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国产一级在线观看,国产成人综合久久精品亚洲,免费一级欧美大片在线观看

當前位置:CIO人物訪談 → 正文

鄧遵紅:在學習和成長中實現數字化轉型——兼及IT管理者的修煉法則

責任編輯:shjiaz 作者:查士加 |來源:企業網D1Net  2022-02-07 09:10:44 原創文章 企業網D1Net

一千個讀者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每位CIO對數字化轉型的理解也各有不同。

鄧遵紅,現任某以金融和地產為主業的集團CIO,當過碼農,也做過項目經理,歷任IT部門經理,還曾擔任過分管大后援的高管,對數字化轉型自然有著更全面而獨到的理解。

在他看來,數字化轉型既要解決歷史問題,更要把握未來機會;既要實現技術變革,更要實現業務變革;既要實現管理需求,更要推動管理進化;既要實現數字化轉型,更要養成數字化基因。

IDC近日發布的《IDC FutureScape:全球未來數字創新2022預測-中國啟示》報告中提到,新冠疫情促使企業與客戶和消費者之間的溝通模式轉變,營銷人員對客戶的感知變得越來越有挑戰,客戶身份變得虛擬化,購買決策更加依賴數據和人工智能,客戶觸點向線上轉移,且未來客戶需要更多虛實融合的營銷體驗。在與企業網D1Net交流的過程中,鄧遵紅對此深表認同。

引用現代管理學之父德魯克的名言:企業唯一的使命就是創造客戶,然后滿足客戶需求。鄧遵紅認為,在當今的數字化時代,伴隨客戶身份的虛擬化,為了與客戶建立聯系、觸達客戶,擴展消費生態,幫助企業重塑客戶體驗,企業數字化轉型是必經之路。

鄧遵紅

信息化與數字化是“推和拉”的關系

在鄧遵紅看來,信息化和數字化的本質是相同的,都是把客觀世界的運行狀態變成可供計算機和網絡處理的過程,只不過二者處于不同的發展階段,創造價值的方式也存在一定差異。

信息化是使能者,讓事務更快捷、更高效,消除了距離感。

數字化是創造者,創造了新的形態和機會。

數字化的前提是要打好信息化基礎,積累數據。

二者之間的關系既是串行的,也是并行的。

信息化是推,推動數字化。數字化是拉,拉動數字經濟。

信息化關注過程,數字化關注結果。

信息化是技術變革,數字化是業務重構。

信息化更聚焦內部,數字化更關注外部。

信息化通過數字化實現,數字化通過信息化兌現。

從數字經濟的角度理解數字化的三種形態

鄧遵紅認為,從數字經濟的角度來理解數字化更有深意。

數字化必須具備三“態”:經濟形態,生存狀態和社會生態。

“經濟”是名詞。數字化首先是一種新的經濟形態,是將數字/數據作為生產重要生產要素的經濟形態。數字化轉型必須滿足并實現數字經濟的要求。

“經濟”又是形容詞。數字化其次是一種生存狀態。企業為了生存和發展必須是經濟的。企業在數字經濟時代要經營,要發展,要盈利,必須借助數字化。數字化的核心價值是提質、降本、增效,脫離了數字經濟,數字化將毫無意義。同時,數字化本身需要經濟,而非不惜一切代價地進行數字化。

“經濟”還是動詞。數字化必須適應并匯入社會生態。“經”指能將事務和系統縱貫起來,能夠經得住考驗;“濟”有乘船渡河之意,指通過數字化渡到數字經濟的彼岸。

鄧遵紅強調:“手機已經‘長’在我們的手上了,未來必將有更多數字化裝備‘長’在我們的身上,有更多的數字化設備和器物占領我們的生活,侵入我們的生命。”

數字化轉型:全局著眼 局部入手 重點突破

鄧遵紅提到:傳統企業數字化轉型的難點在于思維模式的固化,對數字經濟和數字化價值的認知不足,沒有將數字化作為重要的經濟投入要素去思、言、行。

因此,他認為:從長遠來看,數字化轉型應從價值觀轉變(數字經濟,數字價值)、企業文化轉型和數字基因養成等方面著手。

但是,萬事開頭難,由于企業投入數字化轉型的資源以及承擔變革風險的能力有限,因此難以在短期之內全面開花,必須要有個入手點。鄧遵紅總結:企業數字化轉型的著眼點、入手點、突破點就是“全局著眼,局部入手,重點突破”。

