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建設要創新機制,市場主導,在這一過程中充分發揮市場化機制,引導社會資本參與至關重要。”國家發改委副主任胡祖才7月10日在2015中國智慧城市國際博覽會高峰論壇上表示。
《證券日報》記者獲悉,在同一場合,國家標準委主任田世宏透露,標準委計劃在三到五年之內,制定41項智慧城市的國家標準。“智慧城市標準的研制在國家智慧城市試點城市中得到了驗證和試驗,為標準的持續改進提供了現實基礎”。
國家發改委城市中心主任李鐵表示,中國的智慧城市剛剛起步,需要完成四個方面的進程:第一,如何通過企業來推動智慧城市的發展;第二,如何使碎片化的智慧城市的發展模式、分割的發展模式,變成一個整合性的、綜合性的發展模式;第三,如何實現企業跨界的經營和管理,來促進利益的分享;第四,如何完成家庭、社區、就業產業園區和城市的整體結合。
“如果從這四個方面解決了智慧城市的發展路徑,既借鑒了國際經驗,又使城鎮化率達到中期階段,就可以通過這個龐大的市場空間來帶動整個產業的發展、社會的發展進步。”李鐵稱。
有分析人士稱,智慧城市建設需求的爆發式增長,已經成為當下我國經濟應對下行壓力和推進“互聯網+”戰略的突出亮點所在。隨著國家和地方政府重視度的提升,智慧城市建設和服務商將進入高速發展期。投資力度的不斷加大也將為相關產業帶來巨大的商機,智慧城市概念股有望從中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