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BAT,是上海心口隱隱的一根刺。“上海為什么出不了馬云?”這句話從7年前問到現在,尤其是在“互聯網+”的大旗下,這個問題似乎更讓一些上海人焦慮,但一些創業者反問我,“上海為什么一定要出馬云?”或者可以這么問,“上海的互聯網經濟為什么一定是BAT模樣的?”
滬上知名互聯網評論家魏武揮曾言,上海過于發達,因此在這輪以O2O為重要驅動的互聯網創業中比較吃虧。通俗點說,就是上海城市服務基礎建設太好了,所以在BAT這一輪主要以C(消費者)為主要目標人群的互聯網浪潮中,上海的創業者沒有太多機會。
城市和人一樣,有著不同的成長經歷、個性和優劣勢,而這些決定了它的未來。
被普遍公認的是,上海商業精神在于信守商業契約、遵從市場游戲規則和秩序,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人被認為“最守規矩”,這似乎從另一個側面說明,喜歡野蠻生長、打破一切規則的一些互聯網企業為什么有時候會感覺與這里氣場不符。但這并不意味著,上海不適合創新,只不過,它可能更適合那些和實體經濟結合緊密的創新模式,或者說2B的模式。
今年伊始,從上至下刮起了“互聯網+”旋風,總理的意思很明確,要讓互聯網改變已有的傳統產業,尤其是制造業、金融業和生活服務業,而前兩者,恰恰是上海的優勢。
當人們在思考為什么馬云離開上海時,或許并不知道,上海的一家電子商務企業——東方鋼鐵的營業額在2012年已經超過千億元。東方鋼鐵是國內鋼鐵領域電子商務的領頭羊,它主要做的事情是為鋼鐵企業提供電子交易、金融、企業采購、鋼鐵物流、循環物資處置等電子商務服務,幫助這幾年微利的鋼鐵企業開源節流,而且現在它的業務范圍正從鋼鐵企業向其他大型制造企業延伸。
可供佐證的是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監測數據顯示,2014年,東方鋼鐵在線的交易額是1757億元,而京東商城2014年財報中交易額是2600億元。
在BAT引發的第一輪互聯網浪潮中(姑且這么定義),連接的是人,但在接下來的10年中,物將成為關鍵。無論是德國的工業4.0,還是美國的工業互聯網,強調的都是物理網絡與數據網絡的連接,也即所謂的萬物互聯。
據麥肯錫預測,未來10年,物聯網創造的價值將10倍于3D打印技術,總體市場規模預計達6.2萬億美元,屆時,80%以上的制造商將使用物聯網應用程序。而IDC則預測,僅僅到2016年,由物聯網所牽涉的產品及解決方案市場價值就將達到1.9萬億美元,而被物聯網推動最明顯的無疑將是制造業。
本世紀初,在IT領域,與互聯網同時興起的是企業信息化建設,大型企業陸續進入ERP(企業資源計劃)時代,數據代替手工在企業內部開始流動,尤其是上海企業,在信息化改造方面投資巨大,某種意義上,東方鋼鐵、寶信軟件就是寶鋼在此輪進化中的副產品。再比如上海電氣電站集團,早在11年前便設立了CIO崗位,統籌部署下屬所有企業的信息化系統,時至今日,這套系統已經做到可以在每個子公司快速復制。
上海經過多年產業結構調整,大多勞動密集型的低端產業已離開上海,留下的工業大多擁有較高的附加值,而這些企業的信息技術能力和資本也可以支撐它們成為中國工業互聯網的先行者。
4月,上海交通大學海外教育學院副院長谷來豐在美國考察時,認為美國已經進入新硬件時代,這是以美國強大的軟件技術、互聯網和大數據技術為基礎,由極客和創客為主要參與群體、以硬件為表現形式的新產業形態。但一個很少有人知道的事實是,上海智能硬件在國內的地位,相當于互聯網之于北京,代工廠之于深圳。多名智能硬件創業者告訴我,在上海或許找不到一個頂級的程序員,但一定找得到頂級的智能硬件設計者。將軟硬件做到完美的結合、在工藝、材質上精益求精,是上海出品智能硬件的優勢,它們在海外市場的紅火,遠好于現在國內一些所謂的“眾籌明星”。
在這樣的前景中,還在糾結上海為什么沒有BAT嗎?上海會有自己的互聯網巨頭,只不過時機未到而已,它一定是在某一個領域將軟硬件結合做得最好的公司,它的創業門檻一定會高于現有的O2O互聯網公司,它可能更強調創新的商業模式,更在乎如何將創新產品化。
無論是產業基礎,還是人才儲備,上海都站在了“互聯網+”的風口上,她已經不需要馬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