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微博的價值回歸,直接原因在于用戶回流,關鍵在于商業化趨于平穩和上升,本質在深挖自身垂直領域的潛力,既幫助阿里連接閉環生態,又讓自身的價值得到更多途徑的最大化。
近日,國內市場調研機構艾瑞的監測數據顯示,從去年10月到今年4月,微博月度覆蓋人數凈增長4800萬,增幅高達41%。同時,微博在應用月度覆蓋用戶規模上的排名也進入前五。顯然,從艾瑞報告來看,在國內應用中的地位,微博已經回歸,且與微信、QQ一起引領國內社交。
眾所周知,此前由于微信“半路殺出”,如日中天的微博突然被“急剎車”,甚至有人拿出“微博活躍度下降40%”的數據疾呼——微博式微。其實能理解,“新人笑,舊人哭”,這是亙古不變的道理。
然而,在這樣的情況下,微博卻與阿里巴巴“結姻”,而后還成功登陸納斯達克。誠然,憑單一產品把市值做到這個地步,在國內應該屈指可數。而另一個角度而言,也證明了其做為國內巨頭社交應用的價值與地位。
那么,微博是如何回歸的呢?或者說,其價值是通過哪幾個維度重新體現的呢?
用戶回流
一個普遍認同的說法是,“從產品形態來看,在國內市場,隨著搜狐、網易以及騰訊微博的退出,微博已經沒有同類競品網站,成為社交媒體的不可替代平臺,微博已經明顯出現用戶回流現象。”
據統計,今年第一季度,微博月活躍用戶達1.98億,比上季度凈增2200萬,同比增幅38%。創下上市以來之最;而自上市以來,無論月活躍用戶還是日活躍用戶,均連續四個季度保持30%以上的同比增速,雙雙取得10%以上的環比增長。顯然,成熟期的微博還能有這樣的用戶增長率,說明微博用戶回流的趨勢已經很明顯了。
究其原因,大家分析了很多,總結而言主要有這幾點:1)用戶重新判定了微博、微信的性質和作用,二者其實不互相取代;2)微博找到了自己的位置——社交媒體,產品和運營思路更加清晰;3)各門戶微博產品競爭中最終勝出,“國內已無同類競品網站”;4)傳播價值的進一步釋放,激發“粉絲回流”。
不過,其實還有一點不可忽略。6月6日,新浪微博常務副總經理曹增輝在一場對話中提到,“微博早期成長的時候更多依賴的是一、二線城市人口的提升,而現在去看,微博上三、四線用戶的總額已經占到一半。”據了解,2014年微博用戶的增長規模其實是歷史增長最高的一年。而這一年是一個拐點,因為增長的大部分用戶都來自三、四線城市。所以,微博用戶的回流,其實還與中國互聯網不斷“下沉”有關。
商業趨穩
5月15日,新浪微博公布了截至2015年3月31日的第一季度未經審計的財務報告,顯示凈營收9630萬美元,較上年同期增長43%,超過公司9300萬美元至9600萬美元的預期范圍,廣告和營銷營收7920萬美元,較上年同期增長53%,其中移動端的廣告收入占比達到58%,同比增長高達185%。
以non-gaap非美國會計標準來算,微博第一季度利潤為290萬美元,結合上一季度財報來看,微博已實現連續兩個季度盈利。而綜合其廣告和營銷營收連續強勢增長來看,新浪微博的商業化正趨于平穩上升。
新浪掌門人曹國偉曾公布過微博商業化的六大模式:互動精準廣告、社交游戲、實時搜索、無線增值服務、電子商務平臺以及數字內容收費等。不可否認,曹國偉在看待新浪微博的商業化問題和方向上是對的,作為“社交媒體”的新浪微博,其真正的變現還是來于“廣告和營銷”。
前文提到一個數據,“今年第一季度,微博月活躍用戶達1.98億,比上季度凈增2200萬,同比增幅38%。”注意38%這個數字,幾乎接近該季度的凈營收增長率43%!一般分析認為,當用戶數增長率比較接近凈營收增長率時,說明了該商業化產品已經被用戶所接受。換句話說,微博推出的一系列廣告和營銷產品已經融入到其生態里。
阿里聚變
2014年,微博登陸美國資本市場。時至今日,阿里巴巴與新浪微博在不同的垂直領域開始展現出協同效應。
彼時,曹國偉在接受電話連線時表示,阿里不僅給新浪微博帶來貨幣化潛力,還將從數據社交、支付方面與微博深度合作。新浪微博希望與阿里和淘寶共同創造一個移動商務社交體系。他還強調,無線互聯網時代,數據和移動支付體系,是非常關鍵的因素。新浪微博和阿里巴巴如果能在這些方面產生火花,將使這兩個平臺在無線互聯網的發展方面都會有很大收益。
很顯然,在這套“體系”里,微博和支付寶都想把彼此打通。因為社交+支付確實是未來支付的重要場景,微信支付即是證明。于是,當微博接入支付寶后,微博開始嘗試在信息流里面進行營銷與交易閉環體系打造,任何商家、用戶都可以在信息流里面完成營銷、完成交易、完成支付閉環,且整個體系只要兩步就可以完整完成。
事實證明,在今年春節,微博首次聯合支付寶一戰,就大大提升了微博商業工具——支付和卡券的用戶規模。數據顯示,微博支付用戶已超過4500萬,占移動端月活躍的27%,,而在今年除夕和元宵節兩天,微博日活用戶都突破了1億的峰值!
綜上所述,微博的價值回歸,直接原因在于用戶回流,關鍵在于商業化趨于平穩和上升,本質在深挖自身垂直領域的潛力,既幫助阿里連接閉環生態,又讓自身的價值得到更多途徑的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