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是公認的所謂“移動醫療元年”,包括筆者創立的公司在內的眾多移動醫療企業應運而生。在創業者大舉進軍和資本的猛烈追逐之下,移動醫療大熱,但遠沒出現其它被移動互聯網入侵的行業那種顛覆情景,這是因為移動醫療的創業路上有太多的坑,阻礙著創業者們的前進。
醫生沒動力、不會用
“得醫者得天下”,醫生在醫療體系里處于最核心位置,卻實際上游離于移動醫療之外。移動醫療在資本圈、創業圈、醫藥圈、媒體圈都非常熱,卻一直熱不進醫療服務提供者的核心——醫生。一項針對三甲醫院醫生的調查報告顯示,除好大夫、丁香園等PC時代的老牌互聯網醫療品牌外,醫生普遍對移動醫療所知甚少,連春雨醫生這樣較大的移動醫療企業,三甲醫院醫生的認知度都還非常低。
其中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是醫生沒有動力。許多醫生本職工作非常忙,互聯網醫療是高風險(至少他們這么認為)、低收入,實在提不起太高的興趣。另外,多點執業等打破醫學人才流動藩籬的政策離實施還有比較長的路要走,醫生還沒有迫切的需求去提高自己的知名度。有些醫生只是好奇嘗試,發現效果不佳后即慢慢停用。
事實上,很多醫生不知如何用移動醫療。別笑,這是非常實在的一個坑。移動醫療一上來就是“移動”,而現實狀況是許多醫生連電腦都用不溜,更別說手機APP.許多醫生微信都不常用,甚至有部分“奇葩”醫生還在使用傳統非智能手機。當然,隨著智能手機的進一步普及和年輕醫生的成長,這個坑會慢慢變小。
患者低頻使用以及數據孤島
患者的低頻使用率與醫療的行業屬性相關。醫療是比較低頻的行為,除慢性病外,大量的常見病都是發病率低、病程短的,用戶在生病時很著急,病愈后便不再關注。另一方面,患者心理一般是不見棺材不掉淚,疾病不到嚴重時,患者對自己的健康并不十分關心。
國內公立醫院互相獨立,同時缺乏美國類似的大型醫療集團,導致患者的信息在不同機構之間無法互通,數據割裂嚴重孤島化。在各行各業大數據如火如荼發展的時候,醫療領域在此方面卻寸步難行,如需突破還要做大量的基礎工作。
醫療行業充斥非標需求
醫療領域不同科室的醫生,其需求差別非常大,甚至對不同疾病的需求都不盡相同。許多需求都是非標準化的,移動醫療創業者做出來的產品功能滿足了這個醫生,卻滿足不了另外一個醫生。非標需求很容易把創業者帶入各種坑里去,掉進去之后發現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人才匱乏
在整個創業大潮下,移動互聯網的人才本來就很稀缺,而既懂醫療又懂互聯網的人才更是少之又少。創業公司的核心競爭力無他,只有人才。移動醫療的產品、運營、推廣,都需要相對跨界的人才。創業元年之后移動醫療的競爭,實際上是對人才的競爭。
前進的路上坑多,前進的速度就會慢,這也是為什么移動醫療非常慢熱的原因。我輩仍需堅持不懈、做好持久戰準備。移動醫療創業的大熱驅使許多人進入創業大軍,周圍原來做醫藥的、媒體的、咨詢的都在躍躍欲試,但在進入之前,思考商業模式是否能夠繞開這些坑是非常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