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兩年,我國的智能交通事業得到了較快發展。2012年中國交通運輸部發布的《交通運輸行業智能交通發展戰略(2012-2020年)》提出實現對高速公路、國省干線公路、重要路段、大型橋梁、車輛區域及交通運輸狀況等的感知和監控。使出行人能夠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通過其熟悉的方式獲取所需的出行計劃和實時的出行信息,提高公共交通的吸引力和分擔力,緩解城市擁堵,使出行更便捷。實現對危險品運輸車輛、船舶、長途客運、城市公交、出租車和軌道交通的全程監控,基本建成全方位覆蓋、全天候運行、快速反應的水上交通安全監管系統和海事信息服務系統。可以看出,該項戰略為未來中國智能交通的發展指明了方向。基于上述需求和目標安防企業是如何看的呢?為此我們采訪了宇視科技的黃建強和黃攀先生。
大數據與云計算對智能交通的影響
小編在采訪中,宇視科技的黃建強談到:“云計算作為一種全新概念的信息服務模式,以其自動化IT資源調度、高度信息部署以及優異的擴展性,成為解決智能交通目前所面臨的關鍵技術手段。”云是智能交通建設發展的關鍵技術手段也是由智能交通特點和需求來決定的。
智能交通有以下特點和需求:
1、海量數據信息
智能交通的分析對象是整個城市的交通行為主體,這就導致了其海量數據的固有特性。“以北京市為例,6萬余輛出租車一天就會產生數億條GPS數據,而車牌識別、交通監控視頻等數據量更大,交通相關的數據量級已從TB級別躍升到PB級別,如果要實現對城市道路的交通狀況、交通流量信息、交通違法行為等的全面監測,特別是承擔在交通高峰期采集、處理及分析大量的實時監測數據的工作,整體平臺的運行壓力將非常巨大,傳統的交通數據分析方法已很難有效支撐這么龐大的數據體的開發與利用。”采訪中宇視科技的黃攀談到。
2、應用負載波動大
交通流特性呈現隨時間變化大,區域關聯性強的特點,需要根據實時的交通流數據及時全面采集、處理、分析等。傳統的智能交通方案由于無法做到全局統籌,往往會陷入各自為戰的境地。
3、高要求的信息實時處理性能
隨著城市交通的擁堵,不少出行人要求能夠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通過其熟悉的方式獲取所需的出行計劃和實時的出行信息。這就要求未來的智能交通需要滿足高效性、實時性的要求。
4、數據共享需求
交通行業信息資源的全面整合與共享是智能交通發揮整體方案優勢、統一協調、整體統籌資源的基礎。在目前正在建設的智慧城市中,大量的終端出自不同的廠商及不同的平臺,形成大大小小的信息孤島,很難實現數據共享。
5、高可用性及高穩定性要求
需面向政府、社會和公眾提供交通服務,為出行者提供安全、暢通、高品質的行程服務,以保障交通運輸的高安全、高時效和高準確性,勢必會要求系統需具有高可用性和高穩定性。而目前的方案中,由于設備類型眾多,廠商繁雜,質量和標準都參差不齊,不僅維護成本龐大,而且很難做到高穩定性。
由于上述的實際需求,使得云計算與大數據技術成為智能交通系統的重要支撐。
云計算與智能交通
云計算可以整合資源,對于智能交通領域能夠滿足未來交通行業發展、擴展需求而整合其將來所需的各種硬件、軟件、數據。那么,云計算對于智能交通的作用具體體現在哪里呢?
采訪中宇視科技黃攀談到:“云計算可以動態地滿足整體方案中各個應用系統,針對交通行業的需求,如為基礎設施建設、交通信息發布、交通企業增值服務、交通指揮提供決策支持及交通仿真模擬等,能夠全面滿足開發系統資源平臺的需求,還能夠快速滿足突發系統的需求。”由此可見,云計算是智能交通未來建設發展的方向。
數據分析能力影響智能交通建設發展
目前我國的智能交通在快速發展,問題和困境也非常突出,從各個城市的發展狀況來看,智能交通的潛在價值還沒有得到有效挖掘:對交通信息的感知和收集還是有限,對存在于各個管理系統中的海量的數據無法共享運用、有效分析,對交通態勢的研判預測乏力,對公眾的交通信息服務很難滿足需求。除了各地在交通建設理念、投入上的差異,在整體上智能交通的現狀是效率不夠高,智能化程度不夠,使得很多先進技術設備發揮不了應有的作用,也造成了投入資金的浪費。這其中很重要的問題是數據時代帶來的硬傷:從模擬時代帶來的管理思想和技術設備只能進行一定范圍的分析,而管理系統的那些關系型數據庫只能刻板的分析特定的關系,對于海量數據,尤其是半結構、非結構數據無能為力。數據分析能力很大程度影響了智能交通建設的發展。
結語
利用最先進的云計算與大數據技術手段來解決人類智能交通發展中難題,除了政府政策的利好以外,更需要各個安防廠商的不斷技術創新與產品推陳出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