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管趨嚴成為“去金融化”誘因
撕下“金融”的標簽已然成為互聯網金融領域的一場集體活動。
4月,京東金融CEO陳生強在博鰲亞洲論壇上表示,京東金融將不再持有金融產品,而是將其轉給專業的金融機構去做,自己則提供科技方面的輸出;7月,京東金融與中銀投資、中信建投等機構達成B輪130億元融資協議,當時陳生強表示:“未來,京東金融將繼續堅持數字科技戰略,在數據和技術上加大投入,任何與數據和技術無關的業務都不做。”
同樣在今年的博鰲亞洲論壇上,百度金融負責人朱光也表示,百度金融已進入分拆的最后階段。分拆后,百度金融不再注重控股權與金融牌照,而是通過試驗來對金融科技的能力加以驗證。
2017年4月,螞蟻金服就曾對外宣稱,申領牌照從事金融業務目的不在金融本身,而是“想通過這些試驗田,去沉淀底層的技術”。
事實上,隨著金融監管越來越嚴格,非金融性機構提供技術和科技服務顯然比直接從事金融業務更加具有保障性。招銀前海金融互金行業研究員詹瑩雨就表示,“監管趨嚴令許多平臺的主要盈利業務受到巨大打擊,如支付業務、征信、基金銷售、小額貸款、消費金融等領域,都受政策制約。做傳統金融的‘挑戰者’越來越難。”
本質源于科技市場想象空間巨大
“螞蟻金服、京東金融、百度金融以及騰訊金融都想成為向金融機構輸出技術的供應商,從產業鏈的角度來看,將是銀行、保險、基金等金融機構的上游企業。”上述高管表示,純金融業務的競爭,再強大的公司也很難同銀行、保險、券商等這樣的巨頭競爭,唯有科技才能顛覆。
當然,各家互聯網金融公司不約而同地強化自身科技屬性,也是因為越來越意識到“科技能力”之于未來競爭力的重要性。如互聯網金融公司可以借助他們積累下來的用戶數據來挖掘用戶偏好,進行用戶畫像,進而為金融行業的金融產品研發提供數據支撐;深度學習技術可以通過學習識別欺詐行為,開發出新的風控模型更好地進行風險管理等等。
此外,目前頭部的互聯網金融公司尚未上市,定位于科技能獲得比金融企業更高的市場估值和想象空間。近期億歐發布的《金融科技公司服務銀行業報告》預計,2018年金融科技銀行應用市場規模達到116億元,2020年市場規模將達到245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