全局著眼,指必須與業務相結合,進行長期規劃,讓IT的戰略規劃成為業務規劃的重要組成部分。

局部入手,指從共識高、需求急、投入小、見效快、影響大、易復制、基礎性、關鍵性的業務場景、服務流程、技術環節入手,這樣易于事半功倍,便于鞏固成果。

重點突破,指找到用戶的痛點(用戶不滿意的地方)、癢點(用戶欲說還休的地方)、興奮點(用戶喜出望外的地方),讓用戶成為數字化的最大受益者。重點突破以后,可以形成示范效應,推動數字化建設全面開花。

數字化轉型規劃要著眼長遠 立足現實

“著眼長遠”:就是要適應數字社會的要求,重構商業邏輯,體現數字價值;就是要以終為始規劃設計能夠適應長期發展的業務、技術架構;就是要培養專業的,有數字經濟的商業和技術觀念、意識、能力的人才。

“立足現實”:就是要“經濟”地實現數字化轉型。不能為轉型而轉型,而是要認清企業自身的業務形態和特點(包括是否剛需和高頻,對數字化的依賴性高不高,業務是ToC還是ToB等等)。要認清企業的信息化、數字化發展階段,以及數字化能力和資源,從而選取切合實際的數字化轉型路徑。

業務驅動的數字化與管理驅動的數字化在規劃和路徑上存在差異。鄧遵紅表示:對于業務剛需和高頻的企業,應該加速數字化建設,通過數字化拉動業務;對于管理的剛需和高頻,例如為了從產品向服務的方向轉型,則應從高層推動進行數字化轉型。

鄧遵紅強調:“是暴風驟雨似的推倒重來,或是急用先行逐步演化,還是局部推倒重來與整體逐步演化相結合,需要企業的決策層基于上述情況有一個清醒的認識,并給出基本思路。”

數字化轉型過程中的組織架構轉變

談到組織轉型時,鄧遵紅提到:為了適應業務的發展,很多生產型和服務型的企業已經從職能型組織轉變為流程型組織,而未來的企業組織或將是“星型+網型”的組織架構,即所有的資源都可以同時為核心的環節服務。

未來企業的業務會變得越來越復雜,面對用戶或消費者的需求,或將需要來自不同部門具備不同專業技能的人才共同去解決問題。鄧遵紅認為:組織的部門和形態在物理上或許不會發生變化,但是組織的關聯性和協同性通過數字化會變得更加密切和高效。

對于IT部門而言,最大的轉變是要建立數字經濟觀念,培養數字經濟能力。數據已經成為新型生產要素,技術必須通過數字化創造業務價值,實現價值的最大化。也就是說,IT部門不能只關注技術,而應潛入到業務中去,從發現商機、提出IT需求時開始參與,理解行業和業務,理解數據背后的商業邏輯和數據所體現出的客戶偏好等,才能運用數字化的能力解決問題,創造機會和價值。

IT與業務形成共同體 調動業務積極性

在數字化轉型的過程中,發揮業務人員的主觀能動性至關重要,該如何調動業務人員的積極性呢?鄧遵紅在其職業生涯中始終堅持著一個原則:“每一個項目或系統必須有一個Owner(主責部門或主責人),每一個需求必須有關鍵用戶。”他強調:“IT人員要與業務人員共情,站在業務人員的立場上去思考問題,解決問題,只有與業務形成共同體,才能建立信任關系,獲得業務的認可,進而充分調動業務人員的積極性。”

共同體的范圍包括:任務共同體、問題共同體、壓力共同體、知識共同體、情感共同體、業績共同體、成就共同體、榮譽共同體、價值共同體、命運共同體多個方面。也就是說,IT要與業務共同探索數字經濟規律,共同制定目標,共同尋找路徑,共同制定規劃和計劃,共同實施,共同面對問題,共同解決問題,共同享受成果,共同成長。

