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海市“12345”市民服務中心。
時時監控了解社區發生情況的呼和浩特市玉泉區五里營智慧社區。
近日,鄂爾多斯市入選中國智慧城市建設50強。
自治區第十次黨代會提出,要大力推動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牧業現代化和綠色化深度融合、深層互動,充分發揮工業化的主導作用、信息化的支撐作用、城鎮化的帶動作用、農牧業現代化的基礎作用和綠色化的引領作用,在更高層次上推進我區現代化建設。
當前,我區正處于重要的戰略機遇期,智慧城市作為城市創新發展的新理念和新模式,加快其建設,是各地促進“五化”協同,加強科技創新驅動、促進發展方式轉變、推動經濟結構優化升級的重要戰略選擇。
烏海市:讓百姓享受便捷生活
自2015年12月底烏海市城市服務平臺正式上線以來,市民只需動動手指,足不出戶就可以辦成好多事兒了。通過微信,烏海市民可查詢天氣、交通違章、公積金等14項便民生活服務。
據了解,烏海是自治區第一家上線該平臺的盟市,2016年,該市的微信城市服務平臺公積金查詢服務獲得了騰訊公司舉辦的2016年中國“互聯網+”峰會政務辦事類“用戶最喜愛的城市服務”獎。“這個獎項是騰訊公司通過大數據比對評選出的,憑的全是實實在在的數據,全國只有7個城市獲獎。”烏海市政府信息辦網絡管理科科長宦鐵軍說。
微信城市服務平臺上線,只是烏海市推進信息化建設、打造智慧城市信息惠民的一個縮影。早在2012年8月,該市就建設了全市統一的地理空間框架,為各部門信息系統預留接口,共享地理信息成果。自2013年成為全國首批、自治區首家智慧城市試點以來,烏海大力推動智慧城市建設,信息化應用水平不斷提高,如今,越來越多的市民正享受著信息化帶來的高效與便捷。
烏海市以電子政務外網為基礎,提升電子政務外網的安全防御能力,建設信息共享網絡,利用網閘等安全手段,實現與各業務專網的互聯互通。目前,該市電子政務外網已延伸至所有社區,覆蓋市、區、辦事處(鎮)、社區(村)四級及所有市屬行政事業單位,覆蓋率100%,接入能力全部達到100M。專線費用列入市財政預算,集中管理統一支付,已撤并部門專線33條,每年降低行政成本80多萬元。
目前,全市已經建立起以公安戶籍人口信息為基礎,計生全員人口信息為主體,相關業務部門人口信息為重要補充的全市人口基礎信息庫,社保、低保、殘疾人等20余項民生基礎數據已基本實現共享比對常態化。
烏海市還整合服務電話,在全市范圍內形成應急服務熱線“110”和非應急服務熱線“12345”2條為民服務熱線。其中,“12345”市民服務熱線整合熱線56條,開通互聯網和微信坐席,啟動商務服務平臺和為老服務平臺,實現了電話、網站、微信等多渠道服務,為公眾提供“7×24小時”政務咨詢、便民服務、舉報投訴、城市管理聯動、養老服務、商務配送等服務,基本覆蓋群眾各類訴求。市民只要記住“110”和“12345”這2個號碼,就能在生產生活中獲得全方位服務和援助。
人們還可以通過社保網上服務大廳、APP等多種服務渠道,享受社保卡申領、信息變更、掛失補辦等業務在線辦理服務。現在,已有9萬多人注冊和使用社保網上大廳,占全市人口的16.9%。在警務云平臺信息資源關聯共享方面,公安部門全面推行“一站式”服務,群眾不受戶籍所在地限制,可以跨地區在任意派出所辦理本市戶籍業務。如今,烏海的智慧小區建設也得到快速發展,目前各試點小區已經配置了智能存儲柜,智慧小區硬件、軟件、網絡環境部署正在穩步推進。
通遼市:建設宜居宜業智慧新城
“現在在通遼市,城區名校名師在本班講課,偏遠農村牧區學生通過視頻直播同時聽講,還能通過視頻向名師提問請教;在酒店就餐能在懸掛的顯示屏上或通過櫥窗看到廚房內食品加工制作全過程,食藥部門還能同時監控;公交車上或公交站亭有WIFI覆蓋,可以隨時查尋公交車行駛狀況……”談起智慧城市建設,通遼市智慧城市管理中心負責人劉曉軍介紹:“這些僅僅是通遼市智慧城市建設的一部分,過不了幾年,通遼市將基本建成宜居宜業的智慧新城!”
