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hfnxjk.com/statics/images/logo.png)
本以為歐盟對谷歌搜索分拆的提案不過是一個象征姿態罷了,沒想到歐洲議會還真的投票贊成分拆谷歌搜索業務,雖然是針對整個搜索市場,而不單單是指谷歌,也沒有指出谷歌的名號,但是谷歌在歐洲搜索市場幾乎占據了九成的業務,言外之意自然就非谷歌莫屬了。雖然這個提案不具備法律效應,但是對于歐盟反壟斷組織來說還是有一定的話語權威懾力的,這恐怕也是谷歌也擔憂歐洲議會贊成分拆搜索業務的緣由吧。
據悉,歐洲議會投票贊成分拆谷歌的動議,希望歐盟反壟斷機構對谷歌和其他互聯網搜索引擎采取更嚴厲的措施,包括拆分搜索業務。歐洲議會建議歐盟委員會考慮這份決議,將搜索引擎的搜索業務與其他業務進行拆分。不過“計算機與通信產業協會”(CCIA,成員包括谷歌、eBay、Facebook、微軟和三星等)稱,分拆是一個“極端且難以實施”的解決方案,在快速發展的在線市場不太合理。
對于歐洲議會針對谷歌,其實幕后還是有故事的。原來是美國的競爭對手一直在暗中使勁。有媒體披露稱:“正是因為微軟、Expedia和TripAdvisor等美國競爭對手的投訴,歐盟才對谷歌展開反壟斷調查,且已持續四年之久。”“美國公司把歐盟委員會視為一個戰場,就是他們跑來投訴谷歌。就是他們告訴我們,谷歌做出的讓步還不夠多。”據悉,微軟等公司早已意識到歐盟委員會的巨大權利,與美國的反壟斷機構相比,歐盟反壟斷機構更加好斗。例如,對谷歌的調查已持續四年。
早在今年5月,歐盟最高法院裁定,允許用戶從搜索引擎結果頁面中刪除自己的名字或相關歷史事件,即所謂的“被遺忘的權”。根據該裁決,用戶可以要求搜索引擎在搜索結果中隱藏特定條目。此外,谷歌還面臨著版權方面的挑戰。其實分拆與否并不能完全改變搜索市場的地位,谷歌在這個領域的優勢過于明顯,唯一遺憾的是歐盟并沒有一個公司可以在這方面和谷歌抗衡,再加上本身的價值取向有很大的相似性,因此谷歌在歐盟的發展幾乎也是暢行無阻,這自然也加快了其發展的步伐。而不像在有些市場受到一定的轄制和準入門檻。
而微軟等競爭對手之所以對谷歌如此較真,也是因為在互聯網時代谷歌的強大,包括進入到移動互聯網市場,谷歌借助Android本身的擴展優勢,也獲得了不少機會。表面上看谷歌沒有直接介入到移動互聯網市場最叫得響的移動終端市場,畢竟在手機市場谷歌并沒有獲得什么市場表現機會,曾經收購了摩托羅拉移動,最終也是賣給了中國聯想公司,因為谷歌的本意并不在智能手機市場,雖然也曾和HTC合作,小打小鬧地推出一些代工產品,不過無論是智能手機還是平板電腦市場,谷歌并沒有表現出一定的決心。倒是在可穿戴設備方面,谷歌眼鏡也是一枝獨秀,這是另一種應用場景的競爭,谷歌還是表現出很強的實力。
但是對于智能手機市場而言,蘋果的一枝獨秀,再加上三星的全球擴張,包括中國本土手機制造商廠商的崛起,都和谷歌有扯不斷的關聯關系,畢竟Android本身的開源擴張性太強大了。當初阿里巴巴的一個阿里云出籠,宏碁和其合作進行移動布局。谷歌得知后及時叫停,這就是在保護其Android在市場的絕對地位。雖然和蘋果iOS沒有直接的比較,但是二者在市場的競爭一直就沒有消停,在設備的開機應用等方面,目前Android的優勢還是非常明顯的,因為有太多的第三方廠商使用的是Android的系統支持。這也是未來谷歌可以有更大作為的地方。因為在知識產權積累等方面,谷歌的優勢是其他的移動廠商難以比擬的。當然,目前的授權使用還沒有什么問題,但是在擴張到足夠龐大的市場之后呢?
表面看歐洲議會對谷歌的“彈劾”是針對搜索市場,其實對于整個互聯網市場,谷歌的影響力都是巨大的,但是分拆就可以解決問題?在沒有法律約束的背景下的一紙投票不能帶來什么結果性的后果,雖然會給反壟斷機構帶來一定的壓力,但最終可能還是無疾而終,或者谷歌在一些領域做出讓步。問題的關鍵還是能找到競爭對手,真正能夠形成壓力競爭,比如在中國市場的百度,是可以和谷歌競爭的企業,無論是搜索還是在新技術的研發上,百度近年來的布局和努力都是有目共睹的,在移動互聯網市場的能力也逐漸彰顯出來,即使在無人汽車以及智能自行車方面的努力也可以讓我們看出在智能設備方面百度的研發能力和決心,以及以中國市場為牢牢的根據地的一種研發投入,包括技術延伸,這一點是非常關鍵的。
此外,BAT對于移動互聯網市場的咬合式競爭關系,也在加快我們自身的移動互聯網發展步伐,當阿里巴巴的“雙十一”可以賣到全球市場,進而帶來市值不斷飆升的情況下,中國市場的崛起已經不可阻擋,在這樣的市場背景下,抓住機會才是真正發展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