“數字化的過程中,IT人員必須更加深刻地理解業務,IT人員朝前邁一步遠比業務人員邁一步容易得多。”鄧遵紅如是說。在他看來,對于整體來說,IT人員朝前邁一步代價更小,IT要與業務人員共情,勤思考,多做事,必將逐漸獲得需求部門的認可,從而充分調動業務的積極性。

數字化轉型成效考核的五個維度

數字化轉型是個長期的過程,轉型成效量化起來確實很難。實際上,每個企業都有自己的考核指標,不同行業、不同企業的考核指標也存在很大差異。考核大致可以分為兩種類型:任務驅動型和目標驅動型。任務驅動型,就是根據行動計劃完成情況進行考核;目標驅動型,就是根據達到的目標或效果進行考核,比如網銷比例,用戶滿意度等。

無論是哪種類型,都可以基于以下五個維度進行數字化成效考核。

一是融入率:指數字化對傳統流程或傳統業務的融入比例。

二是替代率:哪些流程和環節完全由數字化的方式替代完成。

三是優化率:指流程、業務、決策通過數字化實現優化的比例。

四是增值率:在優化之外創造出增值的機會和空間。

五是創價(創造價值)率:在傳統的收入之外,用數字化創造的新收入。例如通過數據挖掘獲得新的銷售機會、通過財務數據分析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率等等。

集團數字化轉型需上有政策、下有動力

集團化企業存在的邏輯基礎是協同、共享的規模和范圍經濟,其對數字化轉型的需求更迫切,也更有價值。

但是,集團化企業在數字化轉型的過程中往往舉步維艱,鄧遵紅認為,根本原因還是協同、共享的基礎沒打好,要實現協同共享,一方面集團要有意愿、權威和考核來推動,另一方面子公司要有利益、認知和能力來拉動,上有政策、下有動力,才能取得良好的成效。

從上來看,數字化轉型是一把手工程,這一點已在業內達成共識,只有決策層有了充分的意識和決心,才能解決這些問題。從下來看,子公司的利益問題是造成協同共享難的另一個原因,光靠上級下達指令難以妥善解決這一問題,還要建立良好的創價機制和利益分享機制。

有了集團的意識和決心,有了創價和分享的機制,子公司就有了壓力和動力,數字化轉型所需的重構和打通就有了基礎。當然,如果由獨立的部門和專業的人員來統籌推進,形成試點和突破點,比行政命令和職能推動更加有效和持久。

盤活集團內部數據資產的二八原則

集團化企業在數字化轉型的過程中,要打通數據資產,挖掘數據價值。

打通數據資產,要在合規合法的前提下打通所有客戶,通過經營流程的拉通,做好產品供應方、銷售方和服務支持方等各方的權責和利益分配,從而將產品和業務無差別地賣給所有客戶,實現資源和商機的交叉利用、協同共享。例如,在打通數據后找出金融、地產、物業等客戶的一些共同特征,從而挖掘交叉銷售的機會。

鄧遵紅強調:盤活集團內部的數據資產,可以通過二八原則,找到價值點。這里的二八原則指20%的點產生了80%的價值。數字化投入可以采用二八原則,向產生80%價值的那20%的點(人和事)傾斜,從而達到更高的效率,創造更高的價值。

針對只產生20%價值的那80%的點,要對現有數據進行分析,發現問題和改進機會。同時找出斷點,那些對效率和風險有重要影響的尚未數字化的對象、流程、規則和行為,要及時進行數字化,建立數字化的閉環。

數字化時代 IT管理者的修煉法則

數字化時代,IT管理者必須塑造非常強的綜合能力。

鄧遵紅認為IT管理者有三項能力不可或缺:

一是從數據中洞察商機的能力,可以直接創造價值。

二是洞悉科技改進商業機會的能力,能夠幫助業務解決問題,并發現機會。

三是強大的領導力和執行力,有助于IT管理者承擔變革的風險,爭取更多投資,帶領團隊實現轉型的目標。

IT團隊需要各種思維模式和各種專業技能的人才,這樣才不會存在盲點。在帶領團隊時,IT管理者要有數字經濟時代的人力資本觀念,對于能夠通過數字化創造價值、洞察商機的先鋒和人才,都要作為數字化的要素進行投入,這些人才不止限于IT部門,也包括業務和職能部門。與此同時,IT管理者要鼓勵學習,鼓勵創新,讓IT走出去,讓業務走進來。

