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奉賢區信息委公布的《奉賢區推進智慧城市建設三年行動綱要(2017-2019)》,涉及民生的共有十大重點項目,包括智慧居家養老系統、醫療健康信息查詢系統、智慧停車系統等,看看你最期待哪一項的建成?
一、智慧居家養老系統
建設目標
根據本區養老服務規劃發展目標,以居家服務為基礎,打造“全人群、全方位、全周期”的智慧養老,服務于居家生活的“高齡純老家庭、獨居和失智老人”。
建設成效
1。一鍵呼叫服務:為80周歲以上的純老家庭(含獨居老人,約12000戶)安裝應急呼叫裝置,通過終端設備進行呼叫,由服務機構與救援機構聯系協助救援,通知家屬。
2。居家監測服務:為80歲以上獨居老人(約4000戶),安裝居家監測設施,通過紅外活動監測老人活動情況,監測老人發生突發狀況,由服務機構和家屬及時應對救援。
3。專業定位服務:為60周歲以上的失智老人(約450人),通過定位服務管理老人的當前位置情況,當老人的定位情況出現異常報警時,可確定老人所在位置,通知家屬。
建設計劃和建設周期
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的形式完成全區困難老人智慧養老建設。建設費用估算:一鍵呼叫:50元/月/戶;居家監測:100元/月/戶;定位服務:50元/月/人;
2017年覆蓋率達到10%;
2018年覆蓋率達到50%;
2019年覆蓋率達到100%。
二、醫療健康信息查詢系統
建設目標
對區內部分公立醫院開展以電子病歷等級評審為核心的醫院信息系統升級改造;為居民提供便捷的健康和就醫信息查詢服務。
建設成效
1。完善奉賢中心醫院、奉城醫院、中醫醫院等基于電子病歷等級建設的應用信息系統,提升基礎保障能力。
2。居民可通過手機、網站等查詢到自己在醫院的居民健康檔案和電子病歷、醫院的化驗、檢查報告,可居家實現醫院的預約掛號。
建設計劃和建設周期
完成醫療健康信息查詢系統建設。
2017年三家醫院基礎改造升級;
2018年完成電子病歷五級建設;
2019年健康云平臺及智慧支付、預約、查詢等實現全區覆蓋。
三、智慧停車系統
建設目標:
整合區內停車資源,提高停車位流轉率,減少車輛尋找車位的時間及繞行距離,實現停車誘導和無感支付。
建設成效
1、整合區內公共停車資源,實現網上動態查看預約、自動識別車牌進出場、即時結算無感支付等功能的智能停車系統。
2、選擇部分道路和停車場站,實現全景視屏識別、車牌自動識別、智能語音提示等功能的智能化停車管理。
建設計劃和建設周期
采用政府引導、企業參與投資和建設的形式完成以下任務:
2017年啟動試點明確覆蓋范圍;
2018年完成50%覆蓋;
2019年完成100%覆蓋。
四、市民云便民服務一站通
建設目標
統一匯集各類信息發布、服務辦事和基層治理信息,實現網上便民服務一站通,提升區內基層信息化水平,創新社會治理工作。
建設成效
推進市民云服務平臺建設,實現網上便民服務一站通:
1。信息發布:集成區內各類就業養老、衛生教育等民生服務信息,一站式向全區居民發布。
2。區內辦事:通過和奉賢行政服務中心、社區事務受理系統奉賢區級平臺、奉賢政務服務APP等便民服務的對接,實現一站式網上辦事的預約和辦理。
3。基層治理:通過市民云支撐小區業委會居村換屆選舉、居村問卷征詢等社會治理的溝通交流。
建設計劃和建設周期
完成網上便民服務全覆蓋,為全區市民提供便民服務一站通互聯網+服務。
2017年覆蓋20%;
2018年覆蓋60%;
2019年覆蓋100%。
五、政務辦理自助服務終端
建設目標:
統籌建設匯集各類服務的自助服務終端平臺,提供24小時政務便民智能服務;自助服務終端進駐各級服務網點窗口,實現智能化服務。
建設成效
1、在區行政服務中心建設自助服務大廳,將各部門的終端整合集成到統一自助終端服務大廳中,實現各類事項的自助24小時查詢和辦理。
