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抱世界互聯網大會“浙”五年,互聯網之“光”不僅照耀到了烏鎮的發展當中,也投射到了浙江居民的生活當中,照進百姓尋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本屆世界互聯網大會互聯網之光博覽會上,一臺臺3平米見方的“無人診所”,吸引了與會人士前來體驗。人們只需坐到“無人診所”中,即可與云端醫生語音對話,通過病情描述加上檢查設備,用戶就可以得到初步診斷。診斷完成后,還可在旁邊的“智能藥柜”即買即取超過百種的常見藥品,非常方便。
不僅如此,中國藍融媒體中心-新藍網記者了解到,“平安好醫生”還帶來了可遠程號脈,快速辨別“脈象”,替傳統中醫插上AI翅膀的“智能脈診儀”;也有能與病人診前交互,有效采集患者信息并寫入醫院系統,提升醫生和醫院效率的“AI智能輔助問診系統”;能保護聽力的“智能藍牙耳機”等幾項設備。未來,包括“一分鐘診所”在內的這些設備將在醫療中大面積普及,方便市民就診。
中國移動的展館則展出了5G對醫療的改變——為遠程“急救”提供“加速度”:在救護車上,遠在醫院的醫生手握遠程操縱桿,通過高速率、低時延5G網絡連接,給急救車上的患者做“遠程B超”,急救車上的醫療機械臂,精準地同步醫生動作完成了檢查。車還未到醫院,醫生已經得出診斷,到達醫院后,病人被直接送入手術室。
在烏鎮,最新最熱的方案又指引了“互聯網+醫療”的最新方向。在浙江各地,往屆互聯網大會提出的方案已經成為了現實:通過手機、IPAD等設備動動手指,就可以和專家“面對面”視頻門診。在寧波,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體驗在家就醫。家住鄞州的陳老伯患有20多年的高血壓,前陣子出現多尿、疲乏無力等癥狀。由于出門就醫不便,陳老伯的兒子登錄了“云醫院”,預約“高血壓云診室”的專家醫生。第二天,陳老伯控制高血壓的藥物便如約而至……近年來,在“互聯網+醫療”領域,浙江不僅涌現出眾多“云醫院”,連傳統醫院也積極擁抱互聯網并結出豐碩成果,線上預約掛號、線上支付、藥事服務已是平常事。
開啟特種設備智慧監管新模式 保障居民電梯安全
義烏市佛堂鎮現有特種設備1312臺套,其中電梯就有878臺,然而,佛堂市場監督管理所正式在崗人員13人,平均每人需要監管100多臺設備,還不包括原先就需要承擔的“四品一械”、“重點產商品”、“知識產權”等監管職能,可謂是事多人少,安全風險責任大,人機矛盾突出。
“再用老眼光老辦法處理問題顯然已經無法滿足現實的需要,所以我們形成了‘1+3+2+X’的特種設備智慧監管新模式,現在我們所的工作人員只要打開手機APP‘特種設備智慧監管’,就可以看到監管電梯的實時運行狀況,設備性能健康狀況,如果有險情發生基本可以在3秒做出快速處置,30分鐘解決問題。” 義烏市佛堂市場監督管理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自實施“1+3+2+X”特種設備智慧監管新模式后,應急指揮中心接警18次,預防處置16起,應急救援2起,處置率100%,未發生一起人員傷亡事故,其中處置時間最短不到1分鐘,最長25分鐘。
未來:打造“移動辦事之城”讓百姓少跑路 數據多跑路
早晨在智能音響的喚醒中起床,買一份早飯,“滴……”二維碼付款支付成功,打開手機看了一眼要搭乘公車的實時位置,上車掃碼付款,一路上不用擔心會堵車,因為城市大腦早已將擁堵路段的小轎車進行了分流,公交車到站后騎上一輛共享單車抵達公司樓下,開啟一天的工作……2014年首屆世界互聯網大會時提起“移動支付”“智慧城市”,說到“以后不用買地鐵票,掃碼就能進站”,做到“不用現金也能在城市生活”時,還只是一個“聽上去很美”的概念,不到五年時間,移動支付日益成為像水和電一樣的基礎設施,2018年10月的《國人智慧出行報告》顯示,36.1%的國人搭公交車時選擇刷乘車碼支付,城市居民已經習慣了智慧生活所帶來的便利,而這樣的紅利還在向鄉村不斷輻射。
中國藍融媒體中心-新藍網記者一走進中國電科的體驗中心,映入眼簾的是近年來在新型智慧城市建設上所取得的成果和對未來的展望。中國電科以新型智慧城市建設理念開端,貫通了傳感設備與體系架構,傾力打造了“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安可工程”,它涵蓋了芯片、板卡、服務器、操作系統、云平臺、辦公軟件等關鍵產品,旨在將自主可控落到實處,實現了安全可靠的數字化工作環境。
通過大屏幕,嘉興市的實景地圖可以經過不斷地放大展現出三維的街道, 顯示出實時的監控畫面。“我們將監控畫面和它的三維信息進行疊合,打破了原有單一的多屏切換的缺點,它丟失了空間信息,通過這種方式,不僅可以看到盲區,還可以看到它具體的位置和空間信息。”中電科新型智慧城市研究院單治彬說。
未來的政府是數字的政府。讓老百姓線下少跑路,數據多跑路,這個減法,用“互聯網+”這個加法來替代。“互聯網+政務服務”改變的是政務生態,既包括政府權力運行的生態,也包括政府為公眾服務的生態,也是政府從管理型向服務型轉型的必經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