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理念:惠民、益民、利民
智慧城市是提升城市管理能力和市民生活品質的重要支撐,其立足點正是“以人為本”,以惠民為導向,以惠民應用為出發點。徐明認為,一方面,重點關注亟需解決的民生領域,比如醫療、交通、教育、社區等,讓市民直接感知到生活的便捷。另一方面,通過信息和數據的充分共享,實現惠民應用在不同領域、不同場景通用,進一步提升城市智慧體驗。比如“銀川市民一卡通”,成為中興的“智慧銀川”項目實現惠民的載體和名片,通過一卡通貫穿各部門,整合醫療、交通、教育、生活繳費、日常購物等應用場景,讓智慧城市觸手可及,真正體現“惠民、利民、便民”的宗旨。再比如由中興通訊與銀川市共同建設的智慧政務平臺,受到中央及各級領導的認可,成為加大簡政放權力度、提高政府行政效能、提升惠民便民效果的典范。基于這個平臺政府部門已經完成了432項業務一站式審批,審批時限縮短78%,企業注冊由5天取得“四證一章”壓縮為一天,市民也無需跑多個窗口和單位,辦事滿意度大幅提升。未來還計劃借助大數據分析技術,引進虛擬審批、備案審批等創新方式,進一步加大惠民力度。
管理與運營模式:多元化、多渠道、多層級
智慧城市建設具有投資大、周期長、見效慢的特點,選擇一個切實可行的投資運營模式是推進和運營智慧城市的最大挑戰之一。面對地方政府債務重壓和智慧城市建設的巨大資金需求,強調政府和社會資本“全程共建、風險共擔、利益共享”的PPP模式脫穎而出。徐明介紹,PPP模式強調在政府頂層設計規范之下,讓企業充分參與,進行市場化運作,形成多元化、多渠道、多層級的合作共贏體系。這破解了早期政府主導模式中資金匱乏、效率低下的問題,為智慧城市的成功建設和可持續發展提供了基礎保障。比如,我國正在大力落實“一帶一路”國家戰略,其中涉及到諸多智慧城市項目。在整個“一帶一路”經濟帶中,應該說,各個國家和地區的發展程度和信息程度參差不齊,因此在智慧城市的建設過程中更加需要因地制宜、量體裁衣,廣泛借助社會資本和專業運營商的力量,共同開展智慧旅游、智慧園區、公共安全、智慧交通等項目的規劃、建設、運營和服務等。
技術方案:開放式、一站式、整體性
早期智慧城市建設存在設計分散、各自運營的特點,各個垂直應用之間由于標準、技術、體制等問題難以形成協同合作。徐明認為,新一輪智慧城市建設中應從頂層架構設計、數據共享、運營和服務平臺建設等,都由專業化的機構進行統一規劃、布局和維護,實現政府各部門乃至全社會的信息共享與協同合作,形成整體性解決方案。
并且,隨著云計算、大數據和物聯網時代的到來,未來智慧城市中關于交通、環境、醫療、行業等數據量將出現大爆發,對于這些數據的獲取、整合、分析和應用,將會大幅提升社會智慧城市的決策能力、運營效率和智慧水平。徐明認為,我國智慧城市建設中正在加強建設開放共享的信息平臺,打破以往的“信息孤島”現象。比如銀川的智慧城市,就由專業公司統一規劃設計,以一個城市為單位,基于中興公司“一云一網一圖”總體架構,打破信息孤立和封閉的窘境,加大信息安全共享的深度和廣度,實現數據跨部門的互聯互通,極大提升了城市的智慧程度,同時達成多重目標。
總之,智慧城市的建設需要統籌兼顧人類社會、物理世界和信息世界的三重關系,從理念、模式和技術等方面進行革陳除舊,最終讓城市更智慧,實現提升市民生活品質、提高城市管理效率、激發城市產業活力、聚集城市發展新動力與新動能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