對于IT管理者以及IT從業人員而言,最重要的是:開放心態,持續學習,自我成長,自我突破。首先要開放心態,不給自己和別人畫圈,所有人都是數字化的合作者。

學習無外乎理論和實踐。在理論層面,可以通過閱讀高水準的書籍和文獻,系統性地學習IT知識、領域知識、管理知識以及人文社科知識,形成自己的知識結構和知識體系。在實踐層面,IT出身的管理者不能抱著技術不放,應該走出IT,深入業務,在深刻理解業務的過程中建立更多更好的人際關系。

鄧遵紅將對他職業生涯影響深遠的三句話送給廣大IT同仁:

一、IT專業背景的人如果不提高人文素養,也就只能這樣了!

二、看問題和做事如果只顧表面,不能從本質上發現和解決問題,也就只能這樣了!

三、IT管理者,文理不能偏科,理是做事的能力,文是與人打交道的能力,要想做高層管理者,必須要以喜聞樂見的方式與人打交道。

最后,鄧遵紅建議:“IT管理者在有機會時,應該盡早嘗試IT以外的其他職位,越早越好,越多越好。做過IT再去做其他職位,做過幾個職位之后再回來做IT,都會迥然不同,將是另外一片天地。”

關鍵字:鄧遵紅數字化轉型IT管理

原創文章 企業網D1Net

x 鄧遵紅:在學習和成長中實現數字化轉型——兼及IT管理者的修煉法則 掃一掃
分享本文到朋友圈
當前位置:CIO人物訪談 → 正文

鄧遵紅:在學習和成長中實現數字化轉型——兼及IT管理者的修煉法則

責任編輯:shjiaz 作者:查士加 |來源:企業網D1Net  2022-02-07 09:10:44 原創文章 企業網D1Net

一千個讀者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每位CIO對數字化轉型的理解也各有不同。

鄧遵紅,現任某以金融和地產為主業的集團CIO,當過碼農,也做過項目經理,歷任IT部門經理,還曾擔任過分管大后援的高管,對數字化轉型自然有著更全面而獨到的理解。

在他看來,數字化轉型既要解決歷史問題,更要把握未來機會;既要實現技術變革,更要實現業務變革;既要實現管理需求,更要推動管理進化;既要實現數字化轉型,更要養成數字化基因。

IDC近日發布的《IDC FutureScape:全球未來數字創新2022預測-中國啟示》報告中提到,新冠疫情促使企業與客戶和消費者之間的溝通模式轉變,營銷人員對客戶的感知變得越來越有挑戰,客戶身份變得虛擬化,購買決策更加依賴數據和人工智能,客戶觸點向線上轉移,且未來客戶需要更多虛實融合的營銷體驗。在與企業網D1Net交流的過程中,鄧遵紅對此深表認同。

引用現代管理學之父德魯克的名言:企業唯一的使命就是創造客戶,然后滿足客戶需求。鄧遵紅認為,在當今的數字化時代,伴隨客戶身份的虛擬化,為了與客戶建立聯系、觸達客戶,擴展消費生態,幫助企業重塑客戶體驗,企業數字化轉型是必經之路。