2、將自助服務廳模式延伸到各基層服務窗口,包括各社區事務服務中心,村居服務窗口和四堂間等。
3、采用智能機器人技術,實現“一窗式、一端式”的智能人機互動服務。
建設計劃和建設周期
2017年調研情況并擬定建設方案;
2018年平臺建設和試點;
2019年應用推廣。
六、河長制管理查詢發布系統
建設目標
建設河道綜合整治信息管理平臺,整合各類水務、環保資源,實現智能查詢河道管理、污染源整治等業務的信息。
建設成效
1。建立河道常態化巡查機制,讓一線街鎮與河道管理部門更好地配合,確立“發現問題—上報問題—處置問題”的聯動機制。
2。拓展多元化的河道治理服務渠道,方便公眾參與治水,促進治理工作的公開透明。
建設計劃和建設周期
完成奉賢區河長制工作平臺建設;實現數據分析網上發布與查詢。
2017年建設系統;
2018年信息發布。
七、食品追溯管理和公眾查詢系統
建設目標
建立全環節食品安全監管信息追溯平臺,實現源頭嚴防,過程嚴管,風險嚴控,并提供公眾信息公開和查詢發布平臺。
建設成效
1、建立食品安全信息追溯管理體系:實現食品的全生命周期信息追溯。
2、滿足消費者快速追溯食品安全信息的需求:消費者能夠通過平臺、專用查詢設備等,查詢追溯食品的來源信息。
建設計劃和建設周期
完成食品安全信息溯源管理平臺建設,企業建設費用預估:入駐費3000元/家,運維費1800元/年/家;
2017年食品生產種植養殖覆蓋;
2018年食品流通、餐飲服務覆蓋;
2019年實現全環節全覆蓋。
八、互聯網+環境監測與管理平臺
建設目標
依托和升級現有環境監測系統和環境在線監測與管理平臺,將各類環境監測管理要素有效整合,形成一體化環保感知體系,實現預警預報、安全應急。
建設成效
1。擴增環境監測手段和覆蓋面,監測范圍更廣。實現重點廢水、廢氣產生單位、重點區域、重點河道、工地揚塵在線系統基本全覆蓋,并實現聯網。
2。建立環境信息實時平臺,對監測數據通過云技術進行大數據處理,環境質量數據及污染源監督性監測數據共享,為監督、治理提供有效依據。
3。共享環境監測數據,居民可通過網絡對重要、重點區域的環境質量數據進行查詢。
建設計劃和建設周期
完成環境信息公開查詢、環境信息發布、環境預警系統。
2017年建設系統;
2018年完成平臺;
2019年實現全覆蓋。
九、智慧社區建設
建設目標
利用信息技術整合社區資源,為社區居民提供高效、便捷和智慧的服務,提升社區居民對智慧城市的體驗度和感受度。
建設成效
以社區居民生活服務需求為出發點,建立完善的服務網絡,提供與居民生活密切相關的衣食住行等各類信息和服務,促進生活服務便利化;完善社區管理與公共服務功能,推進廣覆蓋、易使用的社區管理與公共服務信息化應用,提高社區管理與公共服務水平;通過運用多種技術手段,打造安全、舒適、高效的信息化小區,實現家居生活智能化。
建設計劃和建設周期
采用政府引導、市場運作模式,利用市、區、鎮三級資金共同建設智慧社區應用。2017年試點示范;2018年逐步推廣;2019年全面推進。
十、“i奉賢”無線熱點覆蓋統一接入平臺
建設目標
通過統一無線接入平臺,實現全區政府提供公共服務場所、公共交通設施無線覆蓋,市民可通過統一認證接入獲得一定時長的免費上網接入服務。
建設成效
為市民在區行政服務中心、社區事務受理中心等政府公共服務場所以及主干公交、BRT和南橋汽車站等公共交通區域提供無線覆蓋服務,隨時享受移動上網的便利,降低互聯網使用成本,從而鼓勵市民更積極主動地參與公共事務,倡導公共交通綠色出行。
建設計劃和建設周期
運營商(電信、移動、聯通、鐵塔四家運營商)負責無線網絡和平臺建設,政府通過購買服務形式為市民提供移動應用接入服務:2017年調研并試點建設;2018年完善平臺,提高覆蓋率;2019年應用推廣,實現全覆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