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僅三年之后,有關互聯網汽車的答案就變得有趣且豐富起來。阿里、百度將采用了自家操作系統的車型稱為互聯網汽車,吉利、長安等車企推出了可連接互聯網的新車型,蔚來、小鵬等造車新勢力的互聯網背景,也被納入到互聯網汽車的范疇中……
互聯網汽車的概念變得模糊起來,參與其中的玩家越發地多元化,卻也產生了一個既定的事實:汽車已經和互聯網產生了天然的聯系,互聯網對汽車的影響早已超出意識形態,汽車已經離不開互聯網。
互聯網汽車的進化
2016年互聯網汽車發布的時候,阿里技術委員會主席王堅還在感謝上汽“給阿里一次機會”,并預言互聯網是汽車智聯網時代的基礎設施,數據會成為第二個引擎。
對應的背景是,不少車企還沒有意識到汽車會需要互聯網,而旁觀者們忙著斥責阿里的互聯網汽車為什么沒有自動駕駛。
很顯然,大多數人誤判了互聯網汽車的進化能力,或許只是一個連接互聯網的“小火星”,短短兩年時間就完成了燎原式的進化:
1、一枝爭春到百花齊放。
互聯網人眼中的車企多少會打上一個“保守”的標簽,卻可能是個錯誤的判斷,車企并非是“保守”,而是典型的“不見兔子不撒鷹”,不能給出“你能給我帶來多少銷量”的肯定回答,車企的高管們自然要橫眉冷對。直到阿里和上汽在互聯網汽車推出一年后公布了這樣的數字:榮威RX5的年銷量超過23萬臺。
回到今天來看,阿里和上汽早不是互聯網汽車領域的唯二玩家。基于AliOS打造的斑馬系統迎來了大通、名爵、東風雪鐵龍、福特、觀致等新品牌;百度、騰訊也推出了和斑馬類似的汽車操作系統,已經有一大堆車企愿意站臺,盡管實際的合作多半還在洽談中;抱著自研年頭的吉利等車企,也給出了可以連接互聯網、下載APP的新車型;打著互聯網旗幟誕生的蔚來、小鵬們,在車載系統上主動擁抱了互聯網。
從一枝爭春到百花齊放,互聯網汽車只用了不到兩年時間。
2、互聯網汽車成為新賣點。
用“馬后炮”的姿態來解釋,互聯網汽車不缺少潛在客戶。從小浸淫在互聯網世界里的千禧一代,哪怕離開互聯網兩個小時都會渾身不自在,互聯網汽車的大屏幕、聯網能力剛好滿足了用戶在車內場景中的上網需求,加上遠程啟動、語音控制、智能導航等差異化功能,互聯網汽車的熱銷似乎是意料之中的。
不管是怎樣的解釋,互聯網汽車的概念成功落地,并成為效果驚人的賣點,這才是刺激車企行動的原因所在。按照阿里云總裁胡曉明公布的數據,目前已經有將近70萬輛上汽互聯網汽車搭載了基于AliOS的斑馬操作系統。即便是在操作系統上還未互聯網化的車企,紛紛推出大屏幕、可上網的車型,就算打打互聯網汽車的擦邊球,照舊會是銷量的加分項。
有了賣點,有了銷量,車企擁抱互聯網就是大概率事件,也就有了互聯網汽車不斷進化的土壤。
3、互聯網化的持續深入。
麥肯錫全球研究院數據顯示,79%的中國消費者有車載互聯功能需求。如此龐大的用戶訴求,一旦缺口被打破,勢必會引發一場創新性革命。事實卻也如此,第一代互聯網汽車被人記住的是“跑在互聯網”上,所連接的也集中在車載娛樂的限度上,距離真正的互聯網化仍有不小的距離。
但在阿里新近發布的AliOS 2.0系統中,已經在感知、交互、應用、平臺、安全五個領域實現了突破性進化,比如基于人臉識別構建FaceID,實現空調、座椅等車內環境的千人千面;再比如AR導航服務,可以通過路況感知、AR技術將導航信息與實景融合。
在很長一段時間內,車企的行駛數據、發動機情況等核心數據沒有對外開放,但在AliOS 2.0系統中已經可以基于人、車、環境數據感知,對駕駛行為與車輛狀況實時監測、為企業和個人提供駕駛風險管理服務。也就意味著車企正在進一步開放,汽車也正在向手機一樣成為獨立的計算中心。
互聯網化絕非是汽車的盡頭,汽車操作系統的使命也不是改變車內娛樂形態,核心還是解決最終的交通難題,或許這才是互聯網汽車的進化方向。
阿里和斑馬的范式