鄧遵紅

信息化與數字化是“推和拉”的關系

在鄧遵紅看來,信息化和數字化的本質是相同的,都是把客觀世界的運行狀態變成可供計算機和網絡處理的過程,只不過二者處于不同的發展階段,創造價值的方式也存在一定差異。

信息化是使能者,讓事務更快捷、更高效,消除了距離感。

數字化是創造者,創造了新的形態和機會。

數字化的前提是要打好信息化基礎,積累數據。

二者之間的關系既是串行的,也是并行的。

信息化是推,推動數字化。數字化是拉,拉動數字經濟。

信息化關注過程,數字化關注結果。

信息化是技術變革,數字化是業務重構。

信息化更聚焦內部,數字化更關注外部。

信息化通過數字化實現,數字化通過信息化兌現。

從數字經濟的角度理解數字化的三種形態

鄧遵紅認為,從數字經濟的角度來理解數字化更有深意。

數字化必須具備三“態”:經濟形態,生存狀態和社會生態。

“經濟”是名詞。數字化首先是一種新的經濟形態,是將數字/數據作為生產重要生產要素的經濟形態。數字化轉型必須滿足并實現數字經濟的要求。

“經濟”又是形容詞。數字化其次是一種生存狀態。企業為了生存和發展必須是經濟的。企業在數字經濟時代要經營,要發展,要盈利,必須借助數字化。數字化的核心價值是提質、降本、增效,脫離了數字經濟,數字化將毫無意義。同時,數字化本身需要經濟,而非不惜一切代價地進行數字化。

“經濟”還是動詞。數字化必須適應并匯入社會生態。“經”指能將事務和系統縱貫起來,能夠經得住考驗;“濟”有乘船渡河之意,指通過數字化渡到數字經濟的彼岸。

鄧遵紅強調:“手機已經‘長’在我們的手上了,未來必將有更多數字化裝備‘長’在我們的身上,有更多的數字化設備和器物占領我們的生活,侵入我們的生命。”

數字化轉型:全局著眼 局部入手 重點突破

鄧遵紅提到:傳統企業數字化轉型的難點在于思維模式的固化,對數字經濟和數字化價值的認知不足,沒有將數字化作為重要的經濟投入要素去思、言、行。

因此,他認為:從長遠來看,數字化轉型應從價值觀轉變(數字經濟,數字價值)、企業文化轉型和數字基因養成等方面著手。

但是,萬事開頭難,由于企業投入數字化轉型的資源以及承擔變革風險的能力有限,因此難以在短期之內全面開花,必須要有個入手點。鄧遵紅總結:企業數字化轉型的著眼點、入手點、突破點就是“全局著眼,局部入手,重點突破”。

全局著眼,指必須與業務相結合,進行長期規劃,讓IT的戰略規劃成為業務規劃的重要組成部分。

局部入手,指從共識高、需求急、投入小、見效快、影響大、易復制、基礎性、關鍵性的業務場景、服務流程、技術環節入手,這樣易于事半功倍,便于鞏固成果。

重點突破,指找到用戶的痛點(用戶不滿意的地方)、癢點(用戶欲說還休的地方)、興奮點(用戶喜出望外的地方),讓用戶成為數字化的最大受益者。重點突破以后,可以形成示范效應,推動數字化建設全面開花。

數字化轉型規劃要著眼長遠 立足現實

“著眼長遠”:就是要適應數字社會的要求,重構商業邏輯,體現數字價值;就是要以終為始規劃設計能夠適應長期發展的業務、技術架構;就是要培養專業的,有數字經濟的商業和技術觀念、意識、能力的人才。

“立足現實”:就是要“經濟”地實現數字化轉型。不能為轉型而轉型,而是要認清企業自身的業務形態和特點(包括是否剛需和高頻,對數字化的依賴性高不高,業務是ToC還是ToB等等)。要認清企業的信息化、數字化發展階段,以及數字化能力和資源,從而選取切合實際的數字化轉型路徑。

業務驅動的數字化與管理驅動的數字化在規劃和路徑上存在差異。鄧遵紅表示:對于業務剛需和高頻的企業,應該加速數字化建設,通過數字化拉動業務;對于管理的剛需和高頻,例如為了從產品向服務的方向轉型,則應從高層推動進行數字化轉型。

鄧遵紅強調:“是暴風驟雨似的推倒重來,或是急用先行逐步演化,還是局部推倒重來與整體逐步演化相結合,需要企業的決策層基于上述情況有一個清醒的認識,并給出基本思路。”

數字化轉型過程中的組織架構轉變

談到組織轉型時,鄧遵紅提到:為了適應業務的發展,很多生產型和服務型的企業已經從職能型組織轉變為流程型組織,而未來的企業組織或將是“星型+網型”的組織架構,即所有的資源都可以同時為核心的環節服務。

未來企業的業務會變得越來越復雜,面對用戶或消費者的需求,或將需要來自不同部門具備不同專業技能的人才共同去解決問題。鄧遵紅認為:組織的部門和形態在物理上或許不會發生變化,但是組織的關聯性和協同性通過數字化會變得更加密切和高效。