去年以來,通遼市按照建設智慧城市的發展定位,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加快推進智慧城市建設,把智慧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和服務民生作為當前一項重要工作來抓,確定了市視頻信息共享平臺、智慧教育、智慧醫療、智慧交通、智慧旅游、智慧食藥監、智慧安監、平安城市、通遼云計算中心、城域網和市民卡綜合應用等11項智慧城市重點項目建設任務,明確了項目建設內容、責任部門、完成時限等具體要求。
目前,通遼市視頻信息共享平臺、智慧教育、智慧食藥監、智慧公交、智能公共自行車等項目已建成使用。投資3.85億元,建設完成了市級綜合指揮中心、視頻信息共享平臺、交互網絡工程,視頻終端建設工程已完成投資97%,部分已接入,12月30日將全面投入運行;投資1.26億元,建設完成了通遼中心城區市直學校“三通兩平臺”及智慧教育建設項目,完成了智慧教育應用服務中心、多媒體計算機室、同頻互動錄直播室、編輯制作室等工程項目建設,為226所學校(教學點)鋪設寬帶光纜,為7個旗縣區51所學校安裝74套“同頻互動課堂”設備,實現了高清視頻會議、多媒體教學演示、校園安全監控、電子培訓及音視頻采編、與區內外中小學校同頻互動等功能;投資1600余萬元,建成了智慧食藥監協同辦公系統、綜合業務系統、藥品電子監管系統和互聯網+綜合服務平臺,與各旗縣市區局和二級單位全部實現無紙化辦公,涉及食品藥品的行政許可事項全部網上受理,對全市1150家藥品經營企業實現信息化監管,門戶網站重新設計并上線使用。
劉曉軍介紹,2017年,通遼市智慧城市建設工作將認真貫徹落實自治區第十次黨代會精神,結合通遼市“十三五”規劃和通遼市第五次黨代會、自治區及通遼市大數據產業推介會精神,按照“同步推進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牧業現代化、綠色化”的要求, 以“加快智慧通遼建設,推進‘三網融合’,全面提高經濟社會各領域信息化水平”為任務目標,落實好“互聯網+”行動計劃,夯實網絡基礎設施,繼續推進資源整合共享和智慧城市重點項目建設,培育發展大數據產業,提升智慧城市建設水平,逐步建成“平臺通、數據通、應用通”的智慧城市體系。
阿拉善盟:在共享與發展中協同推進
為全面推進國家“互聯網+”行動,運用物聯網、移動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空間地理信息集成等新一代信息技術促進阿拉善信息化、工業化、城鎮化、農牧業現代化和綠色化加快融合發展,去年,阿拉善盟行署印發《關于推進“互聯網+”行動 建設“智慧阿拉善”的指導意見》。《意見》明確了“智慧阿拉善”建設總目標,即用3至5年的時間,整合利用城市地理資源、環境、人口、經濟、社會等基礎信息,建立起與國家、自治區“互聯網+”戰略行動相銜接的高效、開放、互動、共享、安全的阿拉善互聯網集成服務平臺,基本形成政府管理、民生服務、重點產業發展的數字化、在線化的發展方式,使以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移動互聯網等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在各行各業、各領域得到廣泛應用。加快“互聯網+”基礎設施建設和重點應用系統建設,形成優良的“互聯網+”生態協同系統。
在《意見》指導下,去年,阿拉善盟通過政府采購程序,與北京北達軟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簽署項目合同,啟動“智慧阿拉善”建設頂層設計項目。如今,以“互聯網+”為基本特征的“智慧阿拉善”建設快速推進。“智慧旅游” “智慧文化”等工程相繼啟動,阿盟文廣局出臺阿拉善“智慧文化”建設工程,制定出以建立“一個平臺,四大體系”為主要目標的《阿拉善盟智慧文化建設方案》,提出通過3至5年時間建設,基本實現文化遺產保護、文藝創作演出、廣播影視、新聞出版的數字化建設,構建集服務、管理、展示、營銷于一體的綜合文化服務平臺,打造與文化資源相匹配的智慧文化展示共享平臺。
