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假貨橫行?淘寶有它自身的嚴重問題,可是作為消費者的我們,是否也助長了這種“不真之風”?
國家工商總局近期公布網購商品定向檢測結果,淘寶平臺的正品率為全行業(yè)最低,僅為37.25%,簡直打臉啪啪響。且不說工商總局的抽樣科學不科學。前不久馬云還擲地有聲地說,淘寶要是有假貨還能做到每天6、70億的交易額嗎?可是事實就是,淘寶確實有假貨,每天也能做到6、70億的交易額。這是為什么呢?
電商“假貨”難定義
在中國工商出版社2008年出版的,可能是漢字圈第一本關于假貨的學術專著《假貨研究》里,假貨指以下商品:1.和客觀事實明顯不符。2.與得到世界上2/3以上政府承認的國際組織頒布的標準,以及2006年人均收入在1500美元以上國家政府頒布的標準不符,前者以承認該標準的地域為準,后者以所在國為準。3、如果二者都不存在,則以銷售地相當于我國省級以上法院得到半數法官認可的司法判決標準為準。在電商平臺,這樣的假貨定義就更加復雜。
以服裝為例,品牌商直接開設的網店以及授權開售的網店,售出的商品與實體店一致,可以稱之為真貨。其余的原單、同款仿制品以及工廠生產的服裝,直接在網店售賣,品牌注冊和質量檢驗手續(xù)不全,這些從嚴格意義來說都是假貨,更不要說線下工廠堂而皇之的A貨C貨等,但也是目前淘寶服裝類商品的主要來源。若以商品質量而言,則要看具體的商品描述,一般確有質量問題的商品在淘寶辦理退換貨還是較為方便的。所以,在電商平臺準入門檻極低的前提下,衡量何為假貨何為真貨,普通消費者首要考慮標準當然是質量,這時候,工商總局認定的假貨在消費者心中不一定是假貨。
因為便宜,所以任性
可以說,普通消費者都知道淘寶上假貨多,淘寶每天6、70億的交易額也說明消費者容忍了淘寶的假貨,更有甚者,其實就是去買假貨的。隨著阿里的打假力度的加強,原單、高仿等不再標明詳細的品牌名,往往消費者也心存僥幸,試圖以低廉的價格去買到高品質的東西,可謂是一個愿打一個愿挨。
淘寶正是以“便宜貨”才獲得眾多消費者的青睞,網店往往是制造商,同一款產品也有了相當大數量的競爭,在很大程度上商品的價格更接近商品的價值。為什么“剁手也要買買買”?便宜,心存僥幸。
看到淘寶假貨消息的評論,大多數消費者對于這樣的數字都表示不以為然,不會因為淘寶的假貨率高就不去淘寶了。殊不知,這樣的消費態(tài)度對于正品賣家和廠家是極大的傷害。假貨大行其道,真貨沒有價格優(yōu)勢而無人問津。這對社會的創(chuàng)造力、商業(yè)誠信度以及市場監(jiān)管都有不小的負面影響。
面對假貨,淘寶不該把自己的責任都推到別人身上,包括把消費者圖便宜的心理也拿出來當免責理由。但是,作為消費者的我們,不正確的消費觀念是否也助長了這樣的“不真之風”,希望給您帶來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