對于IT部門而言,最大的轉變是要建立數字經濟觀念,培養數字經濟能力。數據已經成為新型生產要素,技術必須通過數字化創造業務價值,實現價值的最大化。也就是說,IT部門不能只關注技術,而應潛入到業務中去,從發現商機、提出IT需求時開始參與,理解行業和業務,理解數據背后的商業邏輯和數據所體現出的客戶偏好等,才能運用數字化的能力解決問題,創造機會和價值。

IT與業務形成共同體 調動業務積極性

在數字化轉型的過程中,發揮業務人員的主觀能動性至關重要,該如何調動業務人員的積極性呢?鄧遵紅在其職業生涯中始終堅持著一個原則:“每一個項目或系統必須有一個Owner(主責部門或主責人),每一個需求必須有關鍵用戶。”他強調:“IT人員要與業務人員共情,站在業務人員的立場上去思考問題,解決問題,只有與業務形成共同體,才能建立信任關系,獲得業務的認可,進而充分調動業務人員的積極性。”

共同體的范圍包括:任務共同體、問題共同體、壓力共同體、知識共同體、情感共同體、業績共同體、成就共同體、榮譽共同體、價值共同體、命運共同體多個方面。也就是說,IT要與業務共同探索數字經濟規律,共同制定目標,共同尋找路徑,共同制定規劃和計劃,共同實施,共同面對問題,共同解決問題,共同享受成果,共同成長。

“數字化的過程中,IT人員必須更加深刻地理解業務,IT人員朝前邁一步遠比業務人員邁一步容易得多。”鄧遵紅如是說。在他看來,對于整體來說,IT人員朝前邁一步代價更小,IT要與業務人員共情,勤思考,多做事,必將逐漸獲得需求部門的認可,從而充分調動業務的積極性。

數字化轉型成效考核的五個維度

數字化轉型是個長期的過程,轉型成效量化起來確實很難。實際上,每個企業都有自己的考核指標,不同行業、不同企業的考核指標也存在很大差異。考核大致可以分為兩種類型:任務驅動型和目標驅動型。任務驅動型,就是根據行動計劃完成情況進行考核;目標驅動型,就是根據達到的目標或效果進行考核,比如網銷比例,用戶滿意度等。

無論是哪種類型,都可以基于以下五個維度進行數字化成效考核。

一是融入率:指數字化對傳統流程或傳統業務的融入比例。

二是替代率:哪些流程和環節完全由數字化的方式替代完成。

三是優化率:指流程、業務、決策通過數字化實現優化的比例。

四是增值率:在優化之外創造出增值的機會和空間。

五是創價(創造價值)率:在傳統的收入之外,用數字化創造的新收入。例如通過數據挖掘獲得新的銷售機會、通過財務數據分析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率等等。

集團數字化轉型需上有政策、下有動力

集團化企業存在的邏輯基礎是協同、共享的規模和范圍經濟,其對數字化轉型的需求更迫切,也更有價值。

但是,集團化企業在數字化轉型的過程中往往舉步維艱,鄧遵紅認為,根本原因還是協同、共享的基礎沒打好,要實現協同共享,一方面集團要有意愿、權威和考核來推動,另一方面子公司要有利益、認知和能力來拉動,上有政策、下有動力,才能取得良好的成效。

從上來看,數字化轉型是一把手工程,這一點已在業內達成共識,只有決策層有了充分的意識和決心,才能解決這些問題。從下來看,子公司的利益問題是造成協同共享難的另一個原因,光靠上級下達指令難以妥善解決這一問題,還要建立良好的創價機制和利益分享機制。

有了集團的意識和決心,有了創價和分享的機制,子公司就有了壓力和動力,數字化轉型所需的重構和打通就有了基礎。當然,如果由獨立的部門和專業的人員來統籌推進,形成試點和突破點,比行政命令和職能推動更加有效和持久。

