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年,接觸了不少ERP軟件,聽了不少關于ERP軟件的推廣說明會,自己也嘗試了好幾種軟件模塊的實際運用,但效果一直不如人意,專家對此也評論不同。說什么的都有,但幾乎沒人點出ERP的死穴。
有幾個問題我們必須首先理清。
一、任何一種ERP軟件都有其適用范圍,至少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一個軟件可以成為放之四海而皆準的通用軟件。即使,某些聲稱自己是通用軟件的公司也不行。
二、任何一種ERP軟件都是建立在一種管理思想或者管理結構上的。我們知道,管理本無定法,也沒有優劣之分,主要看其是否能夠解決問題。軟件不過是這些思想的一種體現形式,同樣也擺脫不了這個約束。
三、實施ERP不是目的,ERP只是一個系統工具。這幾乎已成共識。我們試圖用一個系統思考的辦法來解決企業各部門之間的協調與資源共享,以達到企業整體經營績效的目的。
四、多數情況下,ERP都有個在實際運用中進行二次開發的問題。如果說,實際ERP表現有好、壞之分的話,主要還是看軟件公司二次開發的能力。
但是,以上這四點觀念,都無法回避一個事實:現在的ERP是建立在流程基礎之上的。因為,有“業務流程重組”做理論指導,這方面還有6西格瑪做旁證。
而我的觀點是,建立在流程基礎上的ERP軟件會被流程所困住,流程思路便成了ERP的死穴。如果我要界定一下我說的論點的適用范圍的話,那么,我要說,對中國,對民營企業,ERP還很遙遠。因為,我無法窮舉,所以,為防止招來批評,我不得不界定成上述的一個相對狹窄的范圍。
為什么?這是中國的客觀現實所然。
今天的中國市場變化太大了,昨天的英雄,今天可能就成為了失敗者。中國的企業外部環境是多變的。在這種情況下,一個企業想要經營良好,沒有多變的機制或者更準確說,具備靈活的應對機制,恐怕是很難持久的。進一步講,由于企業經營機制多變,那就要求企業具備動態調整的能力,這種能力從企業實際來講,就是:組織結構多變、權責多變(也是權責不清的一個原因)、人員多變、流程多變等等。
有人講:唯一不變的真理就是變化。
那么,作為ERP軟件開發的公司來講,是不希望你變來變去的,一是軟件設計師在模塊規劃時很難協調,二是二次開發可能因為多變而成了多次開發,軟件公司也受不了。有的軟件公司為逃避這種責任,干脆把源代碼交給企業,由企業去自行修訂。可是,有多少企業有這樣的強大開發能力呢?
其實,問題既不在于企業多變,也不在于軟件公司不負責任,而是建立在流程基礎上的框架是個死穴。
包括四川維尼綸公司在內一些早期應用過ERP的企業曾經談過:“...我們不得不加班登錄數據,否則第二天其它部門上班便沒法運作...”這就是一個很典型的情況。由于流程的限制,上、下部門之間的數據庫是被流程捆綁起來的,所以,流程要求這樣,你不得不先行一步。但是,我們似乎應該思考一下,我們真的應該這樣嗎?
我們不妨換個角度看看。如果,我們不把流程作為數據庫鏈接的基礎,而是把流程所產生的結果作為基礎,那會是一種什么樣的情況呢?
關注結果而不是關注流程,那么無論流程如何多變,均沒有什么可以擔憂的。
只要結果能夠反應企業的整體經營需要,隨著市場環境的變化,企業可以動態調整自己的組織結構、調整自己的運作流程。需要說明的是人員的調整也同樣不會產生大的影響,而現在的關注流程的方式,倒要受到這方面的影響,使得企業不得不再行投入成本進行培訓。
只有三種情況是例外:企業流程本身比較穩定或變革后流程重新穩定的能力很強;軟件公司的后續開發能力很強(往往有管理顧問做后盾);企業自身的軟件開發調整能力超強。
否則,應用ERP,真應該小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