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到虎嗅文章《今年第三季度移動端成績,BAT各自能打幾分?》。確實不敢完全茍同,所以也來說一說我的看法。
第一,看增長速度
看BAT移動互聯網流量和用戶數。首先,作者顯然沒有好好看百度的財報,乃至犯了一個常識錯誤,百度在移動端流量超PC,不只是“移動搜索”流量超PC。這個概念完全不一樣。大家知道,百度在移動端的布局包括移動搜索、移動分發、移動視頻、LBS等,而且數據說話,顯然不止移動搜索和移動分發兩個優勢,比如百度地圖市占率超過60%,遠超阿里高德。
再從移動產品/平臺的移動用戶數來看,公開披露的數據,微信的移動用戶月活4.68億,百度移動搜索月活5億,阿里最新披露的移動端月活用戶2.17億。
也就是說百度>騰訊>阿里
第二,看變現能力
BAT三家都發了財報。百度在2014年過去三個季度移動營收總額達到108.36億元,阿里為76.64億元,騰訊約為98.4億元(騰訊財報并未披露,根據手游和移動廣告收入推算)。百度整體營收規模比阿里、騰訊略小,移動營收總額卻比兩者分別高出三成和一成,說明百度在移動領域的變現能力要強于阿里和騰訊。
騰訊手游是現金牛,但這一季度騰訊移動游戲收入為26億元,相比上一季度出現了高達4億元的下滑。而被外界視為騰訊“航母”的微信,其電商化到現在還在徘徊求索,變現能力打分,應該是百度>阿里>騰訊
第三,看發展前景
總的來說阿里和騰訊發展前景8分沒有異議,不過百度的發展前景只看到搜索和分發的機會,要么是眼界狹窄,要么是故意視而不見。
百度投入最大的是什么?技術。百度每次財報中用于技術創新的研發投入增長都是80%左右。在這方面,百度與谷歌是共通的,也就是著眼于長遠發展。
李彥宏在百度世界上預測,未來五年,語音和圖像搜索請求將超過50%,而深度學習算法、百度大腦這些高科技儲備,則能讓移動設備更好地理解、處理語音、圖像輸入,在未來更好地滿足用戶需求。別忘了,技術創新能夠形成的壁壘也是最高的(看看國際巨頭們為了專利是如何打得頭破血流吧)。
目前,BAT三家都在強調“連接”,都在不遺余力地布局移動O2O,如果要對比三家的發展前景,就要分析他們進軍O2O的布局準備。百度有“直達號”,騰訊有微信“公眾號”,阿里本來是用高德做O2O,但俞永福接手高德以后,宣布放棄O2O了。O2O意味著連接線上與線下,誰的連接效率最高?百度是天然的需求入口,能夠最快地把有需求或潛在需求的用戶,引導到提供服務的商戶那里,而微信的基本屬性是社交,不是順暢的連接路徑。再看線下商戶資源,阿里不用說,有百萬淘寶賣家;百度直達號從9月份正式發布到現在不到三個月商戶數量已經超過50萬。而在PC時代,中小企業商戶達到這個量級可是花了好幾年的,可見直達號連接傳統服務業的空間有多大;而騰訊的優勢一直在線上,聚攏線下商戶的能力并非所長,這也是為什么微信電商一直沒有太大起色。如果你是商家,會選哪個平臺?
看看華爾街分析師對三家財報的反饋可能比較接近真實:
百度:領先轉型,投行看好移動商業化前景
摩根士丹利:將目標價從251.6美元調高至275.2美元,維持增持評級 高盛:將目標價從245美元調高至261美元,維持買入評級 德意志銀行:將目標價從259.8美元調高至265美元,維持買入評級
阿里:利潤率為近年低點,投行謹慎看好
摩根士丹利:將目標價從111.1美元上調至118.1美元,維持增持評級
高盛:將目標價從102美元上調至104美元,維持中性評級
德意志銀行:將目標價從112.7美元下調至112.1美元,維持買入評級
騰訊:不及預期,投行下調目標價
摩根士丹利:將目標價從154.90港元下調至152.50港元,維持增持評級
高盛:將目標股價下調3%,至146港元,維持買入評級
德意志銀行:將目標股價下調2.2%至155.50港元,維持“買入(Buy)”評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