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8日下午,Linkedin(領英)聯合“全球創新論壇”和紅杉資本中國基金在清華組織了一場中美頂尖投資人的對話活動。由央視主持人陳偉鴻主持,嘉賓為Linkedin創始人Reid Hoffman(里德·霍夫曼)和“硅谷創投教父”Peter Thiel(彼得·蒂爾),以及紅杉資本全球執行合伙人沈南鵬。三位嘉賓分享了很多關于創業和投資的心得,以下是志明精心挑選的干貨,供大家研究探討。
首先,借用彼得·蒂爾在活動上的一段話作為開始:“創新總是聽起來很簡單的事情,而且好像總是很容易就告訴別人說,你應該創新,但是在事實上做起來是很困難的。為什么?你要真正實踐創新,你要有勇氣,做一些當時人們看起來很奇怪的,甚至沒有用的東西和事情,所以做創新的人必須要克服很多的阻力,而且要克服很多別人對你的不了解。為此,這個挑戰一直都是存在的,如果你想做新的事情一定有挑戰”。
成就一名優秀的投資人,需要什么天賦?
里德·霍夫曼:你需要平衡那些看起來相反的東西,需要平衡很多的矛盾,因為要做投資者,要看中那一些非常奇怪的人,所以你本身也要跟別的人不一樣。
彼得·蒂爾:我也來補充一下。我覺得一個人總是要保持新事物的學習能力,我們作為投資者就是要不斷的學習,總是要接收到新生事物。
沈南鵬:要有聆聽的能力,因為每天碰到很多創業者跟你來講述他的商業計劃,你需要在很短時間內聽懂他的東西,然后深刻理解他。說也很重要。因為在今天這樣一個競爭非常激烈的市場當中,你需要說服這些優秀的創業者拿你的錢,而不是拿別人的錢。這個時候你同樣是要做一個很好的銷售員,能夠一個很好的演說家。
創業公司成功的要素?
里德·霍夫曼:要找到你的競爭優勢,然后就此進行執行。這種差異化比其他因素更為重要。如果你對此不確定的話,那你一定要通過社交網絡來和最有智慧的人進行溝通。
彼得·蒂爾:必須找到一個賽道,有很少人在開車。但是我們發現很多人都會擠在同樣的道路上,但是不愿意到那些空的高速公路上去開。
沈南鵬:我感覺特別重要的就是聚焦。聚焦在一個拳頭產品上,對初創期非常重要。當然公司發展一定規模,有了地位和品牌以后,可以延伸進入其他領域。
關于投資的公司和錯過的公司
沈南鵬:當年有很多社區都死了,大家大眾點評網成功留了下來,有幾個原因。第一,賽車手張濤非常出色。第二,它離商業很近,做餐飲服務業的點評,離錢很近。
彼得·蒂爾:我們投資Facebook并不只是光聽他講那么幾分鐘就決定了。我們已經做了很多的功課,從1997年以來,里德·霍夫曼和我一直研究社交媒體。有的時候大家不要夸大了那一些所謂推銷會議的重要性。
里德·霍夫曼:我也補充一下,扎克伯格當時對facebook也不是特別的有信心,所以我們后來又舉行了第二次創業者和投資人的見面會。雷軍的小米當時也找過我,我沒有投資給他,對我來說真的很遺憾,很震撼。
沈南鵬:有一輛車我開始沒有投,后面兩撥人進去了,京東。2008年存在各種因素,包括金融危機等等,我們沒有完全看明白這個商業模式。還有一輛車讓人非常遺憾,后來我也投了,那就是阿里巴巴。但是當我投的是三年半以前,那個時候市值已經到了300億美金了。
我們有的時候有一個比較狹窄的觀念,這個是做B2B的,alibaba.com,是它第一個產品。感覺B2B不會非常大,公司已經到了一定的規模,后來這一部分B2B已經分拆上市了,但是像很多商業模式的隱患一樣,從那個時候商業模式,B2B,最后走向B2C,走向中國電商的極大重整。這個時候是投資人最需要避免的盲點。
