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面臨著一個挑戰,就是對于所有人來說,生活都是線性的,也是本土的。我們做的東西,我們的生活跟我們祖父母那一輩是一樣的,跟他們祖父母的生活也是一樣的,生活都是一樣的,而且是一種線性的年復一年,日復一日。但是現在的生活卻是全球的,而且是指數級的,大家都已經是全球的思維者,要不然的話,你不會來這兒,因為你已經理解到我們現在確實生活在一個全球的世界當中,你才會來到這里。我們也生活在一個指數級的世界,我想跟大家講的就是指數的意思。
如果說我們走了30步,而且是線性的步,那我可以走30米。如果是這樣的方向,大家都可以預測我將會到哪里,30步之后,我就到達了30米之外的地方。但是如果我采取的是30步指數的步驟,達到30步之后,我將會走到哪里呢?30個指數級的步之后,已經超過了10億米了,10億米,大家知不知道10億米有多長呢,我想要問問大家。10億米,其實是繞地球26圈了。所以線性思維和指數思維是完全不同的,這個是至關重要的,也許這個是今天最重要的信息之一。這個30米跟10億米之間的差別就是奇點大學與眾不同的地方,我們是一個完全聚焦于線性思維跟指數思維的大學,我們所做的就是看業務、看技術還有一些指數技術,我們也會輔導人們如何來使用這些技術,來開展一些新的業務,以前并沒有的業務。同時也解決人類所面臨的大挑戰,比如說環境變化、能源問題,還有讀寫問題、貧困問題、純凈水的問題,這些挑戰也許不能夠完全由技術來解決,但是它卻可以利用到我們的指數技術。
看看技術的發展歷史。大家可以看到,有農業化的改革,再經歷了工業化技術的改革。差不多在十幾年前,我們看到這樣一個曲線它斜率突然就增長了很多,這就是我們所說的一個指數級的增長。在我們的現代世界中,它的增長幾乎已經變成垂直的了,增長的非常快,而且可能以后會更快。有多快?就是這種指數級的快,也就是說差不多是每18個月到24個月都會翻一倍,這就可以使我們每一天的生活其實都發生了變化,你要知道,世界的變化速度是指數級的,我并沒有夸張。
City,以前是美國一個很重要的商場,但卻受到了亞馬遜的挑戰。這個虛擬的商店不需要租廠房,也不需要招店員,不需要其它的成本,成本很低,現在很多的這種賣電器的商場都已經關門了。
這是美國的出租車,出租車一直以來都非常受歡迎,大家可能也看到這樣的報道,在美國出租車是可以用智能手機來叫車的,用這個叫車會有私家車來提供服務,它又比出租車更加便宜。這些出租車以后將會由誰來駕駛呢?大家可以預測得到,也就是這個自我駕駛的車,也許不是谷歌車,也許是谷歌把這個執照賣給其它公司或者是百度。因為百度現在跟寶馬在做自我駕駛的車,當這些車真正上路的時候,它們真的是非常好的駕駛員,
大家可以看一下,這個錄像帶出租店收入的比較,這個故事告訴我們,指數技術對于線性公司的影響。Netflix和Blockbuster在2004年的時候只有5億,到了2010年的時候,Netflix是22億,而Blockbuster破產了,六年就破產了,一個頂級的公司破產了,這兩個企業至今唯一的不同,那就是2010年發生的事情,就是2010年發生的事情未來還會再次發生,再次發生,再次發生,而且還會發生的更快。
我們所看到的未來就是變化,就是說變化了以后就會變成常數,顛覆或者被顛覆,沒有選擇的余地
人工智能領域正迎來奇點
很多人在數人工智能的時候,他們都覺得這是一個改變游戲的理論,他們覺得這絕對是改變了我們的游戲方式。但是它不只改變了我們的游戲方式,人工智能完全的顛覆了我們的賽場跟游戲賽場。
大家可能會說人腦是不是足夠了啊?為什么我們需要提升的技術?我們就自己用自己的腦子就好了嘛,這個回答是“不”!我們現在有非常多的信息,差不多1.8GB,我們人腦的發展是這種線性的發展,但是我們知道整個世界的發展是一個主數級的發展,我們剛才也說了GB的信息量是非常大的,我們人腦在過去5萬年當中,沒有發生那么大的快速發展,但是我們的手機,我們的智能手機,我們的電腦在過去5年當中已經發生了這種指數級的變化,而且并不是說你的記憶,你的帶寬,你的人腦是不夠的,而且是你的頭腦當中會有一些偏見,比如說你覺得未來會跟過去差不多,可能,只有15%跟以前不一樣,比以前快15%,但是,其實未來會跟過去完全不一樣。
