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測繪地理信息局副局長錢承新發表講話
今天上午,數字城市建設新聞發布會在江蘇省測繪地理信息局舉行,會議確定了江蘇省測繪地理信息局在六月份組織開展“數字城市江蘇行”大型宣傳報道活動,對數字城市建設成效進行集中深入的宣傳報道。會上,黨組書記施建石致歡迎辭,錢承新副局長介紹數字江蘇行宣傳工作部署、省地信中心現場演示數字無錫系統-天地圖。
什么是“數字城市”?“數字城市”全稱數字城市地理空間框架建設與應用,是綜合運用GIS技術、遙感技術、寬帶網絡技術、多媒體及虛擬仿真技術等,對城市的基礎設施、功能機制進行信息自動采集、動態監測管理和輔助決策服務的技術系統,具有城市地理、資源、生態環境、人口、經濟、社會等復雜系統的數字化、網絡化、虛擬仿真、優化決策支持和可視化表現等強大功能。通俗講,數字城市就是通過有效整合多源的城市基礎地理信息數據,為各類與地理位置有關的社會經濟信息的集成、共享提供權威統一的地理空間信息公共平臺。而在此平臺上建成的各類示范應用系統將為國土、規劃、公安、交通、水利、民政、統計、城管、園林、質監、疾控等部門的科學決策、信息化管理、資源共享、統籌利用等帶來革命性的轉變。
江蘇省測繪地理信息局副局長錢承新介紹,根據國家局的部署,我省于2007、2008年先后開展了數字徐州、數字泰州的建設試點。并在2010年9月14日,由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主辦,中國測繪宣傳中心承辦,人民日報、新華社、光明日報等中央主要新聞媒體支持的“數字城市中國行宣傳報道活動”對我省數字城市做了集中報道。中央電視臺以“把荒地變寶地”詳細介紹了徐州塌陷區的整治,騰出2萬畝用地指標和贏取稅源地位信息系統當年多征收了幾個億的財政收入。2011年,數字城市建設在省內全面開展和推進,先后啟動了鎮江、南通、常州、揚州等地市的數字城市建設推廣。2012年底,我省13個省轄市已全面啟動建設;2013年,我們又在全省開展了數字縣(市)區的建設,要求到2014年啟動全省所有數字縣區建設工作, 2016年完成全部數字縣區建設工作。
省測繪地理信息局史照良指出,在圍繞數字城市建設主線開展工作的同時,我們還以地理信息公共平臺為基礎與省人社廳、民政廳、交通廳等13個省級部門合作建設江蘇省信息資源共享交換平臺;為省軍區、公安廳、環保廳、農林廳等15個省級機關部門建立了國防動員指揮作業系統、省警務地理信息基礎平臺、江蘇省城市空氣質量新標準試運行監測數據發布平臺(PM2.5)、省高效設施農業地理信息系統等20個相關應用服務信息系統。這些都極大的提高了數字城市應用的廣度和深度。
成功建設“數字城市”,將為我們更加深入、全面地認識城市打開新的視野,為城市規劃、建設和全面管理提供一個全新的平臺,對調控城市、預測城市和監管城市將會起到傳統方法無法比擬的強大效果。據了解,此次“數字城市江蘇行”將會在南京、蘇州、常州、揚州、鎮江進行實地考察并集中報道。了解包括南京市建鄴區“智慧新城地理信息應用共享平臺”、南京市城管局“城市綜合管理平臺”、蘇州智慧園林、蘇州公安PGIS系統、常州市國土資源局、市公安局、市環保局相關應用系統、揚州系統“大運河遺產監測”系統、“印象。揚州”文化專題、鎮江市給排水數字化管理系統、鎮江市公共自行車站點展示查詢系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