今年,阿拉善旅游局實施了“全域+智慧”的智慧旅游建設,著重建設以智慧旅游數據資源庫為基礎的阿拉善智慧旅游網站群、APP客戶端(微信公眾平臺再開發)、游客多媒體查詢系統等智慧旅游公共服務系統,著力提升阿拉善旅游公共服務綜合水平,實現旅游公共服務的全域覆蓋。智慧旅游建設成為旅游產業與各相關行業間合作發展的“催化劑”。
胡楊林景區是阿拉善盟第一家智慧景區。為了提升景區品質和游覽舒適度,該景區投資5000萬元打造智慧旅游項目,從智慧營銷、智慧管理和智慧服務3個方面,系統化構建智慧旅游景區建設工程,修建了智慧旅游展廳、電子沙盤、數字拼接大屏、全景區可視化監控指揮中心等基礎設施。現在,游客可以通過微信、網銀、支付寶等方式在網上付費購買景區門票;智慧旅游展廳方便游客了解胡楊、了解景區;智慧管理建設使景區具備遠程拍照功能、全景區可視化監控指揮中心,它不僅可以覽盡景區的主要游覽線路,還提高了景區可視化管理水平。
據統計,今年十一期間,3成以上的游客是通過網絡平臺購買胡楊林景區的門票。阿拉善胡楊林景區負責人白磊告訴記者,胡楊林景區率先開展智慧旅游景區創建工作,景區管理水平明顯得以提高,旅游安全得到有效保障,游客的滿意度也得到進一步提升。
創新型內蒙古需加快智慧城市建設
2014年,智慧城市建設被正式列入國家戰略發展層面。當年印發的《關于促進智慧城市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提出,到2020年,建成一批特色鮮明的智慧城市,聚集和輻射帶動作用大幅增強,綜合競爭優勢明顯提高,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服務、創新社會管理、維護網絡安全等方面取得顯著成效。
自治區第十次黨代會報告提出,創新是轉型升級的關鍵驅動,要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報告還提到要抓住我區列入國家大數據綜合實驗區建設機遇,加快推進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強化信息資源綜合開發利用,為建設創新型內蒙古提供有力支撐。
智慧城市建設正是對創新發展的最好詮釋。智慧城市,是運用前沿科技信息化技術,對民生、環保、公共安全、城市服務、工商業等活動在內的各種需求做出智能響應,通過城市智慧化管理,為市民創造更美好的生活,促進城市和諧、可持續成長。近幾年,智慧城市成為城市發展的一種新模式,加快智慧城市建設,是現代城鎮發展的必然趨勢,也是創新發展、轉型升級的必由之路。
加快智慧城市建設是實現創新型內蒙古的重要路徑。物聯網、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等新技術,正與人們日常生活深度融合,并發展成為現代城市不可或缺的重要基礎。在新一輪的競爭中,誰能搶占科技發展的新高地,誰就能贏得領先發展的新優勢。目前,我區正處于經濟社會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要想創新發展,還需抓住列入國家大數據綜合實驗區建設機遇,強化信息資源綜合開發利用,廣泛應用前沿科技信息技術,為建設創新型內蒙古提供有力支撐。
加快智慧城市建設是實現創新內蒙古的最佳選擇。如何使生態、旅游、政策、產業、文化等資源優勢發揮出更大的作用,加快整個城市的發展融入?互聯網、大數據能夠為智慧城市建設提供強大支撐,幫助城市管理提供多樣化的解決方案,更有效地解決能源、交通等問題,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質量。
雖然發展前景廣闊,但具體如何建設智慧城市,對我們來說任重而道遠。智慧城市建設是一項長期、復雜、艱巨的系統工程,需要各地積依據自身特點推出前瞻務實的戰略舉措,集科技之力,聚人才之能,把智慧城市打造成為亮麗的風景線,為創新型內蒙古建設添磚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