彼得·蒂爾:就是有很多的車我錯過了,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我經常會思考的,就是youtube,我們第一輪沒有youtube投資。失敗能夠給你帶來的這個最糟糕的影響就是花太多時間思考失敗,阻礙你將來的成功。你要思考一下過去做的哪些錯事,要繼續往前走。
移動互聯網到來的影響
沈南鵬:很多商業模式原來存在的原理是基于PC互聯網的,這樣商業模式可能必須改變。因為移動互聯網時代,每個人是在基于地理位置的,很多碎片化的時間在消費互聯網。離開了地理位置和場景,沒有辦法建立起自己的商業模式的。
確實移動互聯網時代創業門檻兒大大下降了,但是并不表明創業成功也會提高。如果門檻兒都很低,市場上同樣一件事情很多人在做,誰能夠做得好最后取決一點,用戶是最終的上帝,用戶體驗決定這個產品能否在很多競爭當中脫穎而出。
彼得·蒂爾:即使在移動互聯網的時代,人們仍然習慣去模仿和山寨別人,你有好東西別人就來山寨你,但是總有東西是別人山寨不了的。那些別人無法效仿的東西,就會有人投錢給他。
里德·霍夫曼:是的,比如說是否具備網絡效應,一旦建立網絡效應別人就不容易把它拿走。還有是一個好的項目應該是別人無法超速的。一個車開在前面,開的很快,在后面想超過就很困難。
有的行業具備自然壟斷特征
沈南鵬:搜索有一些自然壟斷的特性,因為一般大家可能會在某一個已經建立起比較大的市場份額的一個搜索引擎當中習慣于在上面進行搜索。
彼得·蒂爾:有的時候這些大的競爭對手很難競爭,因為谷歌是一個巨頭,很難有人和它競爭。這是自然壟斷的一個行業,同時是一個具備典型特征的行業。
有些行業容易成長出多家類似公司
沈南鵬:O2O是一個萬億市場,有不同的垂直應用,每個垂直應用都有不同的領航人。這個跟搜索比不太容易形成單家壟斷局面。
里德·霍夫曼:這并不是一個賽道,實際上可以分成多個賽道。電商很容易競爭,很容易招到很多競爭對手。我覺得他們并不是在一個單一的賽道上進行競爭的,而是有很多的細分市場。
彼得·蒂爾:對O2O和大數據這種熱詞一定要謹慎,不要盲目進行投資。它并沒有任何的含義,你這個公司和對手沒有任何的差異,很容易被描述和復制。
投資人之間的關系:
彼得·蒂爾:因為我和其他的投資人之間也是有競爭的,企業與企業之間有競爭,投資者之間也是有競爭。我必須理解其他投資人沒有看到的地方,才會對這個項目很有信心。
里德·霍夫曼:合作和競爭都有,這是我的一貫回答。
沈南鵬:其實投資領域作為一個創業者有一點不太一樣,你看到一個投資領域的合作遠多于這個競爭。創業者很難換車換賽道,但是投資人,你可以轉換。而且作為一個好的創業者在不同階段,也需要不同背景的投資人來幫他,能夠把這個賽程走完。
未來看好哪些領域?
里德·霍夫曼:其實要做預測總是非常的危險,因為未來在它的發展往往是違背人們的意愿。如果一定要預測,我想應該是數據,也就是現在所有的app都是基于數據的,然后量化那一些數據,物聯網也是搜集數據,所以今后數據就是平臺,也就是說任何新的產品和技術都是建立在數據這一個平臺上面的。
彼得·蒂爾:我認為以后的趨勢就是把這個生物技術跟基因技術,信息學,通訊學融合起來,軟件和硬件會融合起來。所以今后會產生像無人駕駛汽車這樣一個新生事物。也就是說長遠來講,電腦肯定使用會越來越廣泛,也越來越分散,也就是未來的趨勢。
但是投資人不是投資于一個趨勢,而是投資于具體的產品和項目,比如當年有一些.com的企業今天已經完全不存在了。有些公司像谷歌和facebook以前完全不存在,現在變得非常大,所以這些趨勢是對的,但是挑戰是把趨勢變成具體公司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