給大家舉一些例子。這是人類女性的大腦照片。以前的科學家沒有關注神經科學,完全忽視了。現在他們對這個領域投入了很多注意力。大家看到,這些軌道都是相關的鏈接軌道,在左腦和右腦之間進行溝通。這里描述的是如何進行記憶。現在的AI技術人員想模擬這個情況。人類生物發展了上千億年,我們希望可以對此進行仿生。
這張圖上,大家可以看到(Dementrou),他們資助了TT的項目。這個團隊的工作模擬了1.37×10的14次方的禿鷲,模擬猴子大腦的突觸結構。在圖像的中心,不僅僅是一個漂亮的圖片,它展示了猴子大腦的結構。他們把這樣一個軟件變成了硬件,變成了一個芯片。這個芯片有不同的部分。
這里有一個電路板,它的核心是2×3毫米,在這個小小的盒子的中心有256個神經元,有成千上萬個突觸,有可編程的神經突觸盒。它的用電量是非常少的。
大家再看看這張圖,從2011年的256個神經元達到現在的100萬個。這種可編程的突觸也從20多萬個變成了2億多個,神經突觸盒從2011年的1個達到了2014年的4千多個。以前是低的狀態,現在可以看到是數量級的巨大跨越。
Tim Berners是WWW的創始人,他說到個人的信息在網頁上進行認知識別。有些人把網絡連接起來,這需要很多的人工。互聯網上的很多信息都是散亂的,沒有進行很好的組織。
來自Google的Gobi就提出怎么樣組織這些信息呢?如果你有一個很好的算法,就可以根據已有的數據進行預測。我們可以根據網頁上的數據進行建模,從而對未來進行預測。
深入學習的算法可以認知識別出交通標識,而且高于人類的認知成功率,它可以認知到一些組織,或者是中文,或者是癌癥的組織。
大家都知道扎克伯格,來自facebook,雇傭了(Young Lerkun),他是深入學習的專家,在視覺認知上取得了很大的進步。他們在倫敦做了很多的工作。facebook做這些工作是希望認知很多的圖片,因為
facebook上有很多的圖片。大家看到上面是這些圖片,下面是把這些圖片內容進行標識,比如樹、人都認知正確了。但是,也有也有錯誤,比如后面的陰影被識別成人,或者是有些建筑被識別成樹。這個不是完整的,但已經做得很不錯了。
來自于布魯克林大學的JJ Lee。是識別圖像上的人,準確率可以達到99.4%。他們在2013年的時候申請了專利。
人工智能被證明在很多領域都是高效的,在音樂、運輸、醫療、法律、汽車、政府、空間,甚至是藝術方面,都可以用。
人工智能使我們可以拓展可能性,我們可以做一些以前做不到的事情。這意味著小的競爭者可以跟肌肉發達的公司進行競爭。這就是力量,小公司的力量,小公司如何變得更加具有競爭力,可以跟大公司進行競爭。對于小公司來說,這是好消息。如果你是一個大公司的話,這對你來說算是個不好不壞的消息,大公司可以增加自己的能力,其他公司也可以依賴于指數技術的發展。
人工智能最終將超越人類,但同樣需要規則
如果你是非常聰明的,只能在三四個科學領域做得比較好,而不是所有領域都做得非常好。我們把所有的學科集合在一起。對于任何一個人來說,是不可能做到的。但是,AI可以跟人一起做。我們可以用超級的顯示,讓AI跟人一起合作,比如NASA的(hap wor)系統。我們會用AI智能來了解地球上各種各樣的傳感器,以及我們身上的各種各樣的傳感器,從而讓我們了解自己是不是健康、環境是不是健康、業務是怎樣的,從而進行預測。這樣使得我們的未來會變得更好。
如果我們真的創造了超級智能,會怎么樣呢?可能會解決一些難題,比如老齡化、能源危機、氣候變化。這個新的系統不會像人類一樣思考,它會有意、無意的出現一些負面后果。我也提醒大家,如果我們沒有不對AI完全了解,就像你的孩子一樣,他對很多情況都不知道,我們需要對他進行監護。如果你發現你的孩子,或者是AI,有一些邪惡的想法或者是做法,你需要阻止。因此,如果我們發現AI有一些邪惡的做法,就必須把它停止下來。
如果這些技術出現問題,大部分的問題并不是黑天鵝事件,我們已經預測到很多情況,我們一定要對這些可能發生的風險做足夠的準備。
有些人可能認識這幾個人物,他們是在紐倫堡法庭上受審的納粹軍官。問題不是他們不夠聰明,而是他們是道德上的罪犯。所以我們一定要讓人們具有道德素質,否則他們做的事情就會傷害別人,也傷害自己。
Gary Hargun曾經寫過一篇文章《公地的悲劇》。他發現海洋屬于所有人,也不屬于任何人,這個就是公地的悲劇。我們不能把地球作為一個公地,所有人都有風險,應該把風險分配給所有人,共同保護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