盤活集團內部數據資產的二八原則

集團化企業在數字化轉型的過程中,要打通數據資產,挖掘數據價值。

打通數據資產,要在合規合法的前提下打通所有客戶,通過經營流程的拉通,做好產品供應方、銷售方和服務支持方等各方的權責和利益分配,從而將產品和業務無差別地賣給所有客戶,實現資源和商機的交叉利用、協同共享。例如,在打通數據后找出金融、地產、物業等客戶的一些共同特征,從而挖掘交叉銷售的機會。

鄧遵紅強調:盤活集團內部的數據資產,可以通過二八原則,找到價值點。這里的二八原則指20%的點產生了80%的價值。數字化投入可以采用二八原則,向產生80%價值的那20%的點(人和事)傾斜,從而達到更高的效率,創造更高的價值。

針對只產生20%價值的那80%的點,要對現有數據進行分析,發現問題和改進機會。同時找出斷點,那些對效率和風險有重要影響的尚未數字化的對象、流程、規則和行為,要及時進行數字化,建立數字化的閉環。

數字化時代 IT管理者的修煉法則

數字化時代,IT管理者必須塑造非常強的綜合能力。

鄧遵紅認為IT管理者有三項能力不可或缺:

一是從數據中洞察商機的能力,可以直接創造價值。

二是洞悉科技改進商業機會的能力,能夠幫助業務解決問題,并發現機會。

三是強大的領導力和執行力,有助于IT管理者承擔變革的風險,爭取更多投資,帶領團隊實現轉型的目標。

IT團隊需要各種思維模式和各種專業技能的人才,這樣才不會存在盲點。在帶領團隊時,IT管理者要有數字經濟時代的人力資本觀念,對于能夠通過數字化創造價值、洞察商機的先鋒和人才,都要作為數字化的要素進行投入,這些人才不止限于IT部門,也包括業務和職能部門。與此同時,IT管理者要鼓勵學習,鼓勵創新,讓IT走出去,讓業務走進來。

對于IT管理者以及IT從業人員而言,最重要的是:開放心態,持續學習,自我成長,自我突破。首先要開放心態,不給自己和別人畫圈,所有人都是數字化的合作者。

學習無外乎理論和實踐。在理論層面,可以通過閱讀高水準的書籍和文獻,系統性地學習IT知識、領域知識、管理知識以及人文社科知識,形成自己的知識結構和知識體系。在實踐層面,IT出身的管理者不能抱著技術不放,應該走出IT,深入業務,在深刻理解業務的過程中建立更多更好的人際關系。

鄧遵紅將對他職業生涯影響深遠的三句話送給廣大IT同仁:

一、IT專業背景的人如果不提高人文素養,也就只能這樣了!

二、看問題和做事如果只顧表面,不能從本質上發現和解決問題,也就只能這樣了!

三、IT管理者,文理不能偏科,理是做事的能力,文是與人打交道的能力,要想做高層管理者,必須要以喜聞樂見的方式與人打交道。

最后,鄧遵紅建議:“IT管理者在有機會時,應該盡早嘗試IT以外的其他職位,越早越好,越多越好。做過IT再去做其他職位,做過幾個職位之后再回來做IT,都會迥然不同,將是另外一片天地。”

關鍵字:鄧遵紅數字化轉型IT管理

原創文章 企業網D1Net

電子周刊
回到頂部

關于我們聯系我們版權聲明隱私條款廣告服務友情鏈接投稿中心招賢納士

企業網版權所有 ©2010-2024 京ICP備09108050號-6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49343號

^
  • <menuitem id="jw4sk"></menuitem>

    1. <form id="jw4sk"><tbody id="jw4sk"><dfn id="jw4sk"></dfn></tbody></form>
      主站蜘蛛池模板: 漳平市| 涿鹿县| 长宁县| 石台县| 南岸区| 丹阳市| 治县。| 兴仁县| 绥江县| 安乡县| 长岭县| 容城县| 精河县| 中山市| 九台市| 南华县| 绍兴县| 武鸣县| 双江| 扬州市| 雅安市| 长武县| 大余县| 潜江市| 台北县| 文水县| 云和县| 玉环县| 营口市| 镶黄旗| 曲麻莱县| 丰宁| 阳东县| 泰州市| 家居| 衡阳县| 哈密市| 太仆寺旗| 镇原县| 延吉市| 巫溪县|