智能手機是個很好的例子,所有的終端看似相互獨立,實則都是互聯網大生態的一部分。我們對汽車抱有同樣的期望,最核心的一環就是在操作系統的層面解決車輛的孤立性,當然這會是個循序漸進的過程。
站在這個角度來看,AliOS不是第一個想在操作系統上突圍的玩家。市場占有率最高的是Blackberry QNX Neutrino,諸如福特Sync 3、通用安吉星、奧迪的虛擬駕駛艙等都是基于QNX開發的。其次是基于Linux和各類改版開發的車載系統,AliOS是如此,豐田、戴姆勒、福特、本田、捷豹路虎、馬自達、日產等有著類似的打算。
問題的癥結在于,絕大多數車企的思維還停留在諾基亞時代,對汽車的認知仍是交通工具。甚至可以說聯網可能并不是汽車進化的誘因,互聯網+汽車的實現方式有很多,機頭聯網、行車電腦聯網、OBD聯網等不疼不癢的嘗試,還有一些“曲線救國”的車聯網方案,Android Auto、CarPaly之類的投屏方案可以歸為此類。
阿里、上汽、斑馬的合作是一個很好的范式。一方面是阿里選擇在操作系統上“動刀子”,不再是創可貼式的聯網方案,由此釋放了很多創新點,不僅證明了車載大屏幕的必要性,也解決了導航、觸控等很多雞肋功能;另一方面是獨立的斑馬網絡扮演了連接者的角色,不同品牌的車型搭載了同一套操作系統,有了生態化的雛形。
汽車不再是純粹的交通工具,也是娛樂載體,馬云曾預測未來汽車80%的功能將與交通無關。這在斑馬系統MARS版上得到了證明,融合AI技術實現人車相處過程中的不斷進化。在原本的功能上新加入了快遞查詢、外接智能硬件、瘋狂答題、動感音頻、打通車機組隊和微信、以及通勤、電影等場景引擎,不斷打破車與車、車與人之間的數據孤島,互聯網汽車的屬性逐漸偏向娛樂化。
在今年的云棲大會上,斑馬網絡進一步開放:推出了整車個性化開放平臺(T.O.P),基于AliOS發布了斑馬智行Plus、斑馬智行Pro、斑馬智行Lite三大版本,可快速適配90%以上的車型,并滿足不同車企的個性化需求,在消費者端的生態服務體驗則完全一致。
這種思維已經得到了車企們的認同,不只是主動擁抱互聯網,還有開放性,哪怕是向來以謹慎著稱的日系車企。雷諾日產三菱聯盟已經確定將在2021年標配安卓操作系統的車載信息娛樂系統,用戶可以直接使用谷歌地圖,并借助于谷歌助手的聲控輔助,還可能實現手機對汽車的遙控操作。
不過,在引領了互聯網汽車的第一個階段后,阿里和斑馬并不缺少引領下一階段的野心。汽車原本就是AliOS的解決方案之一,天然帶有打通汽車和IoT設備的優勢,進入2018年以后,斑馬網絡又相繼和殼牌中國、博世、恩智浦半導體等簽訂戰略合作,一是探索加油等場景化的智能服務,同時也在積極向產業鏈上游滲透。
可以窺視一二的是,阿里巴巴剛剛公布了“車路協同”戰略,由AliOS聯合阿里云、達摩院、高德、支付寶、千尋位置、斑馬網絡等共同完成,AliOS構建感知與協同計算平臺,斑馬網絡則負責讓更多車輛加入到“車路協同”戰略中。
AliOS和斑馬下一階段的目標很可能是加速汽車向自動駕駛進化,這會成為互聯網汽車新的風向標嗎?
游戲里沒有輸家
互聯網汽車的進化就像是一場打怪升級的游戲,走在最前面的阿里和斑馬負責探路,也需要合作伙伴乃至競爭對手把蛋糕做大。
阿里和上汽的合作在某種程度上塑造了互聯網汽車的樣本,百度、騰訊以及其他互聯網公司進入汽車市場上不免少了很多阻礙。而當汽車成為數量龐大的計算中心,所釋放出來的服務需求,足以為互聯網市場帶來PC、手機后的又一波紅利。
對于主機廠商和供應鏈而言,汽車的保有周期普遍在5年以上,互聯網汽車所引發的迭代革命勢必將激發新一輪的換車潮。同時也在改變汽車行業的盈利模式,在傳統的賣車賺錢之外,諸如流量費、軟件服務費、付費內容等也將帶領盈利的可能。
用戶也是其中的受益者。稍遠的是智能駕駛帶來的便利性,將精力從方向盤上解放出來,在車內享受娛樂或辦公;稍近些的愿景是,互聯網思維或將改變車企的銷售模式,諸如以租代售、共享汽車等新模式將逐漸流行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