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IDC發布 《中國公有云市場追蹤報告》 顯示,2016年阿里云市場份額為40.67%,騰訊云為7.34%、金山云為6.02%,三家企業累計占據中國公有云市場一半以上的市場份額。與此同時,三家企業連續多年增速超過 100%,大體量下同樣保持高增長的能力。
在云計算頭部陣營逐漸形成的過程中,云計算市場依然時刻面臨著激烈的競爭,其中最不容忽視和重要的一方面就來自人才的競爭。 因為,隨著互聯網技術升級以及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在未來的爆發式增長,云人才必將成為各廠商,特別是寄望爭奪并重塑云計算行業話語權的廠商的重要武器。
然而,快速發展的行業和人才之間還存在巨大的缺口,人才保衛戰將可能成為公有云下半場的重頭戲。以云計算行業架構師崗位為例,一個工作3-5年的架構師就可以獲得2W-5W的月薪,在一些傳統自建私有云的企業甚至可以給到更高的薪酬。那么在現有云計算廠商格局下,公有云前三又將如何應對和打好人才爭奪戰呢?
*以上招聘數據來源于6月9日:獵聘網、Boss直聘
強大后盾支持 構建人才“堡壘”
從國內云市場主要參與者看,相對Ucloud、百度云、青云、華為云等云廠商,目前阿里云、騰訊云、金山云等頭部陣營企業在市場份額上擁有優勢地位,在用人方面逐漸形成吸引效應。雖然行業人才缺口大,競爭激烈,但對稀缺人才來說,這幾家仍然具備強大的吸引力。
一方面,頭部陣營云公司擁有強大的母公司資源支持。無論是公司資金實力,還是在產品的研發、市場的拓展等方面都有深厚的資源積累,有時甚至是絕對的話語權。比如最近順豐和菜鳥的接口問題之爭,背后其實就是云市場的爭奪,這是一般的云服務廠商無法玩轉的。
另一方面,為了保護頂尖人才,頭部陣營云公司建立了更完善的用人體系,并能為核心人才提供足夠大的施展平臺和空間。具體來說,他們不僅通過積極引進外部人才,包括從谷歌、微軟、甲骨文、華為、聯想等國際、國內科技公司高薪外部聘請高端人才,來提高整體團隊的技術實力和管理能力,而且給予行業內非常有競爭力的高薪待遇,通過豐富的人才梯隊結構設計,讓員工可以享受到不同級別帶來的榮譽感和成就感。
因此,無論是從平臺的廣度還是深度,無論是從人才的需求還是人才的培養力度,頭部陣營公有云廠商自然是云計算行業人才的首選。
高成長性和空間 打好“人才”攻堅戰
如果說成為公有云前三意味著在云計算市場獲得優先入場券,那么能夠持續吸引到最優秀的人才,才能拿到云計算市場競爭獲勝的殺手锏。因此在人才缺口增大的背景下,勢必會出現核心高端人才在這些頭部企業的再次爭搶和分流現象。
不可否認,阿里云占據市場40%的市場份額是當之無愧的公有云巨頭,龐大的電商體系、在線用戶體量以及在政企市場和垂直領域的布局,讓阿里云盡享互聯網帶來的紅利。但是相對國內最早進入公有云市場的阿里云,騰訊云和金山云在游戲和視頻方面以及大數據和人工智能領域的發力帶來的高速增長,也同樣聚集了行業人才的關注。
如今的人才流動的動力與人們的傳統印象有所不同,他們不再是單純的追求高收入,公司環境與個人的匹配性、 企業的成長性、平臺和職位的空間同樣對人才構成強大的吸引力。因此,即使騰訊云和金山云在市場份額上與阿里云還存在差距,但在人才吸引的方面也有自己的優勢,并且事實也驗證了這樣一種趨勢。比如在金山云的人才流入來源中,30%的人才都來自大型云公司,這在過去是很少見的。
究其原因也很簡單。過去,大型云計算企業為高端人才提供了舒適的環境,并且行業中高端人才可選的同級別企業很少,而如今高成長云企業已成獨角獸公司。從體量上看,他們依托強勢行業資源,吃透細分領域的同時加速擴展;其次,他們有著創業公司的沖勁和快速發展勢頭,特別是高端人才一般都持有上市前的較多期權,這也意味著超高倍的回報,勝過在大型公司持有的股權回報。
此外,國內云計算企業從同質化競爭走向了差異化,并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特色,這給尋求興趣和自身價值最大化結合的人才提供了機會。阿里云以千萬中小企業為依托,吃透了電子商務類企業紅利;騰訊云憑借強大的社交圈資源分享云計算的蛋糕;金山云依托小米生態在視頻、游戲找到自己的特色等等。 總之,行業和業務的細分,使得人才可以根據自己對行業的熟悉程度選擇想要進入的領域。
所以,頭部企業在在業務差異性的同時,保持企業發展進入快車道,不僅是企業現在的需要,更是未來打好人才爭奪戰的重要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