域玩家的排位。
不僅如此,用戶與私有內容之間的強大粘性,或許會在用戶之間產生全新的基于內容溝通方式,而這有可能顛覆騰訊現有社交工具的統治地位。
因此,從網盤這點切入是有可能威脅騰訊的社交/內容根基的。從目前網盤市場競爭看,騰訊微云發展情況并不理想。
互聯網生態技術變革
關于互聯網技術變革,我們不得不說一段騰訊內部技術研究的過往歷史。
曾經騰訊內部最具研究實力的機構為騰訊研究院,不幸的是,這一機構已于2012年變革中變相解散,失去技術研究能力的騰訊,正逐漸由一家科技公司變成了一家專注內容和應用的傳統公司。
騰訊曾經解散其研究院或許有它的原因,可能是技術研究轉化成產品營收太過遙遠,可能是技術研究需要投入太多不必要的資源……不管如何,這都說明騰訊高層不重視技術在科技領域的作用,就像騰訊曾經的成功不太依賴技術的研發與進步。
從短期來看,這或許是明智的策略,但長期來看,缺乏技術研發的企業,都很難在科技長河中長久不衰,隨著技術的進步、用戶習慣的改變、企業組織的僵化……這些應用層面的企業都會被慢慢沖垮,我們唯獨看到,專注于技術創新與商業化的IBM,能持續生存近百年歷史,因為它專注于前沿技術研究,當主營業務面臨危機時,它能夠以新技術為依托,開拓全新領域,從而獲得可持續的發展。
如今互聯網領域即將面臨以認知計算、VR、神經芯片為主導的新一輪技術變革,這對于上一個時代(超文本協議、圖形操作系統、微處理器)誕生的騰訊來說,將面臨巨大的技術進步帶來的威脅,因為這一輪技術變革可能擊毀現有微信、QQ的產品形態,沖散各個內容小生態(騰訊網、騰訊視頻、閱文、QQ音樂、騰訊游戲)的組織形式,從而毀掉騰訊的所有主營業務,最終致使其從互聯網之巔滑落。
讓人吃驚的是,新生代的互聯網公司今日頭條、滴滴出行好像天生就具備技術基因,它們的管理層都在大力開拓人工智能技術,寄望借此提升業務運作效率的提升,當事先已經融合進全新技術體系時,就能將技術變革帶來的沖擊化為烏有。
然而作為BAT巨頭之一,騰訊在技術領域的布局屈指可數(據說有兩支團隊研發AI,一個位于北京,來自于研究院解散后的部分人員;另一個設立在香港的AI研究所,真不知道設立在這個金融與商業中心有什么用,這里有多少技術基因?),實所不應該。
看看AlphaGo戰勝李世石,可以洞見認知計算革命近在咫尺,隨時都可能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